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9-06-26 02:49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驻马店463000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造影剂造影螺旋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放射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郭素娟 高 敏 李亚斌李 忠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在我国胃癌年发病率位居所有肿瘤之首,年均死亡率高达0.02%[1]。目前手术仍是最佳治疗手段,但胃癌早期检出率较低,发现时多为进展期患者、已出现侵犯周围脏器或远处转移等现象,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期,治疗效果较差[2]。胃癌诊断方式多样,有X线钡餐造影、核磁共振、多层螺旋CT、胃肠道超声等,临床上多采用多层螺旋CT对胃癌患者分期[3],但CT对胃壁各层结构的显示仍存在不足之处。胃肠道超声将超声和造影剂联合,由传统的胃窗超声造影发展为胃超声双重造影检查,有望提高对胃癌的诊断效率,而关于胃肠道超声双重造影诊断胃癌的临床研究罕见报道。本文将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联合,观察其诊断效能,现将研究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确诊的116例胃癌患者,男性67例,女性49例;年龄30~75岁,平均(58.42±10.05)岁;病灶分布:胃底部14例,胃体部38例,胃窦部34例,胃底及胃体部8例,胃体及胃窦部16例,全胃癌6例。

纳入标准:①入组前均经活检且手术病理学确诊为胃癌;②术前1周内实施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检查;③检查前未接受放、化疗等相关治疗;④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该项研究。

排除标准:①过敏体质,对诊断使用药物过敏;②术前检查胃癌已出现远端转移;③合并有重要器官衰竭;④病例资料不全,无法正常判断诊断结果;⑤有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超声造影:检查前6~8h禁食,减少胃肠蠕动;检查前30mim,肌注0.5mg阿托品(宁夏启元国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4020145,1mL:0.5mg);提前配置胃窗照影悬浊液,配方:心璋牌口服声窗造影剂[杭州胡庆余堂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国食药监械(准)字2013第3310496号,48g/袋],先加入150~300mL冷水搅拌均匀,再加入500~600mL配置成悬浊液;提前准备静脉超声照影剂,配方:声诺维造影剂(意大利Bracco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45,1瓶/盒),加入5mL生理盐水,震荡后备用。

扫描时先使用常规二维超声,观察患者胃部、锁骨上淋巴结、盆腔及腹腔情况,然后让患者口服500mL胃窗造影悬浊液,同时观察造影剂流过部位(贲门、食管下段)情况。造影剂服用结束后,反复观察不同体位下贲门、胃低、胃角、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球部,确认病灶部位、回声及形态特点,并选择清晰且胃肠蠕动较小的二维图像测量病灶大小,将病灶局部放大,优化图像后进入造影模式,将参数设定为:-15~21dB探头输出功率,0.18~0.35的MI,按下图像自动优化键。患者平躺,并选择19G留置针管向患者肘静脉注射2.4mL造影剂,随后注入5~10 mL生理盐水,使造影剂充分进入血液循环并同步记时,动态存储造影过程。

1.2.2 多层螺旋CT:检查前8h禁食;检查前20mim,饮水600~1000mL,肌注20mg山莨菪碱(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5020158,1mL:10mg)。

根据病灶情况,患者选取仰卧、俯卧或侧卧位,先实施CT平扫,在进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为:右侧膈顶-十二指肠水平段。参数设定:120kV电压,250~300mA电流,5mm层厚,1.25螺距,重建层厚0.625mm。增强扫描期使用高压注射器向患者肘静脉注射造影剂,造影剂为:碘普罗胺注射液[先灵(广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166,100mL:30g(I)],注射速率为3.5 mL/s。造影剂注射30s,实施动脉增强扫描,范围食管、腹部及全胃;造影剂注射60s,实施静脉期扫描,观察病灶邻近组织损伤、肝脏及远端转移情况。

1.2.3 图像处理:所有患者检查结果均由2名以上主治职称的超声、放射科医师诊断,结论不一致的协商一致后采纳。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分别及联合诊断患者Borrmann分型及TNM分期的准确率。

1.3.1 Borrmann分型[4]:将患者诊断结果分为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和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参照Borrmann分型相关标准拟定,分别为BorrmannⅠ型(肿块型)、BorrmannⅡ型(局限溃疡型)、Bo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BorrmannⅣ型(弥漫浸润型)。

1.3.2 胃癌TNM分期[5]:将患者结果参照胃癌TNM分期标准分为T分期、N分期、M分期,其中T分期:T1、T2、T3、T4;N分期:N0、N1、N2、N3;M分期M0、M1。

1.4 统计学方法本文所有数据均采取双人不交流录入EXCEl表格,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诊断结果采取例数(%)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B o r r m a n n 分型准确率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及联合,对分别诊断BorrmannⅠ型、BorrmannⅡ型、Borrmann Ⅲ型、Borrmann Ⅳ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总准确率为91.38%,高于超声造影诊断83.62%和多层螺旋CT诊断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胃癌TNM分期准确率

2.2.1 胃癌T分期: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及联合,对分别诊断T1、T2、T3、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总准确率为88.79%,高于超声造影诊断78.45%和多层螺旋CT诊断7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2 胃癌N分期: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及联合,对分别诊断N0、N1、N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及联合,诊断N3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总准确率为86.21%,高于超声造影诊断74.14%和多层螺旋CT诊断6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2.3 胃癌M分期: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及联合诊断M0准确率均为100.00%,超声造影、多层螺旋CT及联合诊断M1结果及总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 论

胃癌是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胃部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胃窦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常见于40~60岁人群,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随着近年生活水平和饮食结构变化,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6]。临床上对早期胃癌诊断较困难,早期胃癌病起隐匿且特异性较差,70%以上的早期胃癌患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起发展逐渐显现其非特异性症状,相关调查发现,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仅有5%~10%左右[7-8]。早期胃癌患者可使用手术治疗,且效果较好,但中晚期患者手术仅能实施姑息性切除,复发率较高,因此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表1 两种诊断方式分别及联合诊断Borrmann分型准确率(n=116)

表2 两种诊断方式分别及联合诊断T分期诊断准确率

表3 两种诊断方式分别及联合诊断N分期诊断准确率

表4 两种诊断方式分别及联合诊断M分期诊断准确率

胃癌术前诊断方式多样,目前主要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肿瘤分期、术前诊断及疗效评估等,随着近年来医学影像学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不断提高,对靶器官实施多期扫描,并建立多层面扫描数据,为胃癌的诊断提供相对全面的影像学依据。近年来研究发现,多层螺旋CT漏诊、误诊率较高,其对较小病灶或5mm以下转移病灶敏感性较低,且易把淋巴结的炎性肿大误诊为转移,进而导致结果与病理诊断偏差[9-10]。随着胃肠道造影剂的问世,超声造影以其无痛、无辐射及动态监测等优势,在胃肠道检查中逐渐被应用。双重超声造影将内镜检查与超声结合,在排除胃部内容物、深度声衰减及气体影响的情况下,清晰显示胃内病灶及浸润情况,同时还可观察病灶周围及淋巴转移情况,但应穿透深度有限,导致其对远处转移等存在一定偏差[11]。

Borrmann分型为国际上对胃癌实施的大体分型标准,本文将两种诊断方式分别诊断、联合诊断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三组总准确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联合诊断总准确率最高,其次为超声造影,这与申屠伟慧等[12]研究报道相似,超声双重造影能体现不同组织的灌注差异,区分出胃癌和周围组织,而联合诊断则将两种诊断方式优势相结合,提高诊断准确性。

胃癌TNM分期为临床病理分期,T分期为原发肿瘤浸润深度,N分期为淋巴结转移,M分期为远处转移,本文对三种诊断方法T、N、M分期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联合诊断在T、N分期优势明显。相关研究表明,超声双重造影能直接检查肿瘤表面,清晰显示浸润深度、病灶周围情况及转移情况;但其对1.0cm小病灶检出率较低,易出现误诊;超声双重造影能准确诊断大部分的实质性转移,但其无法准确诊断腹膜种植转移,故超声双重造影对T分期诊断率较高,但N分期和M分期检查结果均不理想[13-15]。

综上所述,胃癌患者使用超声造影联合多层螺旋CT能提高术前Borrmann分型、T分期和N分期准确率,联合诊断结果对胃癌术前大体诊断及临床分期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胃癌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

猜你喜欢
造影剂造影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