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荷花悄然开,约上诗人去赏荷

2019-06-27 08:25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6期
关键词:荷叶小班荷花

正所谓“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自古以来,六月的荷花,开得鲜艳,开得热烈,不仅吸引人们专程出门赏荷,更是引得文人墨客为它写下无数名篇。这次,鲁小班就带着国学班的各位同学,跟着诗人的脚步,一起去领略一番古诗词里的荷花美!

一 观荷景

刚走到荷塘边,鲁小班和同学们就被荷花的高颜值惊艳到了。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荷花花大叶丽,清香远溢,是圣洁、祥和、高雅之花。就这样静静地欣赏,真是一种享受啊。

荷花

●石涛(清)

荷叶五寸荷花娇,

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

也能遮却美人腰。

五寸的荷叶托着姣好如美人一样的荷花,荷叶如萍密密地贴在水面上,湖水像是盖上了碧毯,但是船儿依然轻轻穿水而过。五六月间,夏风轻轻掠过,重重叠叠的荷叶荷花恰好把美人的杨柳细腰遮住。好一幅优美的画面。

知识辞条

荷花又叫莲花、芙蓉、芙蕖、菡萏等,我国早自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荷花文化。在古代民间也保留着夏天邀人赏荷的传统。荷花不仅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是以其优雅的风姿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

红白莲

●杨万里(南宋)

红白莲花开共塘,

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如汉殿三千女,

半是浓妆半淡妆。

阳光融融,一湾清澈的湖水里,红莲与白莲肩挨着肩静静地生长着,若有若无的风吹过,它们轻轻地颤抖着,风中挟着荷花的芬芳。半浓半淡的荷花,宛如汉皇宫中的无数婷婷的妙龄女子,有的浓妆重彩,有的清丽脱俗。

忆王孙·夏词

●李重元(宋)

风蒲猎猎小池塘,

过雨荷花满院香,

沉李浮瓜冰雪凉。

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

小池塘里,风中的水草猎猎有声,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满院都是荷花的香味。炎炎的夏日,满院荷花送来香气,衬着轻风,真的是十分凉爽美好呢!

二 采莲记

这时同学们发现有游人正在荷塘泛舟,于是我鲁小班就顺势给大家科普了“采莲”这一习俗。到了六月,古代的少女们就爱乘着小舟在荷塘唱歌、采莲子,好不惬意。描写这类场景的作品还蛮多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采莲曲

●王昌龄(唐)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南乡子·乘彩舫

●李珣(前蜀)

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香偎伴笑,

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采莲曲》中的少女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润的脸颊好似那微微泛红的荷花,她们在荷叶深处让人寻不到踪迹,直至美妙的歌声从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

《南乡子》写的是南国水乡少女的一个生活片断。莲塘泛彩舟,棹歌惊睡鸳,游女带香,竞折团荷,笑遮晚照而犹不忘自呈其姿容。活生生一幅活泼俏丽的风俗画。

池上

●白居易(唐)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躍然纸上了。

采莲词

●张潮(唐)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自六朝到唐代,描写采莲女的诗歌往往写得活泼清新,并多以男女之间的爱慕艳情为主。张潮的这首《采莲词》独辟蹊径,生动刻画了一群采莲女与风浪搏击的形象,展现了她们朝出暮归,遇到险情互相依靠,比肩拼搏,从而战胜困难的风姿。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

●刘孝威(南北朝)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采莲的女子在荷塘里摘得一盘盘莲蓬,多么喜人的收获。最后一句则形象描绘采莲姑娘们喜悦的心情,钗钿碰撞有声,荷香满江,这样的美景哪儿有呢。

三 品荷味

荷花不仅颜值高,而且全身都是宝,一方面,根茎、藕节、荷叶、花和种子的胚芽都可以用来入药治疗疾病;另一方面,藕、莲子还能烹饪食用,味美,营养价值高。说到这里,鲁小班就感受到了来自旁边几个吃货同学炽热的目光。

小集食藕极嫩

●杨万里(宋)

比雪犹松在,

无丝可得飘。

轻拈愁欲碎,

未嚼已先销。

由鄂尔泰等40多人编写的清朝第一部大型官修综合性农书《钦定授时通考》,其中提到了藕“气味甘平,无毒,消食解渴,散气生肌;蒸食开味补五脏,实下焦”。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

●黄庭坚(宋)

新收千百秋莲菂,剥尽红衣捣玉霜。

不假参同成气味,跳珠椀里绿荷香。

莲子是莲花的种子。元代忽思慧编写的《饮膳正要》中介绍莲子:“味甘,平,无毒。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轻身不老。”

四 咏荷情

由于“莲”和“怜”同音,荷花经常被诗人拿来抒发自己关于思乡或者相思的小心情呢。而且因为它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有的诗人也借此表达自己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和关于世间人事的思考,那么鲁小班给大家列举几篇,一起感受下吧。

荷花

●曹寅(清)

一片秋云一点霞,

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

夜夜凉风香满家。

作者描写了湖边人家悠闲、美好的生活状态。晚上睡觉时不用闭户,荷花的清香伴着风吹来,轻轻地从湖面飘入房帷,真是美好的记忆呀。

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宋)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这是一首思乡诗,诗人用荷花为媒,怀念那荷花遍布的江南家乡。这篇作品将荷花的风姿写得形象入神,相思之情淋漓盡致,历来被人赞诵。

赠荷花

●李商隐(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李商隐刚刚新婚,看似句句写花,实际上都是写人。借荷花表明自己的心曲。既表明了两人相配之美满;又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与忧虑。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采莲其二

●吴均(南朝梁)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原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这首诗采用了古代诗人常爱用的双关艺术手法,使得诗中表现的情感显得深沉、含蓄、细腻。诗中的荷花象征着青春年华,代表着女子的花容月貌。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用“红藕香残”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

咏新荷应诏

●沈约(南朝)

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

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

宁知寸心里,蓄紫复含红!

先写荷花因植根皇宫里的荷池而受人注目,再描绘荷花初生水面的景象,最后表现荷花蕴育着的力量。诗人看到新荷初出时的柔弱,遥想自己幼小时的辛酸,他不禁感慨,同时也勉励自己,荷花和自己虽然今天为人们所轻贱,但在明天,定将都是姹紫嫣红的创造者。

枯荷

●许棐(宋)

万柄绿荷衰飒尽,

雨中无可盖眠鸥。

当时乍叠青钱满,

肯信池塘有暮秋?

荷花盛极一时,绿叶将池塘满满覆盖,一湖碧绿,那时怎么也没想到萧瑟秋天里,一池肃杀衰败凋残的惨境,人事沧海桑田,命运兜兜转转,那些曾经趾高气扬的人,可曾想到将来也有一败涂地的一天。所以我们要学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荷有盛衰,人亦如此。

猜你喜欢
荷叶小班荷花
再去小班看看
荷叶像什么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叶圆圆
荷花
夏天的荷花
荷叶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