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媒介视角对抖音短视频社交价值的思考

2019-06-27 19:14胡红利
科技传播 2019年11期
关键词:抖音互动

胡红利

摘 要 随着社交媒介日益丰富,人们的社交方式逐渐由线下转到线上,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而抖音自推出以来,广受大众欢迎,用户可以在抖音上通过如关注、点赞、评论、分享等诸多行为与他人进行互动。作为具有“社交”性质的短视频App,抖音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平台本身在社交价值的架构上也存在许多不足。文章基于媒介视角,从抖音自身平台出发,探讨短视频社交媒体的社交价值,同时浅析抖音在社交层面的不足,从而对平台如何进一步优化发表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 抖音;社交价值;互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6-0134-02

1 短视频媒体的社交价值内涵

1.1 现实社交需求推动符号信息交流

作为群体化社会结构中的个体,与他人产生社交行为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真实需求。社交的本质是产生互动,拿具有“社交”属性的短视频媒体来说,媒介本身具有多样化、立体化的表现形式,能够满足用户不同的内容消费需求。大多数人都有想要向公众展示自我的欲望,而短视频社交媒体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自我表达的载体。《短视频用户价值研究报告2018-2019》指出,短视频用户参与到内容生产,主要是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目的与记录生活的原因。当用户在利用媒介发布视频的过程中,其实是某些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

短视频具有移动化、碎片化和社交化的特点,便于用户接触与参与。在短视频中,内容只是一种互动形式,社交性才是短视频社交媒体内容消费的本源。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的方式与他人进行互动,将现实的社交需求转化为具有意义的符号,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推动信息的传递。对于用户来说,短视频社交媒体不仅仅是消遣娱乐的工具,更是信息流通的通道。

1.2 实现关系链的弱连接到强连接的转变

短视频具备动态的画面内容,在传达信息的同时能够实现场景再现,当用户使用短视频与他人进行互动时,会形成虚拟关系链。如今很多短视频平台都会给视频内容贴上不同的标签,或形成许多个话题区,同一标签或话题下的用户间便形成了较大的虚拟关系社群。随着某一标签或话题下的参与人数的增加,这种虚拟关系社群逐渐扩大。

用户会因共同的需求、认知或利益在虚拟社群中联系起来,在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与他人形成各种联系,因而被媒介弱化了的现实的人际关系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强化,关系链的弱连接变成了强连接。当用户的虚拟关系链加强之后,平台的的用户黏性便会进一步提升,除了创造出来的内容会被更多地分享与消费,通过这种强连接的关系,用户也会更多地留在平台上。

2 抖音社交价值中的不足

2.1 模仿性行为弱化社交主动性

当我们打开抖音浏览视频时,会发现许多视频的形式与内容好像都差不多,视频的配乐也都是比较流行的几首。在抖音里,一旦一种视频模式流行起来,用户便会纷纷效仿。这些风靡的视频多半是因为内容新潮,或是由网络红人发布。为了获得点赞量和关注,许多用户会进行刻意的模仿性表演。但这些“表演”多是盲目跟风,形式花哨虽然能带来短暂的欢愉,但视频是没有多大实质性内容和价值的。

抖音里不乏有许多优质的原创视频,但更多的用户只是视频内容与形式上的搬运工。比起原创,模仿更加快速和容易,且被模仿的原视频如果本身关注度就够高的话,其他模仿的用户便可蹭其热度。从人际互动的角度来说,单纯地进行模仿,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递,原创视频发布者是某种视频形式或内容的传递者,而模仿者仅仅充当接受信息的角色,二者并没有进行相互的信息交流。当用户越是倾向于跟风与模仿,其社交主动性便逐渐降低,而抖音的社交价值也被逐渐削弱。

2.2 社群排斥性强,社交融合度低

抖音相当于一个整体的部落,而其中的专题区就像是一個个内容不同的社区,在同一个专题区里的用户会发布相同主题的视频。在抖音里,衍生了许多热词,拿前段时间比较流行的“真香”“确认过眼神”“来了,老弟”“买了否冷”“盘他”等词来说,如果不是抖音用户,则很难懂出自哪里,又代表着什么意思。这些热词不但会在抖音里被使用,在其他社交网络平台和现实中也会被人们多次提及。

抖音里的热词和梗基本上都是源于用户发布的比较新潮的视频内容,这些词与梗经历了许多次衍生与更迭,也在用户间多次传播。经常使用抖音的用户感觉不亦乐乎,而不使用抖音的人则很难融入这个处处是梗的圈子里。化用《围城》里的一句话来说,便是“抖音,就像是一座围城,里面的人不想出来,外面的人却想进去。”除了热词与梗,抖音的视频内容分享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用户只能将内容私信给关注的好友或是通过微信分享,无法在多个社交平台上进行分享。分享的局限体现了用户社交的局限,用户的社交范围圈仅仅存在于抖音和微信里。这就导致抖音与其他平台的社交融合度较低,当用户对抖音产生厌倦时,很容易将平台抛弃,转向其他新兴的、更有趣的短视频社交平台,这对抖音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2.3 个性化推荐加深主题社区的封闭性

初次使用抖音的用户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自己最初浏览过一些视频内容后,系统便会不断推荐相关主题的内容,而且这些推荐视频用户无法选择删除。抖音这样的推荐内容,一方面提前过滤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但另一方面它也造成用户浏览的视频内容的局限。用户可能心血来潮,在某一特定时段对某一内容感兴趣,但抖音之后推荐多条同质内容,无疑是缩小了用户的接触面。这就像抖音的推荐算法构筑起了一堵无形的墙,将用户封闭在他们曾经一时兴起而浏览的视频内容里。

即便是抖音推荐的内容恰好都是用户喜欢看的,那么这些往往只浏览单一主题的用户,无疑是自我封闭在某一主题的社群里。他们很少去接触不同主题的视频内容,相应地也就很少与其他主题社群的用户产生互动行为,由此,抖音的社交作用便会被削弱。推荐算法一定程度上让用户变得更加被动,当用户越来越倾向于被动地接受抖音所推送的内容,社交的主动性便变得微弱。作为短视频社交App,抖音的“社交”属性还是不能被忽视的。当一些抖音用户沉浸在某一主题的视频内容里,便无法将基于抖音平台而建立起来的用户社交网络拓宽,抖音用户之间的弱关系便很难转化为强关系,并且用户之间的社交黏度也比较低。

猜你喜欢
抖音互动
“抖音”经济战
抖音短视频APP的发展与研究
玩“抖音”爱上风流“网红”,姐姐被抛弃妹妹来报复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音乐短视频研究
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
用互动方式打通两个舆论场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