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学练标准促进学习真实发生

2019-06-27 02:21曹强
中国学校体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学练传球教案

曹强

一、学练标准的由来

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在教学前对教学的整体构思与具体规划,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之一。虽然教案没有统一的模板,但必须具备相应的要素,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教学要求、练习时间与次数、场地器材、课后反思等,既包含教与学的行为,又包含教与学的方法,所以说教案是对课堂教学具体操作的一个预设计划,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必备工作。

浙江省在《纲要》制订和实施过程中根据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案撰写不规范、不具体及缺乏针对性的现状,对教案模板进行了再设计,提出了学练内容与学练标准的概念。学练内容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与练习的内容,学练标准就是学习该学练内容所要达到的相应要求或标准。

教案是组织学生学习时学与导的预设方案,是学与导的重要蓝本,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教案,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学练内容和学练标准的提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是把教学的着力点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化为关注学生如何“学”,做到“学”与“导”的合理契合,促进学生学习的真实发生。学练内容就是厘清如何组织学生的“学”,学练标准就是厘清教师如何“针对性导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经历有效的学习过程,促进知识(技术)的掌握、经验的积累、能力的增长、情智的发展。学练内容与学练标准是相互对应的,学练标准是学生学习和掌握学练内容的最根本保障。

二、学练标准的精准制订

不同的学练内容有不同的学练标准,不同的学练标准又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同的作用,只有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

1.学练标准表述要准确到位

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人们将所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离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为此概念性标准就是从知识(技术动作)角度出发制订的标准,体现出技术的关键性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动作的结构,明确练习的方法。下面以九城区活动中教案的部分内容为例进行分析与再设计(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这是砸地自传球的练习,分为3个环节:砸地后向上传球;砸地后向前传球;砸地后向前传准。教师设计的学练标准强调了移动和力量的控制,太过笼统,仅发挥了任务性的作用,没有在技术动作与练习方法上发挥出引导作用,学生知道要移动到位,要控制方向与力量,但在练习过程中不明白什么是移动到位,如何才能控制好排球的力量与方向。

再设计学练标准对3个练习环节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练习1强调了传球位置和用力方法,使学生能明白向上传球时双手在何处触球、什么部位触球,及传高需要下肢及全身协调用力,并且特意强调了砸地用力的动作,因为将球有力砸地后球才能弹得高,有利于传球动作的完成;练习2强调双手均衡用力,由于是传直线,如果双手不均衡用力就容易传偏;练习3要求传中目标,所以强调要控制传球的力量及球落的位置。3个学练内容从技术难度上呈现了越来越高的递进关系,前1个练习是后1个练习的基础,前1个练习掌握程度决定了下1个练习的质量,为此当前1个练习提到过的学练标准,后1个练习可以省略,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还会有学生出现错误,教师仅强调前1个学练标准即可,所以学练标准也是一个递进的关系。这样的设计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完成排球传球动作在技术上需要做到的环节,而且还使学生学会了通过排球传球进行练习的方法。

学练标准往往需要根据场上的形势变化而变化,所以标准有时是多元的。如,本次九城区活动中课例教案的部分内容进行分析与再设计(表2)。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练习,如,高于网或低于网击球的手法有什么区别?球在什么位置拨等,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思考、探寻,得出当球高于网的手法可用拨,当球低于网的手法可用击打,拨球过网时通过调整拨球的部位可避开拦网手,球低于网时,通过调整击打球的高度或方向避开拦网手等。这些技术的掌握是学生通过深度学习后自我建构得出的,不仅让学生知道了通过不同的手法突破拦网的防守原理,重要的是启发了学生的质疑性思维,培养了思考的习惯。为此教师要有问题意识,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尤其要善于运用球类项目方向、力量、多变的技术特征,通过真实情境下的学习,设计出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性问题,不断让学生亲历这种探索的过程,搜寻对立与模糊的观点争论,在不断求真中前行。

2.学练标准表述要明确任务

任务性标准就是通过练习完成交派的工作,为此任务性标准就是让学生明白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做到何种程度,影响着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态度和效果。从表2中的原学练标准中可以看到,执教教师给练习制订了2个完成率的任务,这样的任务看似很清晰,但给学生练习带来了烦琐。因为完成率是要通过完成次数与练习总次数的计算才得知的,增加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的负担,在学练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愿意进行统计并计算(在课堂过程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从而降低了练习的积极性,影响了练习任务的达成。

为此建议不要用“率”的任务,而是用简单完成次数要求,如,“砸地自传打直”练习的再设计学练标准为:比谁先完成10次(根据学生情况而定);“砸地自传打准”练习的再设计学练标准为:比谁先打中8个目标(根据学生情况而定)。

任务性学练标准主要通过时间、速度、次数、距离的变化体现,如,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在多少秒(分)内跑完、连续完成多少次(圈)、连续跳多少米,等等。这样的任务设计目标明了清晰,可操作性强,有针对性,充分发挥了任务驱动的作用,也体现了体育项目竞争的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从而也提高了学练效果。

三、学练标准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具体的身体动作、具体的运动条件和对关注点的提示构成了身体练习的三大要素。关注点是学习者主观意识的范畴,它表现为通过教师的话语提示,使学习者在操作身体时有选择的对用力时机、方向或部位等某一方面予以重点关注。[1]学练标准就是关注点的具体表现,学练标准设计得到位与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学练标准的确定要体现出精准的特点,就是精练与准确,要突出知识与方法的核心要素,充分发挥学练标准的转化作用,就是将专业的动作要领与动作要求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指导性语言,一听就清楚,一听就会做,还要充分发挥学练标准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学、练、思。

在设计学练标准过程中,不建议出现“协调”“果断”“快”“准”“熟练”“精神饱满”“力度”“正确”等形容词,这些词学生听了还是不明白应该如何做及做到什么程度,应尽可能用量词或具体位置表述,如,“看谁先完成5次”“球落在身体前”“球落地反弹1次后接住”“连续传球10次不失误”等,这样学生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清楚,一做就知道。也不建议出现“认真观察”“仔细听讲”“态度端正”“认真练习”等词语,因为这些是课堂常规,每节课、每个练习学生都要做到的,应该在每个学期的第1节体育课上告知学生。当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规状况,教师根据出现的状况应针对性提醒,使学生有所警觉就行了,当遇到动作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项目时,教师在练习前特意强调一下即可,所以这些常规性的要求不用在学练标准中体现。

2.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1个学练内容有时有1个学练标准,有时有多个学练标准。当有多个学练标准时,可一起呈现,也可逐条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根據学练内容的难易程度及学习的进程进行把控,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学练标准的作用。递进标准的逐步呈现要根据学生的学练情况而定,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能完成前一个层面的学生,进入下一个层面,不能完成前一个层面的继续进行练习,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

所以学练标准的呈现要根据学生的心智能力及学习状况决定,对年龄段相对低的学生,呈现的学练标准不宜太多,太多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不易把握学习的要点;对年龄段较高的学生,问题性的学练标准相对难一点,可挑战学生应对困难的能力,给予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机会;任务性学练标准要量力而行,太易容易让学生草草了事,太难容易让学生知难而退,都不能发挥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贾齐,李百炼,杨俊茹.运动技能初步形成阶段运动指导的方法论考察[J].体育与科学,2009(1):77-79.

猜你喜欢
学练传球教案
传球游戏
《触摸春天》教案
运用“条件限制”提高队员观察能力
《立定跳远》教案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网络纲环境下作文纲目评价的使用效应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高校快乐体育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