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路新能源,补贴退坡后机遇多还是挑战多?

2019-06-28 09:51楚峰
运输经理世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客车补贴新能源

文/本刊记者 楚峰

眼下,新能源汽车正处于补贴退坡时期。

补贴退坡,不仅意味着这个行业的政策驱动力在逐渐减弱,也意味着市场主导性增强将带来更多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3月26日,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以及相应的政策解读,针对补贴政策制定的过程、思路和主要措施做了详细说明,并分别发布了新能源乘用车、客车、货车的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退坡力度,分阶段释放压力。

其实,在新技术的推动之下,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也给正在转型升级的道路运输行业输入新的动能,尤其在城市公交、物流方面推广力度强,带来了很大的变革。随着市场日趋成熟,新能源汽车行业也从单一的政策驱动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转变,未来市场驱动将逐步成为主导。

补贴驱动力逐渐减弱

从2009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在相关政策的驱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快速增长,全面新能源化落地生根并拥有深厚的基础。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27 万辆和125.6 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9.9%和61.7%。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整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已由起步期进入成长期,产品的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产业规模效应显现,动力电池和整车成本大幅下降。

市场成长的同时,逐渐迎来了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趋势。

在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中,新能源客车单车补贴上限最高是9 万,新能源货车单车补贴上限最高是5.5 万。此次政策调整提出,按照2020年以后补贴退出的制度安排,为了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平稳过渡,采取分段释放调整压力的做法,即2019年补贴标准在2018年基础上平均退坡50%,至2020年底前退坡到位。这一退坡比例与当前整车综合成本下降的比例基本适应。

同时,在清算制度方面,从2019年开始,对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完成销售上牌后即预拨一部分资金,满足里程要求后可按程序申请清算。政策发布后销售上牌的有运营里程要求的车辆,从注册登记日起2年内运行不满足2 万公里的不予补助,并在清算时扣回预拨资金。

此外,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还要求营造公平环境,取消地方购车补贴。要求地方从2019年起完善政策,过渡期结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将购置补贴集中用于支持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环节。

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从3月26日起实施,3月26日至6月25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符合2018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对应标准的0.1 倍补贴,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6 倍补贴。过渡期期间销售上牌的燃料电池汽车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8 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和新能源公交车补贴政策另行公布。

政策方面,新能源补贴退坡已成定局。就如同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所说:“财政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前期发展中。但财政补贴只不过是一个阶段性的,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后,它会逐步退坡。”

上图:新能源汽车给正在转型升级的道路运输行业输入新的动能

下图: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大退坡力度,分阶段释放压力

市场驱动将是主战场

从2009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路程,先是遵循着“公交优先”的原则,从城市公交、出租车入手,逐步拓展到共享汽车、物流车、专用车、私人用车等领域。

交通运输行业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重点领域,这些年来发挥了重要的试验田作用,在相关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国城市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应用获得了快速发展。根据《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在全国公共汽电车中纯电动车辆超过25万辆,目前深圳已经率先实施城市公交和出租电动化,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也正在加快城市公交、出租和共享汽车的电动化。此外,有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物流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24.2万辆,比2016年增长了155%。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推广,也带动了造车“新势力”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汽车制造业注入了新鲜血液。据悉,北京、上海、山东、湖南、浙江、辽宁等地都在计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集整车制造、研发、零部件、应用等产业链一体化的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已经驶入“快车道”,正迎来更大规模的市场“爆发期”。据中国电动车百人会研究员高翔分析,从市场的结构来看,整个市场和产品今年将有很大的转折,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整个市场正在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这个转变带来的产业链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为早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政策目标、政策导向、政策参数,对于消费者的关注度其实并不是非常高。所导致的影响就是,政策一旦发生了变化,整个产业链总是感觉到措手不及,总是觉得政策变化很大。但是实际上如果以消费者为导向去研究产品的话,会发现有些基本功打得扎实的企业,后来发展的形势会越来越好。

在政策环境趋于稳定,市场逐步占领主体的情况下,未来谁能够赢得消费者谁将赢得市场,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安全度、寿命、价格等慢慢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成败的关键,产业链整体面临着升级的挑战。

新能源客车市场因单车补贴额度大,首当其冲地受到补贴退坡的影响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

诸多瓶颈待破解

市场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虽然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成增长趋势,但对于客车企业来说却是“压力山大”。新能源客车市场因单车补贴额度大,首当其冲地受到补贴退坡的影响。透过诸多客车企业发布的财报证明,大家的2018年过得并不好。

来看这组数据:宇通客车2018年销量为6.09 万辆,同比下降9.51%;中通客车2018年销量为1.31 万辆,同比下滑38.28%;亚星客车2018年销量为0.47万辆,同比下滑17.11%;安凯客车2018年销量为0.73 万辆,同比下滑15.8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新能源客车产销数据分别是11.9 万辆和11.7 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9%和19.7%。此外,从2019年一季度销量数据来看,中国客车一季度销量9.59 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42%。

伴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新能源客车市场走势总体趋弱,客车企业的压力也不言而喻。此外,在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中,也提出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长期执行补贴政策导致一些企业形成“补贴依赖症”,产业竞争力不强。这一问题在新能源客车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从2010年至今,新能源相关补贴和扶持政策实施已约十年之久,客车企业已在政策温室中“圈养”了多年,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实力。

二是消费应用环境仍需改善,一些地方对使用环节投入不足,充电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产业推广至今,一直都在呼吁健全配套基础设施,但这个瓶颈一直都未得到真正解决。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尤其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

三是地方保护仍然存在,不利于形成统一、公平的竞争环境,不利于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就曾指出,国家部委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支持政策的衔接还不够充分,不同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设置地方目录,导致消费者选择车型空间大大的压缩,造成了市场的割裂,抑制了发展的活力。

四是随着保有量快速增长及车辆使用频率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品运行安全风险增大,亟需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产业安全发展。有数据表明,从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共发生了59起,其中,新能源乘用车起火33 起,新能源商用车起火26 起。随着推广规模的扩大和车辆使用年限的增加,新能源汽车安全风险不容低估。在2019年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提出:“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新能源汽车监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消防救援体系、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机制等,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行水平。”

下一步要继续在研发体系、产业发展、市场拓展、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探索上挖掘新能源汽车综合优势

合力探寻可持续发展

补贴政策降温,新能源汽车市场风云变幻,“危”和“机”同时存在。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已经不再停留在“能造”这一阶段,而是进入“造就高品质”时代。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下一个阶段的产业重点。

“要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形成发展的合力。”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今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要加强部门间政策措施的协调和衔接,科学统筹项目的布局、资源储备开发与循环利用,加快构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引导地方财政补贴逐步从鼓励购买向支持充电设施建设,补贴充电服务费用等使用环节去转变。

当然,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有技术创新才是核心出路。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分析,要循序渐进、与时俱进地充实和完善新能源汽车重点科技专项;要持续提升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要协调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开发;要以新能源汽车为载体,着力研发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要及时的推动燃料电池产业的产业化。

此外,还要做好总体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电动化、智能化的进程中,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发展为移动储能终端,实现与能源网的互联互通,所以新能源汽车将推动能源消费变革,而能源生产的变革又将促进新能源汽车全运营周期的零排放。所以要鼓励地方政府在能源价格、建设用地、商业模式、政策支持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各类充电设施市场化建设和运行。

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流通服务体系也有待健全。在售后服务方面,不同品牌新能源汽车的质保内容参差不齐,电池以旧换新的政策也不相同,售后服务配套体系滞后,对培育消费市场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新能源汽车二手车市场评估标准的缺失,流通体系的不健全,车辆保值率低,影响新车市场的长远发展。

下一步,只有根据市场导向协同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继续在研发体系、产业发展、市场拓展、政策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探索上挖掘综合优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客车补贴新能源
针对农资价格上涨,中央已累计发放500亿元一次性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客车难改下滑颓势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客车市场进入寒冬?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