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根本不可能“科技脱钩”

2019-06-28 06:18邢晓婧
环球时报 2019-06-28
关键词:环球时报华为日本

本报赴日本特派记者 邢晓婧

在很多人眼中,美国挑起的对华贸易战如同30多年前的一幕重演——当时由于日本在传统贸易及高新技术发展上让美国感受到威胁,后者展开全方位打压,将日本推入“失去的20年”深渊。不同的是,中美摩擦比日美摩擦要复杂,面对打压,中国的应对也有别于日本。但日本的经历是否可以对中国有所启发?日本业内人士如何看待美国推动对华科技限制?在新的形势下,日本企业发展与中国市场是什么关系?《环球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如图)。丸川知雄曾任日本亚洲政经学会理事长、中国经济经营学会会长,是知名的“中国通”。

贸易战重演

“美中”与“美日”有诸多不同

环球时报:上世纪80年代日本同美国有过激烈的贸易交锋,这对今天的中国有什么启示?

丸川知雄:当年的日美贸易摩擦,美国并没有(像对中国这样)针对范围如此之广的产品加征25%的关税,当时被视为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汇率调整。日本面对的最大压力来自于日元升值,从1985年的240日元兑换1美元升到1988年的120日元兑换1美元,导致日本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价格涨了一倍。

还有一点不同是,美国没有针对个别日本企业采取重大举措,不像今天点名禁止与华为、中兴进行交易。

美国总统特朗普极具个人风格,我认为中国在解决中美经贸摩擦问题上不宜操之过急。这很可能是特朗普为2020年大选而采取的一个策略,即在国内造成和中国“打仗”的印象,以此为自己拉选票。

环球时报:美国政府对华为采取单方面制裁措施会给日本企业带来了什么影响?

丸川知雄:日本企业向华为生产的智能手机等提供零部件的数量连年增加,2018年日本企业总共销售约7000亿日元(100日元约合6.4元人民币)的产品给华为,2019年有望突破8000亿日元。若华为产量下降,大量日本生产的零部件出口难免受到影响。

美国政府排挤华为从两个方面影响到日本:第一,日本企业中有很多华为的供应商,包括索尼、松下电器、东芝、村田制作所等大企业。今年5月,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列入有安全担忧的“实体清单”,国外企业使用美国的零部件、材料、软件等投入品生产产品,只要卖给华为同样会受到美国制裁。5月23日发生的松下公司的事件凸显日本企业的窘境。那天上午有日本媒体报道松下公司将暂停向华为供货,当天中午松下中国就在网站上发表严正声明,称松下向华为公司供货正常,所谓“断供”等表述均为不实之词。

第二,美国政府要求其同盟国家在通信网络等领域不使用华为等中国企业的产品。日本政府在去年12月发出通知要求政府各部门采购通信产品时要“注意信息安全”,还要求民间移动通信、输配电等重要基础设施企业注意信息安全。日本媒体把这些要求解释为日本政府在排挤华为、中兴等中国产品。软银公司表示,其4G、5G网络不再使用华为产品;其他两家通信运营商DoCoMo和AU也没有使用华为、中兴的产品。

华为是世界顶尖5G产品供应商,日本通信运营商明白这一点,所以曾和华为做过5G网络实验等准备工作。最后因各种各样的因素不能使用华为、中兴的产品,对它们来说是很大损失,对日本开展5G业务也是一个巨大障碍。

保持上升势头

中国可以“换道超车”

环球时报:随着美国开始限制中国学者和留学生的签证,日本也出现对于中国“偷窃”知识产权的担忧,也有人认为中国学者和留学生将为日本带来全新机遇。处于教育一线的您怎么看这两种声音?

丸川知雄:据我了解,日本政府没有限制与中国学者交流及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计划。一般来说,二者均受到日本《出口管理》体制的限制。《出口管理》是指限制有关大量火箭、核武器等杀伤性武器和生物化学武器的技术和产品的转移。但是,该限制不是针对中国,而是针对所有出口国家。除非涉及国防、武器等敏感领域,否则我认为在人工智能等高新产业领域,日本和中国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环球时报:美国推动与中国科技“脱钩”的动作增多,真的能“脱钩”吗?

丸川知雄:中美根本不可能“脱钩”,技术与学术交流没有国界。数据显示,中美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最多,日本反而比较孤立,和美国合作的案例远比不上中美。某种程度上,中美是连在一起的,想脱也脱不了。万一真的“脱钩”,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非波及某些国家,而是将对全人类的科技进步造成巨大打击,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该发生的事。

环球时报:从学者的角度看,您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的走向?

丸川知雄:中美经贸摩擦中,我认为美国排挤华为公司带来的影响最为深刻,除了华为本身,还会影响到包括日本在内的很多其他国家的企业。这会打断国际产业链,滋生“区块经济”,潜在危险性很大。

我认为中方可以把交涉精力主要集中在让美国取消对华为的制裁上,至少跟去年的中兴案一样,从禁止与其买卖缓和为罚款等稳妥处置。至于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加征25%关税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制造业可以通过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应对,中方不需要太着急。

环球时报:美国的举动凸显其对被中国赶超的担心,中国需要怎样应对才能在科技领域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丸川知雄:科技领域可以细分到方方面面,很难判断谁超过了谁,如果换成经济规模来衡量的话,中国早晚有一天会超过美国。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4倍,只要人均收入达到美国的1/4就能追平美国,因此超过美国是必然。

长期以来美国始终一家独大,面对中国的崛起,可以理解其“害怕”心理。中国可以考虑“换道超车”。中国好比是一辆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大卡车,美国是跑在前面的小轿车,难免担心追尾。具体来说,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在某些领域和美国正面冲突,在美国优势不那么突出的领域重点发展其他产业。不光是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都期望在世界上占有独特地位,中国在成为世界强国的同时,也需要树立“大哥”风范,给其他国家留点“蛋糕”,共同促进国际合作,实现真正的双赢或者多赢。

想再次登顶

日企应积极挑战中国市场

环球时报:有声音认为,NEC、松下等日企从3G时代开始落后,若不与中国企业同行,5G时代会很难。您觉得呢?

丸川知雄:松下基本上已退出移动通信领域,不再是华为的同行,而是其合作伙伴。NEC和富士通可以说是华为的竞争对手。它们在上世纪90年代领先华为、中兴,但现在已无法与华为相提并论。据报道,DoCoMo将与NEC在日本构建5G网络,但我怀疑NEC是否有单独承担该业务的能力。如果不与中国企业同行,我估计它们必须依靠诺基亚或爱立信帮助才能建立5G网络。

环球时报:日企是否还有重新登顶的可能?将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中国市场?

丸川知雄:我想日本还有很多世界一流企业,比如丰田、东丽、日本电产、村田制作所等。我认为攻略中国市场是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跳板,但也不能说是绝对的前提条件。当然,攻下外国市场却是必要条件,只在日本国内活动是不行的。

日本民众的消费行为普遍较保守,接受新品牌、新产品、新服务的速度比较慢,日本市场很难产生新兴企业。中国人反而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容易接受新产品。所以,我认为日本企业应该早点挑战中国市场,有些在日本市场发展不起来的企业有可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

环球时报:但关于日企退出中国的报道不时出现,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丸川知雄:日本企业并没有大规模退出中国市场,有些撤回到日本国内是因为自身的经营策略或者方向的调整。对于主要从事出口贸易的公司来说,受人工成本上涨等影响,中国的优势显然不如从前,将工厂搬迁到东南亚国家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近年来,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有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选择离开无可厚非。

环球时报:本次G20大阪峰会设置了数字经济议题。据您观察,中国为世界数字产业做出了什么贡献?中日如何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

丸川知雄:中国企业对全球数字经济的进步做出很大贡献。例如,电商、社交网络、手机支付、网络支付、人脸识别、无人机等方面,中国是世界领先的。此外,中国企业通过对外投资与合作把这些数字服务推广到其他国家。日本和中国也开始了合作,比如LinePay和微信支付的合作就是一例。

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后发优势”,即相较该行业的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可以通过观察分析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以电商为例,由于日本的传统行业过于发达,反而成为发展电商的障碍,而中国则因为传统行业没有那么发达,所以电商的普及快于发达国家。▲

猜你喜欢
环球时报华为日本
探寻日本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承诺函的批评话语分析
华为:畅享8系列
日本神社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