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儿童,两鬓染霜未成年

2019-06-28 02:37陈仓
延河 2019年6期
关键词:良师益友孤儿寓言

陈仓

传媒和文坛半生缘,我由时政评论杂文随笔写作转向儿童文学,有客观因素、偶然因素,也有个人偏好。就创作的精神动力而言,最初是表达方式转型,后来,在多位良师益友的指导下,逐步贴近儿童文学的范式。

现代应用心理学有个“内在小孩”的概念,所谓“内在小孩”,就是孩子般的敏感、直觉力、好奇心、想象力、天赋智慧和感受感觉的能力,并没有随岁月的流逝和成长而改变或衰退。每个成年人的内心都有个未成熟的“内在小孩”,内省前半生,童心犹在,童趣未失,依旧保持童言无忌的状态,不但有“内在小孩”,还是个除了学习和创作之外,无依无靠的“内在孤儿”。40多年来,无论是捎带着兼顾儿童文学写作,还是阶段性主攻儿童文学,我的写作潜意识无非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孤儿走夜路吹口哨,自己给自己壮胆,用作品说话,克服丛林世界里的各种恐惧;第二,落水儿童在茫茫人海中挣扎,努力抓住一根叫做文学的救命稻草,努力克服焦虑、恐惧、挫败、沮丧、失落,达到身心灵平衡安详;第三,一个走投无路,饥寒交迫,进退维谷的孤儿在黄连树下采摘一颗叫做文学的草莓,自助自救,自得其乐。

在我前半生中,成长的苦恼、障碍、压力、发展困境、生存危机长期存在,《伊索寓言》的智慧给予我很多启示。拜生活所赐,作为工科生,凭借初中小学语文教课书的底子,我无师自通地写成入选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的寓言故事《不留余地的狼》,以及入选中小学教辅材料的多篇寓言故事。作为孤独无助的“内在小孩”,如何走出生存危机,如何走出发展困境,少年儿童一样的机智、勇敢、勤劳、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等等品質恰恰是获得自信、自尊、效能感、安全感、成就感、价值感、意义感的内在力量。

直面难题,智慧地解决问题,是我寓言故事创作的重点之一。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社会适应不良问题伴随人的一生,少年儿童社会化中的问题尤为突出,压力生焦虑,焦虑诱发抑郁,恐惧降低人的应变能力。为此,我在心理学科普与社会学等学科学术探索的结合点上创作有关成长、励志、心理增能、意志力保护、心智赋权等等话题的寓言故事,从寓言图书市场反馈情况看,无形中实践了“以少年儿童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忠诚老实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保卫常识,保卫真理,也要从娃娃抓起,揭露弄虚作假,抨击造谣说谎,挽救堕落失足的“内在儿童”,乃是儿童文学的天职之一。为此,我先后有针对性地写了老少皆宜的寓言故事《公鸡评蛋》《蜗牛吹牛》《下蛋留痕》等等寓言故事,直面突出的现实问题,取得较好反响。

在过去十年的创作过程中,有幸得到省作协多位良师益友的支持、指导、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猜你喜欢
良师益友孤儿寓言
时装寓言
清单
割席分坐
赵氏孤儿
记忆大学·我的“良师益友”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梦鸟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