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新时代民族语译制工作的重要性

2019-07-01 06:39曾宪卓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影视作品

曾宪卓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较为复杂,语言决定了民族观众的认知心理,语言接受决定了其对汉语影视作品的理解程度,也影响了汉语影视作品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现状,国家从民族语译制方面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推广与保护,不仅使更多少数民族群众能看上、看懂优秀影视作品,也有利于民族语言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濒危语言的流失速度。

关键词:语言文化;民族译制;影视作品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际工具,也是进行思维的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它所属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其传播自身文化的工具。通过语言,人具备了作为行为个体融入群体、参与群体事物的能力;也是通过语言,人可将具有个体化特征的行为方式传承后代,并组成更大的特定社会文化群体。然而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充满着变数,同时,语言和社会这两个变数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协助而引起二者之间的变化和发展。民族语译制作为以语言运用与传播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就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潮流中顺应时代的产物,是一种民族母语对另外一种民族母语的“情景再现”。

一、语言决定了民族观众的认知心理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外化表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条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我国的媒体语言主要以汉语为主,只习惯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少数民族群众无法有效理解汉语影视作品中的内容。信息流通不平等成为了汉语使用能力较弱的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现状较为复杂,不仅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个民族内部也因不同方言区、不同居住格局等原因导致语言保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重叠和不平衡的现象,甚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语言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语言决定了民族观众的认知心理,语言接受决定了其对汉语影视作品的理解程度,也影响了汉语影视作品在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少数民族语言存在的多方面差异,对少数民族群众观看以汉语为主体的影视作品造成了语言方面的障碍。民族语译制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使汉语影视作品转换为少数民族语言,从而进入少数民族语言体系,拉近影视作品与民族观众间的距离,形成了情感共鸣。

2016年,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的指导,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民委组织专家根据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分布和差异情况,制定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点总体规划(2015-2019年)》,计划完成420个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点(含濒危语言)的调查任务。少数民族语言呈现多样化与地域化特点,一个民族在大的民族语言语系下又因习俗或地域原因产生多个民族语方言的分支,同一民族的不同民族方言使用者未必能彼此准确掌握对方的方言。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在2013年四川举办的《第七期藏汉双语译制培训班》中,同期学员以安多藏语为母语的同事,而授课老师则使用的是康巴藏语,双方都表示无法完全听懂对方的藏语方言。就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正在使用的有120种左右的少数民族語言,使用人口在万人以下的约占总数的一半,在千人以下的有20多种。如何在实现少数民族母语有效保护的同时,使该语言得到有效的延展应用、扩大使用范围,或培养民族语言专业研究人才、成立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应用机构,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自身与少数民族文化事业面临的挑战。

二、民族语言逐渐流失并日趋大同化

语言是不可再生资源,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语言一旦消失就无法重新恢复,这意味着民族文化也会随之受到影响。据调查,藏族、蒙古族、满族、彝族、傣族、傈僳族、锡伯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而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其实只会使用自己的语言,并没有文字,如甘肃的裕固族等。没有文字记录的少数民族语言世世代代只能依靠口耳相传。在社会急剧变化的新媒体时代,如果一些少数民族语言适应新媒体的环境变化,将会导致民族语言使用能力下降。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主流语言的影响不断加强,许多语言在口耳相传中将会慢慢流逝消亡。笔者有幸在2018年参加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影视互译,文化共享”单元区,作了有关民族语译制方面的主题发言,就这一问题,主持人、点评人芬兰图尔库大学翻译和口译中心主任 Yves Gambier 教授听后很有感慨,与会学者专门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说,芬兰传统语言主要有两大民族语言体系,随着英语的广泛使用,会说本土语言的民众越来越少,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芬兰固有的两大民族语言已经流失殆尽了,全民都在使用外来语言——英语。文化的大同让 Yves Gambier 教授感到很惋惜。他极其羡慕地赞扬中国还有这么好的国家政策,为保护和传承民族语言做着造福子孙的伟大事业。

在我国,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一直致力于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扬,如在甘南藏区,解放后,国家相关部门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学校,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地位的逐渐提高,基本上90%以上的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义务教育,比解放之前的识字率大幅提高,解放前只有僧侣和贵族家庭的孩子能接受文化教育。同时,也推广了普通话教学,学校基本上都是双语教学。

同时少数民族古籍经典承载着少数民族智慧的结晶,像藏族的《格萨尔王》、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等,都是以少数民族语言为载体,从民族语言自身与民族文化特色中衍生而来。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刘三姐》、《五朵金花》、《阿诗玛》等优秀影视作品即取材于少数民族题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依靠语言来表达,语言的消亡对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是无法弥补的损失。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现状,国家广电总局在新疆、西藏、四川、甘肃、青海、云南、贵州等省区建立了11个民族语译制中心,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受众提供电视连续剧、电影和科教片等译制作品,涉及17个少数民族语言,35种方言,覆盖群众约4500万人。从民族语译制方面加大了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推广与保护,不仅使更多少数民族群众能看上、看懂优秀影视作品,也有利于民族语言的传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濒危语言的流失速度。

参考文献:

[1]麻争旗,信莉丽.民族语译制研究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传播,2015.

[2]信莉丽,庄严.边疆民族地区影视剧传播的社会意义解读[J].东南传播,2015.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影视作品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对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从“国学”看汉语言的软实力
互联网视野下影视作品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
对症下药,让成语运用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