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师生冲突校方应对策略研究

2019-07-01 06:39贾伞伞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治理应对策略

摘要:师生冲突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自然存在且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出于维护教学秩序,保障学校生源、办学绩效,应对学校和校领导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考虑,学校在处理师生冲突的时候会采取合作、回避、妥协、顺应等不同的应对策略。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实现学校、家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合作是进行冲突应对策略优化的关键。

关键词:师生冲突;应对策略;治理

近年来师生冲突愈演愈烈,师生冲突发生的频率呈现上升趋势,甚至引发严重的刑事案件,已经严重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秩序。通过梳理有关师生冲突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研究内容多是局限于冲突主体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没有考虑到课堂环境、学校等对冲突的影响,且多是理论探讨[1]。在教育系统里,学校作为教师和学生冲突第三方,有责任也有义务预防并应对冲突。本文从学校角度出发,分析学校在应对师生冲突时的策略选择及其背后原因,以此来探讨优化学校应对冲突管理策略的建议。

一、师生冲突的内涵理解

师生冲突主要发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主体涉及教师和学生。结合国内外学者对师生冲突的内涵理解,笔者认为师生冲突主要发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资源多寡等的差异而引起的师生之间情绪对抗、语言碰撞甚至引发严重肢体冲突的情形。

对于冲突会产生好的影响或者坏的影响,至今学术界仍有很多争论。正如Lewis A.Coser.所说:“决定冲突是功能的还是反功能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作为冲突对象的‘问题的类型[2]。也就是说冲突是否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那么它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能单纯地对冲突持指责、批评的态度,实际上师生冲突的存在是正当且合理的。

二、师生冲突中校方的应对策略

理想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与尊重的关系。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互动中,师生冲突是时常会发生的。基于平时对一些师生冲突案件的梳理,同时结合赵冬冬学者对52起师生冲突案例的处理结果[3],可以发现学校在不同的师生冲突情境下主要会采取合作、回避、顺应、妥协这几种策略来应对。

第一种是合作策略。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彼此相互配合。当冲突一方有错且认错态度诚恳,冲突双方都愿意以平和的态度共同解决问题时,学校会倾向于选择合作策略。有研究表明师生冲突的处理结果中仅有5.77%(共52起案例)的结果是冲突双方事后沟通和解的[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实际的冲突处理过程中,选择选择合作策略是需要很高的条件的。选择合作策略意味着学校及冲突双方对彼此的高度关心,意味着问题的成功解决以及彼此间关系的改善。合作策略要求校方及冲突当事双方都共同持有一种积极探索、寻求问题解决的态度.

第二种是回避策略。回避即设法躲避或逃避,避免问题的扩大化。校方在运用回避策略时,通常表现为师生冲突发生后,否认冲突、转换或回避冲突、不参与或者干脆放弃解决现有问题[5]。有研究表明52起师生冲突中存在6例事件是未做出明确处理的,约占总数的11.54%[6]。不可否认,在问题不重要或还有其他更重要的问题需要处理时,学校选择暂时的回避是有效的。然而,不能忽略的是一味回避很可能给其他人留下根本不在乎的印象。回避的方式阻碍了人们为解决冲突而努力,并为将来冲突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三种是顺应策略。顺应即顺着某种趋势去适应。校方在采取顺应策略时一般为了保全学校的面子或声誉而选择隐忍,不将此事公布或者不够严重的话不重视。顺应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一方伤害另一方,把损失减小。在学校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应对冲突的方式时,顺应也是解决冲突的一种方式,然而它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校处在“无能为力”的环境中。顺应是人们很常用的应对冲突的一种方式,但其实我们对它的关注比较少。一方面行为实施者可能就没意识到自己是在顺应他人,另一方面当有人顺应另一方的时候,另一方也没察觉到。[7]

第四种是妥协策略。妥协是一种让冲突双方都各有得又有失的调停方式,斗争性和合作性参半。在决定妥协时,各方为了达成某些目的而放弃一些可能重要的目标。有研究表明相比较惩罚学生来说,学校对老师的惩罚约是对学生惩罚的4倍[8],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学校在处理师生冲突时有过分袒护学生的迹象,这也是一种妥协的方式。妥协策略从积极方面来说可以让冲突双方在更少的时间内达成一致,既满足家长的利益诉求,又能将冲突给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但是,妥协有时候可能只是一种图方便的手段,并没有考虑到冲突事件本身存在的问题。而且也因为其简单方便,反而阻碍了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面对师生冲突,学校采取回避、顺应、妥协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冲突的扩大化,但是我们提倡和期待的是一种应对问题的积极的态度和正面合作的方式,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师生冲突。

三、影响校方冲突应对策略选择的原因

师生冲突发生后,影响校方应对策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学校生源、升学率和办学绩效;应对学校和校领导绩效考核;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监管机制等都可能会引起以上策略。

(一)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课堂教学秩序是保证课堂教学实施的前提和关键,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成效的保障。学校师生冲突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对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一定的干扰。学校为了尽量不干扰教学秩序,尽快平息冲突,选择尽可能短时间内解决冲突的应对方式,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正常上课,不影响学校教学进程。

(二)保障学校的生源、升学率及办学绩效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每年都面临着招生和升学压力,学校的升学率和办学绩效会直接影响学生和家长对孩子初高中学校的选择。因此,对于初级和高级中学来说,保障学校的生源、升学率和办学绩效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在社会公众的心里一直都是培养学生、传播知识的殿堂,社会公众对学校都抱有很高的期许。一旦学校内部出现严重的师生冲突时,学校的声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损。对于面临着招生和升学压力的初、高中来说,冲突事件會给学校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进而直接影响办学绩效。

(三)应对学校及校领导绩效考核

近段时间,师生冲突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针对学生与老师冲突的争论也越来越多。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的迅速性及社会大众对学校事件的敏感性,使得师生冲突一旦发生学校便被网民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旦师生冲突事件被曝光出来,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考核及校领导的升迁等问题。因此有些学校为了避免师生冲突的事件闹大,会选择回避、妥协等方式来处理,而不是以积极合作的正面态度处理冲突事件。

(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缺乏相应监管机制

加强监督管理是保证学校更好运行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冲突发生后,学校倾向于选择回避、妥协、顺应的处理方式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学校危机管理能力的不足。作为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给与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相应的指导和提示。且由于在危机管理工作中,学校与当地教育局的管理职责与权限并没有清晰的划分,当危机事件发生后,一般学校倾向于直接配合教育局调查,等待教育局的处理结果然后执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让学校产生对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依赖心理,削弱了其自主管理的能力。

四、学校冲突应对策略优化的对策建议

师生冲突表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这要求学校管理者不仅要转变态度,还需要调整处理冲突的方式。学校管理者、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等相关主体都应该在化解师生冲突上做出努力,从而整合多方主体的力量,推进共同治理的决策机制,进一步优化学校应对策略,达到更有效化解冲突的目的。

(一)正确看待师生冲突,重视冲突管理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系统里的两个主体。作为学校管理人员,应该正确看待师生冲突,并有意去引导冲突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针对不同的冲突情形,学校要权衡各种可能用到的策略,选取相对较好的应对方式,更好的处理冲突。学校可以通过开展讲座等形式让师生意识到冲突是正当合理的,必要时候需要适当控制并合理引导冲突的发生。面对社会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学校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学校内部保持适度冲突的必要性,推动师生员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创新、努力进取的良好氛围。[10]

(二)完善学校危机管理体系

构建有效的、科学的学校危机管理体系,是学校危机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在美国,学校危机管理已经建立了全程管理的模式,当遇到危机事件时,学校能针对危机的情况和所处的阶段进行各种危机的处理和救援。[11]从现实来看,美国学校危机的预防、应对、初期处理等都做得非常的到位。相较我国而言,在学校危机管理理论和实际管理中的机构职责划分上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师生冲突应对方面,学校要能根据冲突情形选择相对合适的应对方式,优化应对策略。

(三)适当发挥家长委员会力量

家长委员会是增进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是家长参与学校治理的途径。在师生冲突管理中,家长委员会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推进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12]。我们国家的法律法规在涉及学校危机管理时的确有提到家长应该承担的责任,但是并没有细化到具体职责。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冲突治理,可以使冲突事件更清晰,不同利益主体既可以很好的表达自己的诉求,又会有效听取对方的陈述,从而形成创意合作,优化冲突应对策略。家长委员会的建设,有利于扩大教师、家长、学生的话语权,形成多元主体治理的模式,从而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

(四)完善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机制

针对学校对冲突处理的态度和方式,教育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及时完善符合实际的工作条例。一旦较严重的冲突事件发生,作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结合相关工作条例给予学校指导和建议。同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完善监管机制,平时做好学校危机管理的监管工作,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协商,与学校共同提高危机管理能力。针对学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出面解决,指导学校以更好的方式应对冲突。

参考文献:

[1]陈秀玲.国内外师生冲突研究的视角比较[J].上海教育科研,2010:28-31.

[2]Lewis A.Coser.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M].London:Free Press,1956:85.

[3][4][6][8]赵冬冬.中小学师生冲突的发生及其原因-以52起师生冲突事件分析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7 (4):20-23.

[5][7]威廉·W·威尔莫特,乔伊斯·L·霍克.人际冲突-构成和解决(第7版)[M].2011年12月第1版.刘宇耘,曾敏昊.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143,147,168,164,166.

[9]王志彦,秦玲玲.化解学校冲突的双赢选择:创意合作-论中小学冲突管理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6 (26):15-17.

[10]林杰.美国大学的组织冲突及冲突管理[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28 (1):105-11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作者简介:贾伞伞(1993-),河南周口人,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治理应对策略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