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有”而再“精”

2019-07-01 11:40陈莉萍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9年5期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策略

陈莉萍

【摘   要】在低年级音乐课中,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二声部合唱教学,在活动中领悟“唱”、在练习中明白“唱”、在聆听中学习“唱”、在评价中改善“唱”。通过低年级“无”中生“有”的渗透,为中高年级合唱教学的“有”而再“精”奠定基础。

【关键词】二声部合唱教学;低年级;教学策略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材从三年级就开始涉及二声部合唱的学习,且合唱教学内容逐年增加。然而部分学校的学生到了高年级还停留在齐唱水平,并未真正体会到合唱艺术的精髓——和声美。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自身的合唱素养及合唱教学的能力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合唱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并且缺乏系统教学和训练的方法。因此,教师在音乐课中应有意识、有计划地渗透二声部合唱教学,只有在低年级“无”中生“有”,才能在高年级达到“有”而再“精”。

一、“无”中生“有”,在活动中领悟“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充分挖掘歌曲的特点,“无”中生“有”地编排一些与二声部合唱相关的基础训练,使学生从小学会聆听,掌握音准,领会二声部合唱的方法。

(一)在游戏中领悟“唱”

合唱教学要从帮助一年级学生建立音高概念入手。例如,教师在教学中给出标准音“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用“开火车”游戏逐个听钢琴声唱出标准音,每人有3次机会,听出并准确唱出标准音者得1分,积分可以在期末兑换奖品。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都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

(二)在律动中领悟“唱”

如学生学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需要准确掌握“3”“5”这两个音的音高。教师针对这一目标设计了歌曲律动,当听到旋律中出现“3”,学生做握拳动作,出现“5”做张开手掌的动作。这样的律动,不仅模拟了国旗上金星闪烁的形象,而且使学生认真聆听歌曲,准确判断出“3”“5”的音高。

这些游戏和律动是合唱教学的基本练习,学生对此是百玩不厌、乐此不疲的。教师可以每节课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坚持练习,在循环往复中“温故而知新”,提升学生倾听和演唱的音准能力,为合唱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无”中生“有”,在练习中明白“唱”

虽然三年级是合唱教学的起步阶段,但如果没有低年级的教学渗透,仅凭学唱一两首歌曲,学生是无法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技能的。因此,教师可以在低年级教学中,围绕音乐构成的三大要素——节奏、音符、旋律,设计专项训练,使学生逐渐明白“唱”。

(一)在节奏中明白“唱”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歌曲中的节奏是复杂多变的,其中附点节奏、连音线、切分音、连续十六分音符等是合唱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點,借鉴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达伊手势和专属读音,帮助学生理解音列中音级的高低关系,以游戏的形式渗透节奏练习。如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中出现了“X X|X X|X﹒X|X-|”和“X X|X X X|”的节奏,教师教学生把“X-”读作“ta-a”,“X”读作“ta”,“XX”读作“titi”,附点节奏“X﹒X”读作“ta–mi–ri”,引导学生用节奏来问候和回答,并可以根据自己名字的字数随意进行节奏组合,快速掌握节奏特点。

(二)在音符中明白“唱”

音符是音乐的血肉,唱准音符是二声部合唱的关键和基础。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从认音符的循环练习入手(见下图),建立音准概念,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到了中年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循环练习中加入变化音(见下图)。学生通过对比式的聆听,感受两个循环练习的差异,寻找出不同点,以提高聆听和演唱变化音的能力,建立变化音的音准概念。

经过这样的循环练习,学生进入高年级时,教师就可以教授音程,将基本音级以最小单位划分并呈现在纵坐标轴上,从do开始,向上或向下显示由音数和度数共同构成的音程名称,如大二度、小三度、纯四度、大六度、小七度等。每一阶段的音程练习必须做到绝对精准(见下图)。

学生掌握了以do为中心音的音程练习后,再从re开始,依次类推。经过如此脚踏实地、按部就班的训练,学生唱不准的情况大大减少,已经具备较好的音准能力。

三、“无”中生“有”,在聆听中学习“唱”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聆听是学习音乐的最好方法。学生通过聆听、模仿,逐步形成对二声部合唱的认知,感受音乐的魅力,与之产生共鸣。当然,在合唱教学中,从低年级开始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与技巧,也是为合唱表演奠定基础。

(一)在呼吸中学习“唱”

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歌唱艺术也被称为呼吸的艺术。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歌唱的随意性大,并不重视呼吸技巧的运用。为保持乐句的连贯性,声部之间要整体并循环呼吸,绝对不能在新乐句处换气。教师可以用闻花香、吹蜡烛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呼吸训练,如低声部应在句尾长音处不留痕迹地换气,高声部则在下一句第一个音结束处换气,以保证二声部合唱在音高、音色、音量上不影响整体声音。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聆听,发现并懂得换气需要声部之间仔细聆听、相互配合。

(二)在咬字吐音中学习“唱”

歌唱教学是抽象的过程,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正确的咬字吐音方法。例如,儿童歌曲中有较多含有韵母“a、o、e、i”的字,被称为“母音”。“母音”音色明亮,但如果不注意发声部位,没有彻底打开口腔发声,容易成为没有气息支撑的“白声”。可是,低年级学生歌唱的姿态很随意,喜欢仰着头,高声唱,教师又很难向学生清楚解释准确的咬字吐音部位。为突破这一难点,教师用对比法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歌唱姿态及发声部位产生的音色差异,并寻找到解决难点的策略:遵循窄母音宽唱、扁母音竖唱的原则。“O”母音是“开口母音”,打开喉部,高位置发声,竖而圆的口型是正确发声的方法,可以保证歌声圆润、统一。

四、“无”中生“有”,在评价中改善“唱”

评价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聆听判断和声、音色、情绪等方面的技巧,為中高年级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教师要及时对善于聆听、用心歌唱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歌唱中出现技能技巧偏差的学生加以引导,更要在各项训练中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习惯,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学到方法、改进不足,提高二声部合唱的认知水平。

(一)在互评中改善“唱”

游考是针对低年级学生阶段性学习的一种音乐评价形式。例如,为检测学生对节奏型的掌握程度,教师请学生自选节奏型,用模拟动物的叫声念节奏或者击打节奏,由其他学生当考官评定学习成果。对于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采取“小老师”教学法,让学生来教学生,并以小礼物作为奖励。这样的考核形式,学生兴趣浓厚,热情高涨,参与度高,既增强了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又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

(二)在自评中改善“唱”

合唱界元老级人物孟大鹏老师曾经说过:“所有的音准都是练出来的,所有的音不准也是练出来的。”学生的自评是解决音准问题的有效办法。《两只老虎》是一首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二声部合唱的歌曲,是以轮唱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二声部。在教学中,师生合作演唱最后一句“真奇怪”,教师唱三遍,学生唱两遍,然后再交换声部演唱,使学生从中发现规律,了解、建立二声部概念。当学生掌握二声部演唱的基本技巧后,可以两两合作演唱,通过学生自评不断完善二声部合唱技巧,提升音准能力。

教师是合唱教学的领导者,要在教学中“无”中生“有”,根据学生整体情况,适当增加歌曲的难度,加强校正音准、节奏感的听辨训练,有意识地加入卡农、模唱等促进二声部合唱的练习,熟练发声技巧,提高抗干扰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合唱意识。通过低年级教学的“无”中生“有”,为高年级合唱教学的“有”而再“精”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海啸.新课改下小学合唱教学研究[J]. 音乐时空,2013(14).

[2] 刘洁.地方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北方音乐,2012(10).

[3] 吴斌.新课标下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13 .

[4] 王绍蕾.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实验教材内容分析及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小学教育集团   322000)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