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数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教学策略

2019-07-02 10:16刘毅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基本原则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刘毅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创设”作为一套引领潮流的教学理论被广泛应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对生活化数学情境的创设有了新的理解.本文从生活化数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出发,探讨了生活化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数学;情境创设;基本原则;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大多数教师对数学情境生活化教学都持肯定态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倾向,而且,部分教师对“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创设”的理解尚存在偏差,导致对“生活化的数学情境创设”教学的作用认识很肤浅.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把握生活化数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与教学策略.

一、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1.应该源自真实生活情境.社会生活是大众能够普遍感知的,认为编造的所谓故事,也只能停留到概念上,不能为公众所深信.教师应充分注意这一区别,在设计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时,应当有所取、有所予,题材应该尽量取自现实生活,不能为了追求“生活化”而人为编制.如果情境脱离生活,则可能会影响“生活化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如果完全从生活中复制,又可能因为过于琐碎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只有坚持有所取、有所予的原则,才能做到让获取学生数学知识和教学与生活合二为一的双重效果.例如,有一个水池,如果只开进水管,需要n小时能将水池注满,如果只开出水管,需要m小时能将整个水池的水排空(m

2.应该源自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生活体验.在学生通常可理解的普遍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做一些提升,即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或者解释说明,间接使学生获得生活经验.这需要一个前提,即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背景,有助于学生提炼和理解数学知识,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依存关系.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一次函数”这一部分,教材编写者在情境设置上,利用摩天轮上一点的高度和旋转时间的变化关系引入函数.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和调查研究,笔者发现这个情境是否运用恰当,尚值得商榷.因为对城市学生而言是合适的,对农村学生来说,则容易让人感到陌生而无法取得情感上的认同.如果稍微做一些调整,变为:“转动的风车上一点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这样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函数概念.“生活化情境创设”的内容一定要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经验相融合,帮助学生内化和建构相应的数学知识.

二、生活化数学情境创设的教学策略

1.沟通学生,获取素材,与时俱进.在数学教学中,搜寻素材的途径很多,但为了让学生感兴趣,最好通过向学生询问、发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素材.有些情境学生从未亲身经历,因此,不会感兴趣.相反,如果通过看电影的座位引入位置与坐标,就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因此,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多与学生沟通,知道学生所需所想,只有深入到学生内部,才能創设出大家感兴趣的情境.

2.原则指引,数学为主,趣味为辅.趣味性是服务于学习数学目标的,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坚持在数学知识原则的指引下,先满足数学教学目标,以数学教学目标为前提,在这个总原则之下,再来进行生活化情境创设.刚入职的一些年轻教师往往在这个问题上走弯路,在创设情境时,有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一味创设了很有趣的情境,在情境上花足了功夫,甚至引发学生的骚动,可是,在表面的大骚动、大成功之后,却产生课堂秩序混乱不堪的后果,学生注意力分散,原定的教学目标不能如期完成.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得出经验,在研究中应当注意在生活化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而不是过多地强调兴趣.

3.数学思维源于生活,培养学习兴趣.初中生无论从年龄还是智力层面来说,其思维能力和水平都还处在不成熟、不完备的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注意力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往往很难协调彼此,造成顾此失彼的局面.另一方面,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强,造成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的现象,往往处在一种被动的状态下.在进行生活情境设计时,应当多关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能够达到使他们感同身受的目的.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注意选择、提炼那些初中生群体身边普遍存在的生活现象,是一种效果不错的做法.

4.优生多思考,学困生多动手.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适应了初中的教学模式,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应注重在提升上多下功夫.在给他们讲授的时候,要考虑到他们对知识的诉求,把情境设置迅速提升到思维层面上来,让他们不仅学到数学知识,还能真正从教学中习得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可以使他们步入良性发展的上升轨道.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自制力不强、注意力不够集中,久而久之思维习惯也无法养成.对这部分学生,教学时应多关注这一群体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动手实践、做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关注到自己身边的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之美,尝到数学之利,从而慢慢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步增强形象思维的锻炼,最终提升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晶.中学“数学生活化”的若干问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2]董彩君.初中数学“情境—问题—讨论—反思”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陈小娴.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问题情境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基本原则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创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浅议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
论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基本原则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