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应用题中低年级学生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2019-07-02 10:16王连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题错误对策

王连珊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解决问题方面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增强实践能力,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和增强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解决问题中,应用题对教学至关重要.

【关键词】应用题;错误;分析;对策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解决问题方面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增强实践能力,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和增强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形成評价与反思的意识.

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解决问题中,应用题对教学至关重要.它不仅考查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最为常见的题型,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但是目前实际教学中应用题教学却成了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大难题”,尤其突出的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读题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导致在解答应用题时常常会出现各种形式的错误.如何提高解决应用题教学水平,提高低年级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正确率已然成为广大一线数学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谈一谈低年级学生在解答应用题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办法.

一、在解答应用题中低年级学生的常见错误分析

(一)看词解答,确定算法

在实际解答应用题时,往往会出现学生看到“一共”就直接用加法,看到“还剩”“走掉”等就直接用减法,看到“比……多”就直接用“加法”,“比……少”就直接用“减法”的现象,根本没有认真读题,更不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结果导致错误百出.如“妈妈买来一些苹果,吃了10个,还剩5个.妈妈买了多少个苹果?”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分析问题的题意及数量关系,看到“还剩”这两个字,就直接用减法进行计算,解为10-5=5,出现错解.又如,“有4袋苹果,每袋6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在题中看到了“一共”这个词,想都不想就列出错式为4+6=10.

(二)读题不认真,缺乏思考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也不很集中,很多时候读题只读到一半,不加思考就开始动手解答,结果造成错误.常见的如,“从树上飞走了9只鸟,又飞走了8只,两次共飞走几只?”学生错解为9-8=1.只从表面去分析,认为“飞走”就是“减少”的意思,没看到题中是求“两次共飞走多少只”的问题,因而,用了减法计算.

(三)在多余条件下易受干扰,乱凑数据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教材在安排应用题中往往会穿插一些有多余条件的应用题,给学生观察和思维设置障碍.在解决问题中总有学生认为题中的数据都必须用到,这就造成了新的错误出现.例如,“一根长100米的绳子,一班用去了30米,二班用去了40米,两班一共用去了多少米?一本故事书有16页,大江看了7天,还剩4页.大江看了多少页?”.学生错解为100-30-40=30,16-7-4=5.

二、在解决应用题中低年级学生的常见错误对策

(一)直观教具演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都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这样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进行必要的演示.如“苹果有5个,梨有4个.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教师事先就可以准备一些苹果和梨的图片,在教学中拿来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中事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确定算法.

(二)模拟表演情境

例如,教学“树上先飞走6只鸟,又飞走3只鸟,两次一共飞走几只鸟?”时,笔者先请6名学生来表演小鸟先飞走,再请3名学生表演又飞走,看完表演学生就一下知道要求“两次一共飞走几只鸟?”就懂得要把先飞走的和又飞走的合起来进行计算,要用加法.

(三)画图展现结构

如,“有4袋苹果,每袋6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题到底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在大家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能用一个简单的图形把它表现出来吗?”这是一个无声的外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所画的图形,说一说题目实际上让我们计算几个几相加.从而让学生明白此题应用乘法计算.

(四)密切联系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经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这实际是突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要求,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妥当选择有学生身边的并且又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最终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清明节到了,小朋友们去扫墓,汽车可以坐30人,已经上车24人,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学生都坐过车,有了经验,解决问题就比较容易了.

又如,“小王买一支钢笔10元,营业员找给她6元,小王付了多少钱?”有很多学生就误解为:10-6=4(元).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结合生活中的经验问:“你们买过东西吗?4元钱可以买10元的钢笔吗?”问到这里学生自然会知错就改.讨论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用了的钱+找回的钱=付出的钱.

另外,对低年级学生在解决应用题时,教师要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还要让学生多读和说出条件和问题,多让学生创造性的“重复”题意.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应用题错误对策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在错误中成长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可爱的错误等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