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演进

2019-07-02 07:31蒙慧黄苗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日常生活新时代

蒙慧 黄苗

〔摘要〕 社会主要矛盾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能够反映社会主要矛盾,以日常生活为视角研究社会主要矛盾具有可行性。通过分析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可以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过程。理解社会主要矛盾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深化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历史性转化的认识,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人民需求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性变革。把握我国生产力状况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蕴,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历史变革;日常生活;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3-0015-0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日常生活与社会主要矛盾之间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从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入手,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过程,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有利于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蕴,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一、以日常生活视角研究社会主要矛盾的可行性

社会主要矛盾源于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构成了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内容,而日常生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1 〕。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日常生活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认为“吃喝住穿”这些日常生活的内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将其视为人类生产生活和历史延续的重要前提。社会主要矛盾是對日常生活中各种具体现象的抽象概括,社会主要矛盾源自日常生活,并终将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解决。

日常生活能够表现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蕴含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表现为日常生活,故而日常生活能够表现社会主要矛盾,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日常生活具有重复性和相对稳定性。日常生活表现为“日复一日的最为稀松平常的家常和栖息空间里的衣食住行行为” 〔2 〕,因其日积月累的重复性而具有了相对稳定性。因此,日常生活可以为研究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可靠的研究样本。其二,日常生活具有普遍性,以反映大众生活为主要内容,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并为人们共同认可和接受的活动方式,它不是个体偶然性的社会行为,而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必然表现出的一系列基本行为活动。因此,日常生活的内容与社会主要矛盾所要反映的规律的范畴一致。其三,日常生活具有丰富性,涵盖了人民生产活动的所有基础性活动,在社会各个方面均有表现,能够充分地体现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内容。因此,通过分析日常生活来研究社会主要矛盾具有可行性。

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新中国建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举步维艰,人民群众的生活十分困难。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3 〕。党的八大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为新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是党判断国内主要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的依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短缺,布料供应紧张,衣物的主要作用在于遮体和御寒。服装款式沿袭了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居民男性多穿长袍,妇女多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粗布短衣和长裤,妇女也多穿短衫和长裤。当时,服装面料的质量低下,多为粗棉布;服装色调单一,大多以黑、白、灰、蓝为主;服装样式千篇一律,缺少特点。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布拉吉”、学生装、青年装、中山装等服装款式出现,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常穿着的中山装最为人民所推崇,成为群众最为喜爱的服装款式。20世纪50年代初期,粮食生产能力不足,导致粮食供应紧张。国家采取凭票售粮的方法以缓解粮食危机,对油、肉、蛋等食品限量供应,改变了国内食品调度分配不均的状况,解决了人民群众饥饿的问题。但当时的票证种类繁多,包括粮票、布票、油票、糕点票等,大多数群众仅以吃饱为基本要求。在居住条件方面,人民的居住条件整体较差,大部分住宅设施简陋、面积狭小、杂乱拥挤。北方民居多为四合院、土坯房和窑洞,南方民居多为阁楼建筑。农村住宅条件极差,房屋简陋、卫生条件差,在最贫困的地区,农民与牲畜共居一室,条件十分艰苦。后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人民的住房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城市地区瓦房取代了茅草屋、石板房。瓦房的墙面多为石灰砌制而成,外观平坦美观,但屋内家具依旧简陋,当时的居民多数没有足够的财力添置大件家具,主要的家具多为床、桌、椅等基本生活家具,但相比以往已有极大改观。在交通运输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交通事业得到了极大发展,开通了多条铁路干线,这些铁路干线不仅加强了国内各地区的联系,也便利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但整体而言,当时的交通状况仍旧较差,阻碍了人民的日常交流和社会进步。在城市地区,仅少数大城市有电车、汽车,黄包车、自行车仍是最普遍的代步工具,速度十分缓慢,导致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低下。广大农村地区则多以马车、板车等为代步工具,不仅速度缓慢,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步行成为农村居民普遍采用的出行方式。

党的八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明确了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本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发展工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改变中国落后贫穷的面貌。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党立足于当时的基本国情,分析社会发展现状,并总结历史经验而作出的判断,这一判断符合中国当时的实际状况,适应了当时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党的八大后,随着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党的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被改变。在随后的一段时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被作为社会主要矛盾,随之开始的“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国民经济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进而使人民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开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强调“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加之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在衣着方面,粗糙简陋、颜色单调的短衫长裤逐渐被做工精良、款式多样、品类繁多的服装所取代,人们对于衣服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遮体防寒,也开始注重服装的款式和色彩对自身形象的装饰作用。这一时期,项链、戒指等珠宝首饰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追捧。“民以食为天”,食物的变化最能展现社会的发展。在食物短缺、凭票购粮的年代,大部分居民常处于半饥饿状态。改革开放后,人民的饮食状况有了极大改善。随着农村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连年丰收,而稳定的粮食供应也为农副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丰富而稳定的食品供应使“凭票购买、限量供应”成为了历史,居民可以在开放的食品市场上根据自身消费能力任意选择各式食品。稳定的粮食供应和居民旺盛的食品消费能力促进了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使市场上供应的食物种类变得更加丰富,除了肉、蛋等基本农副产品,还出现了反季蔬果、空运海鲜等相对高档的食品。除此之外,人们开始关注食品对自身健康的影响,营养均衡成为人们购买食品时的重要参考标准,越來越多的人开始消费粗粮、野菜等绿色食品以达到均衡营养的目的,绿色、健康的食品消费方式日趋盛行。住房是群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20世纪60-70年代,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比农村居民略好,但城市居民的住宅面积只有区区十几平米甚至几平米,空间狭小、陈设简单,不便于生活。农村住房条件更是简陋,茅草屋、土坯房是那个年代农居的标志,农民的居住条件仍较为艰苦。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加,钢筋、水泥、混凝土成为主要建筑材料,城市中开始出现高楼林立的景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也日渐提高,宽敞、舒适、方便成为居民选择住房的基础要求。同时,城市的住宅区也建起了大面积绿化带以绿化城市环境。在交通运输方面,20世纪50-60年代,居民的出行方式大多是步行或自行车,虽然也有公交车运行,但线路覆盖范围有限,且车内拥挤不堪,行车速度缓慢。改革开放后,我国交通事业发展十分迅速,居民出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铁路干线不断增多,在增加客运、货运运输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人们出行及商品物流的成本;客车、大巴、的士为人们进行中短途旅行、走亲访友提供了极大便利;城市中公交线路增多,为人们节省了通勤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航空机场、轮渡码头的建设促进了空运、海运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业、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牢牢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主要社会矛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方面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人民日常生活水平。但是,我国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依旧较低,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仍落后于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

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我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党中央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庄严地向全国、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 〕。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民日常生活的历史性变化。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力回应。

(一)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性变革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党带领人民从温饱迈向小康,人民群众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在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的基本需要后,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高层次需要是我们党当前应当着力攻克的难题。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反映了人民日常生活的深刻变革。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脱贫是党和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作为党的一项重大工程正在稳步推进。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2017年底的3 046万人,累计减少6 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3.1%,下降了7.1个百分点 〔6 〕。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创新扶贫方法,多方面加大扶贫力度,推进扶贫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治贫先治愚”“脱贫致富贵在立志”的工作方法,指出要帮助贫困地区的劳动者通过学习,掌握脱贫致富的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和自身素质。这一工作方法促进了农村地区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使贫困农村地区的农民形成了善于学习、勤于工作的良好精神风貌。此外,各地政府通过产业扶贫,使大量农业人口转入工业、服务业,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通过教育扶贫,改善了偏远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使当地农民子女普遍接受了义务教育;通过生态扶贫,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得到稳步实施,农民也由此获得了一定补偿,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致富的协调发展;通过社会保障兜底扶贫,贫困户可享受相应社会救济,保障了基本生活。预计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目标将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业获得了重大发展,其中,中国高铁尤为世人所瞩目。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网。预计到2020年末,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高铁的城市覆盖率将达到80%以上。同时,城市交通建设逐渐完善,高铁、地铁、公共汽车一体化服务,网上购票、自助取票、人脸识别进站,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此外,航空机场、高速公路的建设发展迅速,公路运营里程实现阶段性突破,多样且高效的城际交通运输方式为人民出行提供了便捷。发达的交通网络使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工作学习之余外出旅游度假,推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在教育方面,党和政府牢牢抓住提高教育质量这一主线,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今,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普遍平等地拥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各地中小学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促进信息技术教育融入课堂。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据统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2.7%,到2012年达到30%,2015年达到40%,2017年再提高到45.7%,中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7 〕。此外,人民群众也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以适应激烈的竞争和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还存在东西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教育质量差距大、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问题,党和政府仍需加大教育投入,创造更加公平和优质的教育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方面日益发展的需求。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制约着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也是民生领域一直存在的难题。近年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导向,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各级政府大力支持基层医疗事业的发展,加大对乡镇卫生所投资力度,完善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切实为乡镇人口就医提供便利,有效地控制了居民医疗费用的支出,改变了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医疗服务体制,使我国医疗事业有了空前的发展。如今,人民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小病扛,大病拖,病重才往医院抬”的历史已经远去。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养生,希望自己少得病、不得病。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渴望得到更优质和公平的服务,但我国医疗服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党和国家应当不断创新完善医疗系统的管理体制,满足人民对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的需要。

(二)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历史性变革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落后的社会生产”已无法描述当今社会生产能力的现状。在社会生产能力已获得大幅度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应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考量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应清晰地认识到当前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我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借助对外开放的契机和优越的地理条件实现了快速发展,当地居民有机会也有能力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开放的市场不断增强自身劳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进而积极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基础设施、就业政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发展速度缓慢。西部地区居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开放创新意识与东部地区的居民相比较弱,进而导致当地整体的发展理念与东部地区有所不同,这种由区位因素带来的发展理念上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第二,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制约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城乡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但总体上看差距依旧很大。城市地区拥有相对优越的发展条件,公共服务能力强,基础设施齐全,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较高,居民收入可观,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相对较高;农村地区资源相对短缺,各方面条件不及城市地区,加之农村医疗体制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農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相对较差。除此之外,大量中青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耕地资源闲置,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劳动能力较弱,致使农村生产力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第三,供需发展不平衡。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开始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人民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而在供给侧低端和无效的产品供给较多,供给总量上的增加并不能改变供给质量低下的问题,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符,不仅导致了产品流通不畅,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供需矛盾在生产发展过程中不断加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需情况为例,随着农村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民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各地政府增加了对农村地区文化产品的供给,但也存在低端和无效供给的问题。比如,电影下乡是政府增加农村文化产品供给的重要渠道,但部分电影的题材和审美难以迎合广大农民的需要,导致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无效供给。

我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企业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行业还没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无法把握行业技术发展的主动权和优先权。部分企业一味注重产量的增加,忽视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产品研发的投入不足,忽视了企业内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导致部分消费者放弃国产品牌转而选择科技含量更高、功能更加先进的国外产品。二是民生事业发展不充分。民生事业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业。民生事业的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如果只实现了增长目标,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没有进展,即使到时候我们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也不会认同” 〔8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正在转化为现实,但民生领域内仍存在一些制约社会充分发展的短板。例如,在扶贫工作方面,部分地区资源配置过于集中,难以照顾全体困难群众的利益,对城镇贫困人口的生活改善不足,对进城务工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保障不足;在促进就业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自主创业者未得到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机制兜底,就业性别歧视问题在部分行业依旧存在;在医疗健康方面,医患纠纷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医疗和保健知识的科普工作开展不足,居民整体健康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住房方面,部分地区房价过高导致居民购房压力大,影响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民生事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制约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党和政府不断突破创新、补齐短板,以切实提高人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促进了人民日常生活的改善,人民日常生活的变化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党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客观反映了人民需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了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次飞跃和创新。新时代党和政府要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为基础,以改善人民日常生活为基本着眼点,更坚定、更自觉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全体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2〕陆 扬.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294.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4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48.

〔4〕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1-52.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6〕2017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明显减少 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加快增长〔EB/OL〕.(2018-02-01).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2/t20180201_1579703.html.

〔7〕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8-07-19).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1807/t20180719_343508.html.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8-19.

责任编辑 王亚峰

猜你喜欢
社会主要矛盾日常生活新时代
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何处
正确认识中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三重价值
认识新时代 创造新辉煌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