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2019-07-02 10:40施文菁
参花(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文学院离家感性

施文菁

老舍言:“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每次回家,总是一段“受难”之旅。公交车走走停停、晃晃荡荡,车里混杂着各种气味,夹杂着各种声音,我努力克制自己晕车的痛苦,靠着回家的信念苦苦撑着。一站到底是常态。下了车,奔向地铁,排队、安检、取票,等坐在回家的列车上,才有一种踏实的感觉。一路的风景美好,云朵都变得可爱。

在校时,每次打电话回家,总是以“你想我了吗?”结束我与母亲的对话。而不出意外地,母亲每次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不想”。我一点儿也不气恼,每次都笑笑,因为我知道这不是母亲的心声。

等到我回家,母亲总会早早打开门,探着个脑袋张望。看到我,她立马接过我手上的行李,迎我进去。和大多数家长一样,她也是只会在头三天对我嘘寒问暖,在家的日子久了,也会开始对我“厌烦”。

在我要离家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往她身边凑凑,她会对我说:“时间过得可真快,怎么一下子你又要回去了。下次放假再回来,票要早些搶。”我笑着冲她说:“不是说不想我嘛,这还没走又想着我回来了?”我与母亲的对话总是这样,莫名觉得温暖与踏实。

在外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我总是想着给母亲打个电话。不是因为母亲有什么“高招儿”,而是我每次听见她的声音就觉得安定。遇上糟心的事,我也喜欢和母亲倾诉,每每和她吐完苦水,我就又兴致勃勃,重燃斗志。也许母亲对于我来说,就是一颗定心丸。

每次离家都是最痛苦的时候,拿上行李,走下楼梯,推开门,背着行囊愈走愈远。我不敢回头看,我也不想回头。因为我知道母亲一定趴在那扇窗边,倚着放着绿萝的那个窗台,探着头,望着我,我不想徒增悲伤。

回想起年幼时自己的顽劣,庆幸自己已经好好长大,不用让母亲操心,如今换我来照顾她。偶然看见母亲满头的白发,我心里一悸,原来陪我长大的那个女人已经悄无声息地老去,写到这,不禁又潸然泪下。时光啊,有时就是这么无情,想要慢慢夺走你深爱着的一切。但是时光啊,也给了我成长的机会,让我得以好好回报我深爱的一切。

原以为长大的我不会如此感性,可我发现,感性这种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会伴随你的一生。母亲的年轮,记载着我的人生轨迹,母亲的四季,牵挂着我在外的冷暖。小时候,总是期许遥远的天边,长大后,却常梦到田间泥土的芬芳。年少时,总想多出去走走看看,年长后,才知晓月是故乡明。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学生)(责任编辑 王玲)

猜你喜欢
人文学院离家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
离家的叹号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也曾是少年
Anglo—Saxon Women’s Life and Rights
感性理性不拔河
古拉格趣学
复习随想
布画油彩 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