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与《松迪亚塔》的历史特征分析

2019-07-02 10:40商琳琳
参花(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玛纳斯

摘要:中国史诗《玛纳斯》和非洲史诗《松迪亚塔》在丝路的东西两端交相辉映,恰似两朵盛开的并蒂莲,是中华文化和非洲文化的优秀遗产。本文对这两部史诗的历史特征进行比较后发现,两者具有很多相同点,本文将分析产生这些相同点的原因。

关键词:《玛纳斯》 《松迪亚塔》 历史特征

一、中国史诗《玛纳斯》

中华民族三大史诗之一的《玛纳斯》,颂扬了英雄玛纳斯及其七代子孙前仆后继、率领柯尔克孜人民与外来侵略者及各种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的事迹,《玛纳斯》是我国乃至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非洲史诗《松迪亚塔》

《松迪亚塔》是一首在非洲大陆上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的英雄史诗,该史诗颂扬的是民族英雄松迪亚塔。他带领人民打败敌人,统一了曼德王国,建立了声威大震的马里帝国,领导国家走向辉煌,是民族史及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玛纳斯》与《松迪亚塔》的历史特征比较

(一)都包含了关于所描写民族的起源和迁徙发展丰富且真实的历史信息

中国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描写了玛纳斯家族13代汗王的生息繁衍以及相关事迹,忠实地叙述了柯尔克孜族人与邻近许多相关民族的历史渊源,忠实地再现了历史上柯尔克孜族人与卡勒玛克人和克塔依人的顽强斗争,反抗他们的残暴统治、掠夺和奴役。史诗中描述的玛纳斯带领柯尔克孜族人的远征和他们与卡勒玛克人的战斗确有真实的历史元素。根据现有的历史材料可以基本断定,史诗《玛纳斯》的产生是在柯尔克孜人从叶尼塞河上游迁移到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后的10世纪至16世纪之间。

非洲史诗《松迪亚塔》中的英雄人物松迪亚塔及其事迹确有历史的真实性。根据广泛流传在马里、几内亚等国的史诗《松迪亚塔》文本和目前可查阅到的文献来看,英雄松迪亚塔脱胎于真实的历史原型。真实的松迪亚塔是非洲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标志性的人物,是古马里帝国的始皇。他在打败苏苏国国王苏曼古鲁后建立了马里帝国,他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从13世纪一直持续到16世纪。在马里的历史上他被称为曼德人的解放者、统一者和统治者。

(二)所叙述的与外族的战斗和远征都确有历史真实性

史诗《玛纳斯》中描述的玛纳斯带领柯尔克孜族人的远征和他们与卡勒玛克人的战斗确有真实性。12世纪末,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族强盛起来,不久便称霸于漠北。成吉思汗曾派长子先后两次征服柯尔克孜族人。公元1436年,脱欢在卡勒玛克汗国当权。到脱欢的儿子也先继位时,瓦剌人与柯尔克孜族人的斗争更加激烈。

史诗《松迪亚塔》的同名主人公、英雄人物松迪亚塔及其功绩也确有其事。在马里乃至在西非,很多民族的口头传统都记录了当地的历史,其中很多都与松迪亚塔及其征战有关。撒哈拉以南地区的口头传统都是从马里帝国和松迪亚塔开始的,松迪亚塔还出现在曼顿地区之外一些民族的史诗里。

(三)主人公都是具有真实历史元素和传奇色彩的复合体

史诗《玛纳斯》主人公玛纳斯是否真有其人?他是柯尔克孜族人历史上哪位英雄或部落首领或汗王的化身?由于柯尔克孜族没有自己文字记载的历史,或已散佚,很难找到确切的答案,只能留待以后考证了。在柯尔克孜族人中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他是柯尔克孜历史上的英雄,是真有其人,因为诗中不但讲了他的出生地,而且提到在他死后,他的夫人为其修建了规模宏伟的陵墓。歌手居素普·玛玛依说,就我们柯尔克孜族人的感情来说,只能信其有,不能信其无。另一种则认为玛纳斯是文学艺术形象的虚构和创造。

史诗《松迪亚塔》中的英雄松迪亚塔确实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其英雄业绩也有证可籍。但在长达600多年的传唱过程中,每个史诗演唱艺人都会融入自己的感想,并根据具体语境进行不改变主体结构的程式改动等。在时间的长河里,史诗《松迪亚塔》逐渐具有传奇和历史色彩,是历史、传奇、虚构的复合体。史诗演唱艺人在尊重现实的前提下满足艺术的需要,其人物和情节没有太多的夸张和扭曲。

总之,这两部史诗在历史特征方面的相同点是比较多的。《玛纳斯》所反映的历史年代、事件及一些重要的人名和地名,有史实依据,其历史因素明显多于《松迪亚塔》,而在《松迪亚塔》中,这些因素则几乎都被隐喻化和象征化了。从“史诗是历史的投影”的观点来看,《玛纳斯》中的历史映像也不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真实”,而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叠影”;《松迪亚塔》的历史映像则基本上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真实”。

参考文献:

[1]白多明,张永海.从说唱艺术角度窥探《玛纳斯》的两个特色[J].民族文学研究,1995(02).

[2]克里斯蒂安娜·塞杜著.马千里,译.史诗与认同:以非洲为例[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3]居素普·玛玛依,演唱.刘发俊,朱玛拉依,尚锡静,翻译整理.玛納斯[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

[4]佚名.松迪亚塔[M].李永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商琳琳,女,硕士研究生,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玛纳斯
新疆少数民族IP《玛纳斯》跨媒介传播研究
玛纳斯河
9月27日到碧玉之都玛纳斯县开启浪漫之旅
浅析史诗《玛纳斯》的社会精神价值
浅析史诗《玛纳斯》的多学科价值
新疆玛纳斯打造碧玉文化品牌 年创交易额6亿元
“荷马”的仙逝
有柯尔克孜人的地方就有《玛纳斯》
破解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