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戏剧影视创作探微

2019-07-02 10:40王睿
参花(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创作教学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以新媒体发展为代表的戏剧影视创作也有了新的发展前景。新媒体技术以互动性和相容性的突出特点使得戏剧影视创作变得多元化、风格多样化和形式创新化,本文针对如何进行戏剧影视创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 戏剧影视 创作 教学

广西的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种类丰富多彩。新媒体概念起源于美国,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技术而发展,以移动电视、手机和计算机等设备为途径,结合世界各地的热点话题展开及时的创作,给戏剧影视提供了足够的素材,促进了戏剧影视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在21世纪的信息化时代,信息的更新和获取已经成为戏剧影视创作的关键,利用新鲜的话题创作戏剧影视作品,有利于吸引观众和读者的兴趣,促进戏剧影视作品创作和时代共同进步。新媒体背景下的戏剧影视创作主要以内容审美和艺术审美为主,创作的作品是否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审美爱好至关重要。戏剧影视作品的重点内容是创作质量,具有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所以突出社会主流审美的影视作品才是新媒体背景下创作的原动力。

一、符合青年审美,增强作品吸引力

在新媒体背景下的戏剧影视作品创作只有符合新媒体应用群体的审美水平才能实现长足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年轻人,年轻人对新媒体技术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互联网呈现一种年轻化的发展趋势。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也要遵循年轻化的发展趋势,增强作品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新媒体技术在戏剧影视作品创作中的应用,不仅扩展了大众的眼界,还使信息技术的普及率和人文素养的渗透得到提高,在创作过程中增强故事情节的波折有利于强化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具有代表性的影视作品《士兵突击》便是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作品。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塑造了一个脚踏实地、勤劳肯干的许三多军人形象,这与我国提倡的个人品格塑造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相符合,符合许多年轻人的审美水平,更容易被观众接受。新媒体方便了影视作品的流通和传播途径,但是良莠不齐的作品使得大众审美和社会主流审美受到了影响,戏剧影视作品创作只有符合主流审美才能体现创作价值。

二、精心挑选信息,紧抓创作质量

戏剧影视作品的重点是题材的选择,挑选符合审美、具有教育价值的题材是影视作品质量的保证。为提升创作质量应该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影视作品要具有教育意义和创作价值。作品的表现力应当以新媒体中社会热点话题为主,创作层次分明,用符合作品内容的影视作品来教育大众,引发人的思考。第二,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一定要以时效性和新颖性为创作标准,突出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是新媒體技术手段应用的主要作用。作品的质量是创作者应当积极追求的,强调故事情节的丰富性有利于引发观众的共鸣。

例如在以社会热点“扫除黑恶势力”为主题的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以事实为原型进行创作。扫黑除恶是现在我国社会管理方面的主要措施,经过不懈的努力有了很大的收获,一大批违法之人被制裁。利用这一素材进行影视作品创作反映了大众的需求,把众多的人物形象和事件,进行适当改编使得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并且提升了影视作品的质量和创作内涵。影视作品是对现实的反映,旨在引发人们对社会现状的反思和思考,促进个人情感的勃发。

三、创新写作思维,促进多元化发展

影视作品创作最主要还是在于创作者,创作者的视野和思维决定了作品的质量,坚持多元化的创作思维有利于扩展影视作品的发展道路。在新媒体背景下必须符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有效利用新媒体传播快的优势,发挥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结合年轻人的审美进行多元化的影视作品创作,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影视作品以文学性为主,结合文学作品创作中的人文元素,有效将文化领悟和信息技术领域相融合,保证了影视作品创作坚持多元化发展途径为发展方向。

例如在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表现形式可以依据作品内容和中心进行设计。影视作品的表现力不仅局限于固定的模板和形式,而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促进了影视作品的多元化发展。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短视频、电视剧、电影和微博等平台都可以作为影视作品的表现形式,多元化发展不仅增强了影视作品的传播途径,而且优化了创作者的思维和文学修养。

总而言之,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为主的戏剧影视创作必须注重作品的质量,只有符合以年轻人为代表的群体的审美需求,才能衡量一个作品是否具有高质量的标准。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但为影视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且优化了作品的传播途径,坚持多元化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作用,从根本上提升了戏剧影视创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博文.新媒体背景下的戏剧影视创作探讨[J].传播力研究,2018(07).

[2]李振寰.影视创作中摄影师对画面色彩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12).

(作者简介:王睿,女,硕士,南阳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新媒体创作教学
Jazz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创作失败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