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绘画对美术艺术创作的影响

2019-07-02 08:55谢婧媛张华龙
参花(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艺术性

谢婧媛 张华龙

摘要:绘画作为商品交易已有上千年历史,兼具交易性与艺术性。基于此,现代绘画渐渐分化为以满足消费者为主要目的的商业绘画和以艺术家的思维为主导的艺术创作。现如今,商业绘画因其艺术性逐渐衰微,而脱身于商品订件的艺术创作则因受众制约而无法达成经济收益制约了艺术创作的发展。而研究商业绘画与艺术创作的艺术关系对当代绘画创作以及绘画的艺术导向都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业绘画 交易性 艺术性 大众审美价值

绘画艺术从诞生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尽管其蕴含的独立性、艺术性在不断提高,但始终无法脱离其商品属性。无论是在经济关系还是在雇佣关系上,绘画作品的价值往往决定着画家的生活水平以及艺术的审美导向。无论艺术史如何发展,画家的身份从巫师、奴隶、工匠、贵族宫廷画师到现在的自由画家,其绘画作品的价值均由观众或其购买者决定。

一、商业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绘画起源于壁画,现如今所发现的最早的洞窟壁画,是位于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的红、黑、黄等色所组成的牛、羊、鹿以及狩猎场景,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长达两米的《受伤的野牛》。洞窟壁画的发现不仅说明了人类对追求美的原始本能,也说明了绘画的记录性。

早期有规模的绘画交易应算是文艺复兴时期,在13世纪初期,由于教会传教以及教廷需要,教会开始雇佣画家在教堂内部绘制宗教绘画,其中就有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的《创世纪》。此时的绘画则应算为商业绘画的起源。印象派绘画被称为写实主义的巅峰,印象派也是打破传统订件绘画的先驱。自印象派之后的种种绘画主义、形式均如雨后春笋般迸发出来,例如立体主义、青骑士集团、野兽派、纳比画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绘画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巅峰,进入了自由绘画的时代。此时的绘画更加注重画家的主观意识,绘画的艺术性。但同样的绘画作为商品的性质也是画家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此后的绘画大多是自由创作后等待消费者购买,因此其价值往往由消费者决定。

二、商品绘画艺术性的没落

当代对商品绘画定义起源于韩国,以工业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绘画的“生产”。但这种形式不应称之为绘画,因其完全失去了绘画的艺术性,也完全沦落为商品或者工艺品。

由于科技的发展,当代照相术几乎完全替代了纪实性的商业绘画。因此,当代商品绘画已经完全没落,而商品画渐渐转型为动漫、墙绘等。不得不说,就传统绘画的艺术性而言,商品绘画的艺术性可以说是消失殆尽,商品绘画已经不再着眼于艺术性,而是单纯地迎合大众审美情趣,甚至以工业流水线的形式完成“商品”。而另一端的电脑绘画则寻找到了商业绘画的新平衡。为迎合信息时代的新型科技而放弃艺术价值,沦为单纯的工业时代的精致商品,这则是多媒体艺术的诞生。

三、艺术创作的脱胎与发展

艺术创作区别于商业绘画的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在于其不再只是满足需求者的订件,而是更多地在作品中融入作者的主观意识。就归属关系而言,商业绘画属于订购者而艺术创作则更多属于艺术家个人。

(一)艺术创作的脱胎

17世纪荷兰画派的伦勃朗的《夜巡》,被当时的荷兰阿姆斯特丹警察工会所订购。伦勃朗之所以能受雇于阿姆斯特丹警察工会,是因其前期作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可以说伦勃朗引领了当时荷兰绘画的流行审美趋势,可自《夜巡》之后其再难接受订购。究其原因是其在《夜巡》中摒弃了当时所流行的刻板的人物群像方式,而采用了错落有序的绘画,使得其中人物各具特色,画面更为灵活,其主观的艺术形式主导了绘画。

在艺术创作的进程上,伦勃朗作品是早期的雏形,至于艺术创作的风起可以说是在工业革命爆炸式发展的巴黎美術时期,抑或是印象派以及其后。这段时间美术的形式如同雨后春笋般,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觉醒。这段时间里画家不再以订件为绘画的主要目的,而是追求创作的主观性,例如写实的巅峰——印象派所追求的是绘画当时的真实,其领导者莫奈光是画不同时间段的阿让特伊大桥就有十几幅。其中最有名的《日出·印象》更是打破新古典主义的对于订件式绘画的枷锁。反观当时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画家威廉·特纳的《迪耶普港口》,同样是日出,可其手法依旧迎合大众的审美传统。后来和毕沙罗一起在蓬杜瓦斯一起写生的塞尚更是自顾自地追求普桑的“均衡”。因其艺术理念太过超前导致时代不能认同,当时大众也称印象派为猴子的绘画。

(二)艺术创作的发展

印象派使得艺术创作觉醒,打破了传统的订件时代,使得画商在艺术品流通的重要性上得到体现。也因此使得画家经济自由以带动绘画的艺术性自由。到了后期印象派,学习米勒的文森特·梵高又通过《麦田中的柏树》那种燃烧式的曲线使得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放纵的地步,他死后可以说各种艺术流派均受到了大众的接受。野兽派的马蒂斯是最为人熟知的,立体派的毕加索也曾“叛逆”地说过,“一幅画挂在墙面上就失去了生命。”这便打破了上千年完整的学院派绘画体系。后来的浪漫主义画派培根的《福利官》系列更是以厚重而扭曲的笔触大放异彩。还有同时期珂勒惠支为代表的德国左派艺术,已经在内容上脱离传统,表现社会底层的贫苦人民。时至今日,艺术创作仍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可以说在短短的200年中绘画以艺术性为中心疯狂地发展。

(三)艺术创作所遇到的瓶颈

在自由艺术蓬勃发展的同时,所遇见的问题也是不胜枚举,其中最大的困境是困扰梵高一生的窘境,或者说是大多数自由艺术的通病,即其艺术价值的认可度以及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经济回报。自由的艺术创作常常伴随着艺术家物质生活的阵痛,其大多数原因在于艺术创作的经济流通,也就是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是否得到了当时社会的接纳。而这种社会广泛的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创作的经济回报,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或者抑制艺术创作的发展。在17世纪当权的艺术沙龙不认可早期印象派的作品,甚至在当时的报纸上评论印象派为猴子的绘画,也使得早期印象派几乎颗粒无收。而当代的商业社会,艺术创作也将面对同样的问题,艺术创作是否过于超出大众审美,是否可以被大众审美所理解,其接纳程度也决定着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方向。

四、结语

绘画艺术从诞生以来已有2000多年,其间绘画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早期绘画的记录性慢慢减小,而其中所蕴含的画家的独立性、艺术性在不断提高,但是绘画始终无法脱离其原始属性,也就是其商品属性。在这两千年中不论其供求关系如何改变,其商品属性都一如既往地存在。但是无论在经济上还是雇佣关系上,绘画作品的价值往往决定着画家的生活水平以及艺术的审美导向。无论艺术史如何发展,画家的身份从巫师、奴隶、工匠、贵族宫廷画师到现在的自由画家,其绘画作品的价值均是由观众或是其购买者所决定。但是绘画作品作为商品,始终无法脱离供需关系,其价值始终受到消费市场需求的影响。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绘画的价值,了解绘画所具有的价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而绘画的价值也同样影响绘画的发展。研究绘画在不同时期的价值可为当代绘画发展与价值的平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约安尼斯·凡·隆恩.暗夜之光:伦勃朗传[M].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2]陈筱棋.马奈于十九世纪艺术沙龙[DB].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4.

[3]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

[4]陈丹青.陌生的经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杨静.论绘画创作中的偶然性[DB].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作者简介:谢婧媛,女,本科,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张华龙,男,本科,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思政)(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艺术性
纪录片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对比研究
浅谈纪实摄影的艺术性
阅读教学不能轻视教师的讲
浅谈舞蹈对人艺术性培养的作用
《万物生长》:商业电影与文艺电影的畸形儿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动画造型中的色彩作用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