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教师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研究

2019-07-02 10:01覃伟刘菊
参花(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课堂教学

覃伟 刘菊

摘要:当前,随着物质文明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却显得滞后,一些大学生整天泡在网吧或沉溺于手机游戏,根本无心学习。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大学生应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等,针对职业院校高职学生这一严峻的现状,本文将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师 课堂教学 人文素养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迷恋网络游戏,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很多人经常拿着手机不停地玩游戏,根本无心学习。他们有的人没有树立自己今后的人生理想,不去思考今后靠什么生存,更不必说养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

高职语文教师应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运用我国五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我国近代伟大的红色革命历史知识来熏陶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引入中国儒家思想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精髓。大学语文《论语五则》中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1]也就是说,富贵是人们都渴望的,要是用不合法的手段得到,君子宁可不要;贫穷和卑贱是人人都厌恶的,然而要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摆脱,君子宁愿不摆脱。这就要求我们当代每一个大学生要懂得富贵要通过正当的途径来获得。这里阐明了“君子固穷”“安贫乐道”的价值观,对我们当今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意义深远。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2]孔子还说,自己“十五岁做学问,三十岁有所成就,四十岁就不再困惑”,等等,道明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和各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事情。对当代大学生正确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科学的指导意义。

《孟子五章》教导人们在尊敬自己的长辈时,也要尊敬其他的老人;由关心自己的小孩延伸到关爱其他人的小孩。这种观点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发展均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构建。眼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农村,有的人在经济上还不能满足自己和父母的基本生活需求。因而会出现“不孝”的情况,如置年迈的父母于不顾。有的贫困大学生在大学穷奢极欲,花父母的血汗钱来换取自己的快乐。这些都是当代的“不孝”。要彻底改变这些情况,还应加强“孝”的教育,不断发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人文修养。

《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3]列举了古代先贤的成功经历,他们在成就伟业之前,经历了各种苦难和磨砺,才能完成自己从前不能完成的丰功伟绩。生活就是这样,只有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人,才能够胜任重大的历史责任,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有担当的人。这就教育当代大学生一定要有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决心,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引入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高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必须教授学生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革命经历了百年沧桑,历经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反对日本侵略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这期间涌现出了无数的革命先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奋勇斗争,才让我们今天能够生活在如此和平幸福的社会。在铜仁就有很多的红色革命景点,譬如周逸群故居,东山抗日烈士纪念碑、文笔峰纪念碑等等。没有伟大无私的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伟大崭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抚今追昔,我们更应该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洗礼,传承革命精神,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

展望未来,我国发展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奋进,时时争先锋,处处求先进。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的车辙连绵不绝,在雷锋走过的路上,又迎来了我们这一代新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继续弘扬伟大的爱国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让我们这一代青年完成中国伟大的复兴梦。

三、充分利用红色革命电影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教育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无数爱国人士和伟大的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进行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革命战争,他们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正是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回我们今天幸福温馨的生活。为了纪念他们的壮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以革命为主题的红色革命电影,比如《鸦片战争》《长征》《巍巍昆仑》等。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观看,并要求学生书写观后心得,或组织学生通过座谈会的形式,畅所欲言来表达自己的体会。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要做精准和实际的点评,从而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进而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红色革命胜地

高职语文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学,把学生带到红色革命纪念馆或纪念碑,对学生进行实地爱国主义教育。譬如铜仁的学生可以到周逸群烈士故居及纪念馆进行参观。

实地参观周逸群故居,讓学生真切感受到伟大的革命军无私奉献和艰苦卓绝的辉煌人生。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位于城内东山山顶之南,靠锦江北岸东山石壁上的东山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整个碑高9.3米,意为纪念抗战胜利日9月3日。碑体上端的正南、北两面分别刻有金色和平鸽和花环图案,象征热爱和平和缅怀先烈之意。纪念碑造型简朴、庄重,三面围以水泥栏杆,占地30平方米。

来到这里,不禁让人想起在艰苦岁月里,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全国人民奋起反抗,铜仁各族同胞同仇敌忾,创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

铜仁人民为了缅怀那些为了抗战胜利而埋骨他乡的优秀儿女,便选择在风景秀美的东山建立纪念碑,让抗日英烈魂归故里,让铜仁人民永远怀念。铜仁老一代革命先辈的艰苦卓绝、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并激励着铜仁当代大学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高职教师担负着培养国家接班人的伟大使命,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素养和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逐渐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魅力,路还很长很长。

参考文献:

[1]孙昕光.论语五则[M].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秦国杨.《论语·为政》篇的政治学意蕴[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3]李全修.还其本原——《论语本原》的特点与贡献[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5).

(作者简介:覃伟,男,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责任编辑 高升荣)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