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

2019-07-02 10:24郑群
参花(下) 2019年6期
关键词:群众舞蹈文化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娱乐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群众舞蹈是一种能够兼顾精神和身体锻炼的方式,因此,文化馆需要重视群众舞蹈的编排和创作,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文化馆 群众舞蹈 编排创作

群众舞蹈一般是由基层群众自发组织的,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让他们用舞蹈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基层群众虽然有很强的参与积极性,但是缺乏一定的舞蹈基础和专业知识,这就需要文化馆组织群众舞蹈的编排和创作。

一、选择适合群众舞蹈的音乐作品

舞蹈和音乐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优秀的群众舞蹈编排是离不开合适的音乐的。因此,文化馆在进行群众舞蹈编排时,必须考虑到舞蹈的配乐问题,要认真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参与群众舞蹈的表演者基本都是普通百姓,他们中大部分人都没有足够的专业舞蹈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选择节奏感强的、群众耳熟能详的音乐作品是较好的选择。但是在确定音乐之前,文化馆的舞蹈编排人员必须确定基层群众喜爱的作品类型,在实际的需求和舞蹈编排中掌握好平衡,确保符合群众喜好,真正实现从群众中创作、再回到群众的生活中去。

除此之外,舞蹈编排人员需要将当地的文化特色融入舞蹈中,因为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往往更容易被群众舞蹈表演者所接受,也使他们能够更快地掌握舞蹈动作。只有舞蹈编排人员确保挑选出适合基层群众的音乐作品,群众在表演时才会更加得心应手,在日常的学习和排练中也会保持心情愉悦。总之,音乐作品的选择对舞蹈的编排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编排人员需要兼顾表演群众的喜爱、地方文化特色等等,这是编排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的首要基础。

二、设计适合群众舞蹈的道具和动作

编排创作不仅需要音乐的配合,还需要大量的舞蹈演员和道具。舞蹈演员将道具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其更好地展现舞蹈效果,确保舞蹈表演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深化主题思想。因此,在编排舞蹈时,编创人员也要根据本次表演的舞蹈主题选择恰当的服装和道具,让道具为舞蹈表演加分,从而获得理想的表演效果。

舞蹈的动作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设计内容,因为群众舞蹈需要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现舞蹈的主题思想和情感。首先,编排的舞蹈动作要确保切合本次表演的主题,要能充分展现编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要做到切合群众表演者的实际舞蹈功底,确保表演者能够完整地学习动作,并且精准地展示,不会因为动作难度过大而导致演出的效果不够理想。实现以上两点,不仅能够激发群众表演者的表演兴趣,还能够很好地辅助整个舞蹈的学习过程,使表演更加顺畅。再次,动作和道具只是舞蹈表演的辅助工具,更重要的还是表演者的肢体动作,编排人员需要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很容易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新颖的道具上,而不是群众表演的舞蹈本身。

三、创新适合群众舞蹈的文学主题

群众舞蹈表演的主体来源于基层群众,同时,也是为基层群众的娱乐生活服务的。当前,群众舞蹈的创作内容很容易死板,缺乏创新。因此,文化馆的舞蹈编排人员在进行舞蹈创作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创新舞蹈内容,具有新意的内容能更好地激发舞蹈演出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最终达到理想的表演效果。同时,编排人员要尽可能地结合当前时代环境、地方民族特色,摆脱墨守成规的观念,不断进行内容的创新,可以适当借鉴其他优秀的群众舞蹈作品,取长补短,结合当地的特点,在以往的舞蹈作品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

除了创新之外,还要在舞蹈编排过程中注重文学性,虽然舞蹈作品的演绎是由非专业的群众呈现的,但是这不影响舞蹈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学性和艺术性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而舞蹈又是服务于生活的,如果舞蹈的编排人员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加入适当的文学元素,那么自然能够创作出具有很强文学性的舞蹈作品,从而带动舞蹈表演群众的积极性,还能够提升舞蹈表演群众的文学素养。长期进行这样的舞蹈创作,必定能够显著提高基层群眾的整体文学修养和个人素养,促进整个社会共同发展。

总之,当前阶段文化馆在进行群众舞蹈编排创作的同时,要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传承。舞蹈编排人员要思考如何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创新舞蹈的编排工作,丰富群众的娱乐生活。

参考文献:

[1]穆俐含.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分析[J].魅力中国,2018(48).

[2]唐佳丽.关于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探讨[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06).

(作者简介:郑群,男,中专,黑龙江省青冈县文化馆,四级演员,研究方向:群众舞蹈)(责任编辑 葛星星)

猜你喜欢
群众舞蹈文化馆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4)
浅谈群众舞蹈创作的艺术化运用及表现手法
浅谈广场文化与群众舞蹈的发展
论当前群众舞蹈创作的发展方向
新时期的群众舞蹈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