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最好的教育 只有最独特的教育

2019-07-02 11:44陈思焙
学生导报·东方少年 2019年6期
关键词:垃圾桶分类垃圾

陈思焙

我们要懂得欣赏,要对孩子始终保持高期待,并且让他知道父母的这种期待”

“没有孩子就没有父母,是孩子教会我们如何做父母,父母更是学习者,而非孩子”

“你要想让孩子优秀,你必须自己首先要学着优秀”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名校长大讲堂第四季第二期近日在宝山开讲。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校长徐谊在主题为“发现和支持不一样的学习者”演讲中表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独特的教育。

“今天的学校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所以,作为家长都要了解今天孩子的学习,到明天究竟能不能适应不确定的未来?”徐谊开门见山,“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孩子每一门学科未来应该具备的素养。像语文要背古诗、学现代文等等,是要让孩子懂得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每个孩子的学习也不一样。因为学习太复杂了,影响因素、变量太多了。这里既有智力因素的影响,还有很多非智力因素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说起孩子的学习,徐谊给家长提了个建议,我们要基于“不一样”去发现,基于“不一样”去支持。

垃圾分类正当行 徐汇学子在行动

记者 陈思焙

只要喊出垃圾的名称,对应分类垃圾桶就会自动打开?垃圾也有“朋友圈”?……近日,徐汇区各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原来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也可以很好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脑洞大开的活动吧!

玩转科技 喊出“我”的名字

在日前舉行的上海“垃圾分类,我最行”环保公益宣传大行动中,高安路第一小学的同学们让人眼前一亮。他们不仅是垃圾分类小达人,更是小小发明家!“城市智能语音垃圾桶”就是他们脑洞大开的发明。

只要喊出垃圾的名称,对应的分类垃圾桶就能智能识别、自动开盖,垃圾桶满了还会亮灯提醒环卫工人及时清理。有了这个智能语音垃圾桶,就不用担心记不住垃圾分类的标准了。这样的发明收获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主题活动 垃圾也有“朋友圈”

如果垃圾也有朋友圈,会是怎样的呢?在“垃圾也有朋友圈,投其所好最关键”垃圾分类系列活动之主题讲座上,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三实验学校的全校学生参与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主题活动。

讲座通过将垃圾拟人化的形式,与孩子们分享了垃圾的“朋友圈”,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垃圾该如何分类。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相互之间也进行了一些问答,看谁能把垃圾分得又快又准。还有不少孩子一回到家就开启了“小老师”模式,考倒了不少家长呢!

猜你喜欢
垃圾桶分类垃圾
垃圾去哪了
垃圾桶等
飞进垃圾桶
倒垃圾
垃圾桶的华丽“变身”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给塑料分分类吧
可拆分的分类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