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度胺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效果观察

2019-07-03 06:29孙富英李志春纪国超
食管疾病 2019年2期
关键词:沙利度胺骨髓白血病

孙富英,李志春,纪国超

急性白血病是骨髓中出现大量未成熟细胞影响骨髓正常造血功能的一类血液系统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目前治疗方案以化疗为主,虽可以缓解病情,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容易出现复发[1]。相关研究表明,血管生成及相关调控因子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沙利度胺可抑制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功能,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显著疗效。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可作为辅助药物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2]。因此,本研究将血液科收治的9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分组分析,探讨沙利度胺辅助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血液科门诊收治入院的9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7例,男性26例,女性21例,年龄(37.87±9.33)岁,病程(1.08±0.17)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28例;对照组47例,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35.52±9.81)岁,病程(0.94±0.29) a,AML 18例,ALL 29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编撰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3版)》[3]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超过18岁;③已知情同意,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②近期严重感染者;③肝肾、凝血功能检查异常者;④合并其他消耗性疾病、恶病质者;⑤对沙利度胺存在过敏反应者。

1.2 方法两组均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予以联合化疗,AML患者使用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harringtonine and cytosine arabinoside,HA),ALL患者使用长春新碱+柔红霉素+环磷酰胺+强的松方案(vincristine, daunorubicin, cyclophosphamide and prednisone,VDCP),观察组在此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沙利度胺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130,规格:50 mg)每次50 mg,每日2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估:①完全缓解:相关症状及体征消失,血像中血红蛋白高于90 g·L-1,未见幼稚细胞,骨髓像中幼稚细胞比例低于5%;②部分缓解:上述3项标准未完全满足,骨髓像中幼稚细胞比例低于20%;③未缓解:未达到上述完全或部分缓解标准[4]。有效率=(1-未缓解/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行血常规检查,记录患者白细胞数;治疗前后另取1份静脉血,抗凝后经瑞氏染液染色制成血涂片,镜下观察并记录外周血中幼稚细胞比例;治疗前后行骨髓穿刺,标本染色后制成骨髓涂片,镜下观察并记录骨髓幼稚细胞比例。治疗前后检查患者肝、肾、凝血功能,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87.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0%(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外周血幼稚细胞及骨髓幼稚细胞3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观察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3种不良反应的出现情况,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7,P=0.626),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47) 例(%)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手段主要包含联合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根据患者分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减少血液和骨髓中未成熟细胞的数量、诱导幼稚细胞分化。然而,现有的治疗手段仍存在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出现复发的风险,有学者提出应用沙利度胺作为常规化疗的辅助剂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5]。沙利度胺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血管生成的药理作用,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产生、调节淋巴T细胞分化能力、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释放,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生成[6],在抗肿瘤的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沙利度胺可通过阻断恶性血液病中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抑制疾病发展[7]。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的有效率高于单用化疗药物进行治疗(P<0.05)。说明沙利度胺作为辅助剂可提高急性白血病的缓解率,可能是由于沙利度胺可通过降低血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抑制新生血管形成,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8]。

白血病患者因造血干细胞分化障碍、恶性克隆,导致出现大量未分化成熟的细胞,影响其他血细胞正常功能,通过血像和骨髓像检查可以清楚观察到患者外周血及骨髓中大量幼稚细胞浸润,幼稚细胞百分比也成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9]。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沙利度胺与化疗联合治疗后,患者白细胞、外周血幼稚细胞及骨髓幼稚细胞3项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且下降程度明显高于仅接受化疗的患者(P<0.05)。说明沙利度胺可有效改善患者幼稚细胞浸润的情况,起到治疗的效果,作用机制可能是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功能,减少养分供给,抑制幼稚细胞恶性增殖,诱导其凋亡有关[10]。此外,本研究中沙利度胺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不会提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疗效安全,可信度高。

综上所述,沙利度胺作为辅助剂应用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可通过抑制机体新生血管形成,从而提高治疗有效率,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加重患者不良反应,对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沙利度胺骨髓白血病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沙利度胺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中医火针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78例临床观察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沙利度胺治疗肺纤维化新进展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原发性骨髓纤维化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