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019-07-03 06:29罗宗婷庞书勤吴异兰李欣宇
食管疾病 2019年2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总分高龄

罗宗婷,庞书勤,吴异兰,周 建,陈 芳,李欣宇

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2亿人,其中高龄老人(≥80岁)约0.29亿人[1]。据推测,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超过5亿,高龄老人将超过1亿[2-3],高龄老人成为老年人口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群体。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及高龄老人养老需求的增加,不仅给家人造成负担,也给高龄老人造成自我感受负担[4]。自我感受负担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变量[5]。2003年Cousineau等[6]首次提出自我感受负担的概念,而本研究关注的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是指80岁及以上居住在家庭中的老年人,由于自身需求给家人带来负性影响而产生的移情担忧[7]。自我养老能力是指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潜能进行自我养老的能力,主要包括经济自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自我维护能力[8]。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的相关性,为改革农村养老模式、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2017年8月至10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福建省福州、宁德、厦门、三明4个地区的450名农村高龄老人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农村户籍居民;②在家庭中养老,年龄≥80岁;③意识清楚,能进行一般性沟通;④经解释说明,同意协助本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①老年人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61,CVI系数为0.951[9];包括精神负担、经济负担和照护负担3个维度,3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制,从不计1分,偶尔计2分,有时计3分,经常计4分,总是计5分。各维度计分之和为总分,总分34~170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感受负担越重。②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问卷: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52,CVI系数为0.911[10];包括经济自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健康自我维护能力3个维度,4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制,设置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不确定、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5个选项,并分别赋予5、4、3、2、1分。各维度计分之和为总分,总分45~225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养老能力越高。

1.2.2 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入户调查,对参与本研究的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采用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详细介绍研究目的及填写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的口头同意后发放调查表,请调查对象独立填写。对于有填写困难者,调查人员逐条阅读,请调查对象做出选择,代为填写,当场回收。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46份,剔除无效问卷15份,获有效问卷431份,有效回收率为95.78%。431名高龄老人中,男性184人,女性247人;年龄80~101(83.13±3.03)岁。

2.2 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得分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83.73±24.47)分,自我养老能力得分为(161.27±28.10)分。不同文化程度、每月收入、经济满足度、自觉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对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得分均有影响(P<0.05),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对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得分的影响(n=431)

续表

项 目n自我感受负担自我养老能力x±st/FPx±st/FP居住状况与子女同住21385.02±24.74与配偶同住9681.98±23.10独居12282.85±25.090.6190.539157.77±26.06166.67±23.66163.11±33.603.7280.025每月收入/元<50017789.71±25.45500~99911583.09±23.441 000~1 9997377.34±20.89≥2 0006675.86±23.517.8420.000153.11±24.26158.57±25.84167.56±34.66180.88±22.3419.4910.000经济满足度不够用27100.33±26.48基本够用26486.03±24.19有结余14076.19±22.2014.9300.000147.85±21.47156.50±28.42172.84±24.8120.4260.000医疗支付方式医疗保险20382.17±22.42新农合19183.57±25.78自费3793.08±26.823.1490.044162.50±30.97160.65±23.15157.70±34.630.5370.585子女数/人13279.44±17.0125391.79±25.45≥334682.89±24.703.6170.028155.56±34.12155.26±32.10162.71±26.712.3420.097自觉健康状况好5976.19±26.54一般27983.01±23.73差9390.67±23.776.8430.001168.24±39.10164.05±23.33148.49±29.3613.5360.000是否有慢性病是25686.38±24.17否17579.85±24.462.7400.006158.28±28.98165.64±26.24-2.6910.007

2.3 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的相关分析将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进行相关分析,两者总分呈负相关(r=-0.304),且自我感受负担各维度与自我养老能力各维度均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见表2。

表2 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的相关分析

注:①P<0.05。

2.4 自我感受负担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因变量,自我养老能力总分、文化程度、每月收入、经济满足度、医疗支付方式、子女数、自觉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进入和剔除回归方程的值分别为0.05和0.10,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分析(n=431)

注:R2=0.13,△R2=0.13,F=21.66,P=0.000。

3 讨论

3.1 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得分情况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83.73±24.47)分,处于中等水平,与周建等[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有待进一步改善。同时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养老能力得分为(161.27±28.10)分,处于中上水平,但略低于吴异兰等[8]研究结果,可能与本次调查对象为农村高龄老人有关。

3.2 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得分的主要为自我养老能力总分、经济满足度、自觉健康状况这3个变量。分述如下。

3.2.1 自我养老能力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自我养老能力越高,其自我感受负担越轻。二者存在相关性的原因可能为自我养老能力是指老人实现自我养老这一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7],高龄老人自我养老能力越高,越能在养老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优势、潜能来满足养老过程中各方面的需求,对家人依赖减少,产生的累赘感、担忧等负性情绪较少,从而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农村高龄老人主要依托家庭养老,子女是其主要照顾者,但因家庭结构改变以及传统孝道观念的淡化,严重削弱家庭养老功能[11]。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组织器官逐渐老化,自我照顾能力日趋下降,给家庭养老带来沉重的照护负担。与此同时,也增加高龄老人的自我感受负担[12]。可见,提高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自我养老能力,有助于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本研究中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养老能力整体处于中上水平,但其自我感受负担仍处于中等水平,可能因为自我感受负担是一种心理体验,极易受到价值观、养老观等个人主观认识的影响。以上提示,国家在提高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养老能力的基础上,更应关注老人的压力体验和情绪体验,采取针对性措施,从而减轻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3.2.2 经济满足度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经济满足度越高,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自我感受负担越轻。经济满足度是经济诸要素给社会带来的物质福利以及国民的满足感[13]。经济满足度越高,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对子女经济支持的需求越小,所以其自我感受负担较轻。本研究中292位(67.75%)高龄老人每月收入低于1 000元,但其经济满足度仍以基本够用居多。农村地区生活相对贫困,高龄老人经济收入微薄,多数是自己种地所得,外加子女的赡养费和一些社会保障金[14]。但是农村耕地能基本满足老人自给自足的生活需要,同时农村老人生活朴素,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所以其经济满足度较高。说明高龄老人的经济满足度不仅受经济收入客观基础的影响,还可能与个人主观认识有关。因此,未来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经济收入的同时,还应引导老人正确看待金钱等物质财富,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享受生活,从而提高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经济满足度,降低其自我感受负担程度。

3.2.3 自觉健康状况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本研究发现,自觉健康状况越好,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自我感受负担越轻。自觉健康状况是个体对自我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健康程度,也能反映人对自身健康的自信度[15-17]。作为高龄老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可减轻家人的照护负担和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同时,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高龄老人尚有劳动能力,他们仍从事农业生产,劳作带来的经济收入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子女的经济压力,这些都有助于改善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表明,老年人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资本密切相关[18]。高龄老人对自身健康自信,进行自我养老信心的增强可减轻其自我感受负担[19]。提示国家应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使慢性病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老年失能的发生率,同时多关注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其树立积极健康观念,从而减轻自我感受负担。

3.3 启示与展望综上所述,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养老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也受到经济满足度、自觉健康状况等因素影响。提示在农村高龄老人的养老过程中,不仅要提高高龄老人的自我养老能力,更要关注其负性心理体验,根据高龄老人的具体情况及需求,采取针对性及个性化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本次调查对象主要为意识清楚的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样本选择比较局限,结果无法完全反映农村家庭养老高龄老人的整体情况,未来有待扩大样本量以提高调查的客观性与代表性,为改革农村养老模式、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总分高龄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
高龄老人须克服4大危象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14省份建立高龄补贴制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