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乐音徜徉乐海

2019-07-03 02:11陈艳
艺术评鉴 2019年11期
关键词:旋律乐器笔者

陈艳

摘要:感受与欣赏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青少年音乐兴趣、开阔艺术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针对小学生欣赏音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一线实践经验,从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学生聆听音乐等方面进行总结,在教学中获得很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激发兴趣   多样化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8-3359(2019)11-0118-04

感受与欣赏是中小学音乐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培养青少年音乐兴趣、开阔艺术视野,发展音乐感受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审美情趣,塑造美的心灵具有重要意义。

从事了21年的音乐教学工作,觉得最难上好的就是欣赏教学了。很多时候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坐立不安,漫不经心或窃窃私语。面对这种状况笔者就考虑,这些乐曲难道如此让人生厌吗?音乐欣赏到底要怎么去教?笔者一定要想办法让学生改变这种学习状态。因此教学中只要碰到欣赏的作品,笔者总是先进行反复的聆听和分析,准确的把握理解乐曲内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聆听。特级教师李存老师所说:“要用一辈子去备一节课,对于一个作品,要反复的听,只有听够至少十遍以上才有发言的权利。”本着“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受和理解,让每个学生都都能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聆听中去,去感受音乐的美,体验学习的快乐。下面以几个课例为例,将笔者欣赏教学中积累的一点有效策略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欣赏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可见兴趣对于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因此,笔者认为欣赏教学伊始,首先要让学生对所要欣赏的教学内容感兴趣,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才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情境  营造氛围

教学中创设一种情境,能够开启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欣赏《阿细跳月》这首乐曲时,笔者恰巧去过云南弥勒市的可邑小镇,这里是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之一,更巧的那天还是他们的阿细跳月节,于是笔者就将在那里拍摄的这一组照片和视频展示给孩子们(PPT展示弥勒市可邑小镇,和彝族人的合影,着节日盛装看演出的孩子们,他们的节目都是当地少数民族特色的表演,像宜良左脚舞、家扎多里、火舞彝乡等。这是弥勒可邑小镇,红河哈尼彝族的人们在排练舞蹈,舞蹈是5拍子的,男舞者手拿大三弦,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去了当地才知道,彝族舞蹈种类繁多,每个支系都有不同的舞蹈,甚至同一支系因居住地不同舞蹈也不一样,再看一段石林脚下当地人的舞蹈,这是与家人一起吃饭,酒店的彝族人为我们所唱的敬酒歌,这里的人都是能歌善舞,非常豪放。)

笔者将这些所见所闻讲给学生听,通过老师的讲解,一下子吸引了学生,让学生感觉到其实彝族离着我们也并遥远,他们会被老师播放的这些画面和视频吸引,因此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彝族生活的学习愿望,接着老师引出我们所要欣赏的课题《阿细跳月》,这时候学生对所要欣赏的乐曲充满着兴趣和好奇感。从“要我听”转变到“我要听”,被动变主动的学。作为音乐老师我们要留心观察生活,用镜头捕捉的这些画面,比从网上下载的图片、视频效果要好得多。

(二)实物展示  直观感受

实物展示,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欣赏《单簧管波尔卡》一课时,笔者先将教材的这张图片呈现给同学(PPT)

问,这个小朋友手里的乐器是什么?有的说手里的乐器是笛子,有的说喇叭等。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单簧管这种乐器,笔者举起手中的单簧管乐器并介绍给大家,这下班里顿时安静了,学生们认真观察着这个的乐器,笔者还让部分学生用小手摸一摸,这时有的学生会说,想听听它能发出什么声音?这样也很自然地进入到聆听乐器音色的环节。在聆听乐器音色时,他们更加专注认真了。随后请学生一起随视频模仿单簧管的演奏,左手在上,右手在下,腰板直立一起来。这一环节,从认识乐器,聆听乐器音色,模仿乐器的演奏,笔者抓住了他们的兴趣点一步步展开。

欣赏课出示乐器的实物,不仅让他们能够认识乐器,了解音色也为后续欣赏乐曲的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动画导入  引起悬念

动画对小学生特别有吸引力,在教学中适当的运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魔法师的弟子》这个作品,笔者先截取了开头一个小片段(PPT),让学生看看片中的米老鼠在施展什么法术?片段结束后,学生回答说,米老鼠想让扫把变成人去打水。接着,老师进入导课环节:同学们一定很羡慕米老鼠的本领,其实片中的米老鼠只不过是一位老魔法师的学徒,他为什么要让扫把大水?扫把打水结果又会怎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音乐童话故事《魔法师的弟子》。短短几秒钟的动画片断和带有悬念性的导课一下子吸引住了学生。为后面的欣赏作了铺垫。

二、欣赏教学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当学生欣赏过一首作品后,应该在其他场合听到时,能够辨听出主题旋律,回忆并能说出如作品名称、演奏乐器等知识。古语说的好:“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使学生具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是每一名音乐老师的责任。通过多种曲目的聆听和积累,使学生初步能够深刻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音乐。也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辅助对作品的聆听,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感受音乐美感,快乐的学习。

(一)图谱动作结合法  感受音乐要素

借助简洁明了的图画或符号表现音乐,能够让抽象的音乐形象化并变得通俗易懂、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特征,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记忆力。如:《单簧管波尔卡》有三个不同的主题旋律,笔者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与他们共同设计出三幅图形谱,先用划线条的方式感受三段主题的不同

随后合着音乐一起再用动作来感受表现三段旋律。A段是把三个小圆点变成拍手;B段是手上下的摆动,或用身体起落的方式表现;C段的直线与四个波浪分别代表长音与短音,笔者引导学生分别用不同的动作来做,有的孩子把手打开代表长音,点头代表短音;还有的孩子转圈代表长音,拍肩代表短音等等。孩子一边倾听美妙的音乐,一边合着图铺用动作表现不同的主题。这一学习过程加深了对三段不同旋律的感受和记忆。为了检查学习结果,笔者还设计了听旋律猜主题的环节,竟然没有一人答错。看来,利用图形谱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在欣赏教学中是十分有效的。当然,有些作品并不适合用图谱表现,这要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合理的设计。

(二)打击乐伴奏法  记忆音乐主题

打击乐进入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开发智力。一边听音乐、一边随音乐表现节奏,综合学生的听觉、认知、技能、与作曲家、乐团打成一片是非常有趣有成就感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的养成了良好的节奏感,声音的敏锐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单簧管波尔卡》一课中。为了进一步加深他们对音乐主题的记忆,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四大组(响板组、串铃组、沙锤组、三角铁组)在之前图谱的基础上加入了打击乐器,学生看着图谱,参与整个乐曲的演奏中,如图:

这是笔者上课的板书: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A B C三段主题,回旋曲式的结构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按照此图加入打击乐,无需教师用过多的言语来组织。 这个环节,学生除了聆听音乐还要学会合作。别看孩子年纪小,但是他们都特别有责任感,生怕自己的乐器在不该响的时候发出声音,每个孩子都十分专注认真,他们很好地控制着自己手中的乐器,让乐器随音乐主题准确的响起和结束。此时此刻,我们的课堂热闹有序,仿佛变成了音乐的殿堂,孩子们在音乐里徜徉,感受着音乐无穷无尽的魅力。

(三)主题旋律演唱法  感受音乐形象

音乐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体现了作品的情绪、形象、风格,学生对一部作品的印象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较好地把握旋律主题是获得音响体验的有效措施,有助于发展和培养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例如在《狮王进行曲》一课中,笔者请学生先用“bang”这个音,模唱主题,来变现万兽之王威风凛凛的神态和坚实的步伐,接着加入歌词演唱:

我是万兽之王狮子我的叫声吼吼吼,

小动物们不要惊慌,我们都是好朋友。

在反复的主题演唱中记忆了主旋律,并能准确进行听辨。其实最早笔者创编的歌词是:“我是森林之王狮子”。但时,后来有个班的学生提出了质疑,说狮子不是森林之王,是草原之王,他是生活在草原上,后来笔者一查确实如此,于是赶紧整改,改成了万兽之王,非常的感谢这个孩子,给笔者一个启示,以后创编歌词一定要合理准确。

(四)律动表演法  表现音乐形象

体态律动能使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亲身体验音乐,深入欣赏音乐。在律动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身体和心灵去感受、表现音乐。律动表演有助于使音乐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充满乐趣。《魔法师的弟子》一课中,笔者请学生看小扫把打水的主题视频,随后进行主题旋律的演唱和表演。在老师的调动下,这些六年级的孩子竟然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参与表演中,他们全体起立合着音乐踏步走起,胳膊架起来左右摆动,表演许多小扫把去打水。此时,班级里充满着欢乐,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喜悦,随着音乐在班级里走来走去。不仅加深了扫把主题的旋律印象,同时感受了小扫把的活泼可爱形象。

(五)视听结合法  展开音乐想象

《魔法师的弟子》这样一首大的作品,如果从头到尾看视频,那就失去聆听的意义,扼杀了孩子音乐的想象力。若不看视频,一味地聆听难免枯燥乏味。因此笔者采用视听结合、片段化呈现的方式进行。其中有这样一环节,播放这样一段旋律(PPT),请学生听听感受到了什么场面?学生都能说出水从缸里溢出来了,或者回答扫把打的水越来越多等。接着老师引导学生想象,水继续多下去要发生什么事?因为小徒弟并没有学会念停下来的咒语,是你的话会想什么办法?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说把扫把烧了,有的说把它绑起来等等。随后播放徒弟砍扫把视频。几秒钟视频看完后,筆者没有接着让孩子继续看下去,而是引导学生继续从音乐中寻找答案 ,播放了截取的下一段音频,说:“同学们想一想此时的扫把怎么样了?”有的说活了,有的感觉死了。就用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聆听,学生充满了兴趣。而且有了继续往下聆听迫切寻找故事结尾的愿望。这也正是课标所倡导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力。

(六)对比聆听法  拓宽音乐视野

教学中将不同风格乐曲进行对比、将不同情感的音乐做比较,将同一乐曲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比较等,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们的探究意识。例如《小象》《大象》《海上摇篮》《大海风暴》《四小天鹅》管弦乐版和《钢琴版》;《阿里山的姑娘》独唱与管弦乐版对比;《茉莉花》三个不同地区演唱版本的对比等等。

欣赏教学除了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辅助,日常教学中当然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安静、专注的聆听习惯。给学生创设安静听得氛围; 养成安静听得习惯,在学生第一遍聆听音乐作品时,尽量不出示带有动画画面的素材,不在学生聆听音乐时插话或用过多的语言解释,安静聆听是一个基本的要求,这一习惯十分的重要。

以上是笔者在欣赏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感悟。众所周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平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做个有心人,将平日好的点滴做法记录下来,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音乐作品的欣赏中,体验感受音乐,在色彩斑斓,妙趣横生的课堂中快乐的学习,从而提高音乐素养,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愿我们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路上能够教得出彩,学生学的愉悦,寓教于乐!

猜你喜欢
旋律乐器笔者
老师,别走……
Jay—A Revolutionary Musician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给你的信
乐器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7月,盛夏的旋律
乐器也疯狂
大地的旋律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