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红高粱》画面色彩渲染对其主题的表现

2019-07-03 02:11刘萍
艺术评鉴 2019年11期
关键词:红高粱张艺谋

刘萍

摘要:電影《红高粱》是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在1989年所拍摄的一部关于民族史和家族史的传奇故事。其原著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红高粱》,然而经过张艺谋的改编,故事的背景被搬到了陕西。张艺谋凭着自身对于这片土地的了解以及对于莫言小说的理解,经过艺术创作和融合之后,创造出了这一部举世闻名的电影。对张艺谋本人来说,电影语言的运用以及色彩光影对于这部电影艺术效果的表达,都是其十分熟悉的技巧。而作为其第一部商业电影,《红高粱》中所展现出的色彩表达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则更加直接地说明了张艺谋在这方面所拥有的才能。在今天我们回看红高粱这部传奇电影,仍然可以从其中的镜头运用和色彩表达当中感受到其主题强烈的表达。本文将就《红高粱》这部电影来谈一谈电影中的色彩渲染与其主题表达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红高粱》   色彩渲染   主题表达   张艺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160-04

张艺谋作为我国“第五代导演”代表人物,其作品的门类十分广泛,有早期直供戛纳影节的文艺片,也有后来风格成熟的商业片。但无论是在哪一种类型的电影中,其执导电影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其对于色彩的强烈敏感和直观表达。无论是在他的第一部商业电影《红高粱》当中冲天的红色,还是在票房大片《英雄》当中鲜明色彩的对撞,亦或是在最新的电影《影》当中水墨黑白的色彩对比,色彩一直是张艺谋展现其作品,表达其心中故事的主题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张艺谋第一部风格成熟的电影,《红高粱》十分典型地展现了这种特征,其中贯穿整部电影的红色与电影的主题全方位契合,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电影创作者对于故事的深入理解以及情感表达。因此,今天我们再回看这部经典的电影,理解其中的故事意蕴和主题,就必须去深入分析其中的画面表达和色彩渲染。

一、电影红高粱的主题

(一)乡土叙事

在80年代的文学浪潮当中,小说《红高粱》作为乡土叙事中的重要排头兵,引起了文艺界广泛的讨论,这同时也引发了张艺谋对于这部小说的关注。作家莫言在写作《红高粱》的过程当中,是直接参与到了“乡土文学”的创作浪潮当中。在小说的叙事当中,故事的开篇即保持了莫言一贯的叙述习惯,将背景设置为山东高密东北乡,这是他现实中的故乡,也是其一直以来文学写作的精神故乡,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这种背景的设置都与其乡土的文学表达是密不可分的。而电影《红高粱》借鉴了小说《红高粱》的叙事方式,在开篇即以叙述者的语言讲述“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作为叙述者的“我”,透过时光的视角去讲述爷爷和奶奶的故事,这是对于叙述者本身故乡的一种回忆。而在电影《红高粱》当中,由于导演张艺谋并非山东人而是陕西人,因此在开篇并没有提到所谓的山东高密东北乡,通过电影的展开以及后来的资料,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张艺谋将电影的整个故事背景搬到了自己的家乡陕西。我们都知道,在艺术创作的规则中,很多艺术创作者的第一部作品都是对于自身经历的叙述以及自己故乡的书写。虽然导演张艺谋和作家莫言的故乡都不在榆树,但是小说《红高粱》中对故乡的叙述,却激发起了张艺谋对于自身故乡的回忆与表达的欲望,因此他特意将这片高粱地搬到自己的故乡陕西。将他人故乡的故事转化为自己的故乡的叙述,这其实就是一种对于乡土的怀念与表达。

电影《红高粱》保留了小说开篇的叙述方式,以“我”的视角看向“我”爸爸,再由“我”爸爸的视角看向“我”爷爷和“我”奶奶。电影中“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占据了整个叙述的重要篇幅,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爷爷与奶奶的爱情故事以及故乡的人们对反抗日本侵略的政治故事。在电影当中,类似像摇花轿、酿高粱酒、唱祝酒歌等这些情节貌似与主题没有太大关系,但都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故乡的强烈怀念。为了配合电影中的叙事角度和环境背景,张艺谋还在影片拍摄当地临时种下一片高粱地,让整个故事的展开变得更加自然流畅,也更加富有乡土文学的内涵气息,同时也为其电影色彩定下了基调。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乡土叙事大潮当中,绝大多数人的生存意趣都指向一种关于故乡的想象和向往,这是在动乱年代之后,对于想象中故乡的解读以及对于精神家园的重构,用以建立自身立足的文化根本。作家莫言在写作《红高粱》的过程中意识到了这一点,而导演张艺谋在改编《红高粱》的故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的乡土叙事主题是一脉相承的,这在整个电影的表达当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复仇

电影《红高粱》当中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复仇。在影片故事的后半段,“我”奶奶戴凤莲挑着担子来到高粱地给爷爷和成功送食物,遭到了埋伏在野外的日本军队开枪扫射。目睹了这一幕的“我”爸爸和“我”爷爷悲愤万分,从此对日本侵略者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在之后的故事当中,“我”爷爷余占鳌利用自家做酒的便利,用高纯度的高粱酒作为引燃的材料,把用酒做成的燃烧弹投向了日本侵略者,将丧妻之痛酣畅淋漓地倾泻出来,国仇家恨一时间都找到了宣泄的渠道。除此之外,电影还安排了“我”爷爷为罗汉叔叔报仇的情节,这些情节都或明或暗地反映出了电影《红高粱》当中复仇的主题。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是,《红高粱》这个故事不仅是一种回忆性的故事内容,更是一种传奇性的故事内容。而在民间传奇当中,复仇往往都是构成故事内容的主要部分。普通百姓与强盗恶霸之间的仇恨,本地原住民与外来侵略者之间的仇恨都是激发故事向前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赋予了故事叙述上的巨大张力。电影《红高粱》当中,对于本地人复仇的情节叙述,一方面展现了乡土叙述当中对于故乡原生态面貌的描写,另一方面也为接下来的祖先崇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种复仇的叙述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故乡中的人以及故乡中的文化元素的出现,都不像以往的乡土文学作品中那样慈眉善目,而是用淋漓和热烈的红色在极力构建一幅幅善良与残忍并存、温情与鲜血同在的复杂场景。也只有这种参入了复仇的残忍与鲜血的惨痛的描述,才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80年代文艺创作者心中关于故乡的想象。这是一种关于故乡的叙事争夺,更是一种关于故乡叙事的话语权的争夺。

(三)祖先崇拜

在小说《红高粱》当中,莫言在故事结尾十分明确的提出了关于祖先崇拜的主题。这种祖先崇拜的主题在小说文本当中展现得十分明显,铺排得也十分密集。比如在关于“我”爷爷余占鳌强抢了“我”奶奶戴凤莲之后在高粱地中野合的场景描述。这部分场景所展示的是一种原始的生命力,在天地自然场景中身体激烈的碰撞和交合。原文中有对“我”爷爷余占鳌肉体详细的描述,其中提到他炽热的血液在粗犷的皮肤下川流不息。这一段关于男女性事的描述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情色的味道,相反却展现出一种人性深处的在自然中寻找生命力的无限渴望。在电影的镜头表达当中,这一段情节也被十分重点地展示出来,并且给予了史诗般的镜头呈现。当姜文饰演的余占鳌将巩俐饰演的戴凤莲扛到高粱地以后,悠远苍凉的唢呐声随之响起,我们在镜头中可以看到的是高粱地被压倒了一片,漫天的红高粱随风飘动。通过红高粱的飘动我们可以感受到高粱地中微风的穿过,这种人性与野性之间的交织缠绕,生命力的猛烈碰撞,表达出了极其强烈的力量感和极富张力的美感。虽然张艺谋并未在很多场合中提及自身对于祖先的力量崇拜,可是从他的镜头当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导演在创作过程当中对于生命的原始力量所展现出的渴望与赞许。

除了经典的高粱地野合的故事场景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戴凤莲的酒铺酿酒的过程中,伙计无意之间将“我”爸爸豆官的童子尿掺入到了酒糟里面,这种无心插柳的行为,最终却使得那一年的高粱酒无比醇香。电影中罗汉大叔用一句看似简单却包含情感的台词表达了这一成就,他端着酒满脸欣喜地对凤莲说:“少奶奶,高粱酒成了!”这种关于土制高梁酒的酿造方式,以及期间粗糙颗粒感极强的酿酒故事,隐喻出一种乡土原始生产方式与工业化精细生产方式的对抗。如果说乡土的生产方式和劳作场景是祖先原始劳动的集中体现,那么这种祖先崇拜的最终产物,那一坛坛孕育着神秘力量的高粱酒,则在无形之中痛击了现代工业社会,以及那些经过流程化精细化分工所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这种乡土与工业化的对比,也正蕴含着祖先力量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强烈对照,祖先力量的粗犷感和力量感在对比之下明显展现出了其原始的野性魅力,这使得现代工业文明在这种原始的魅力面前显得微小。

二、电影红高粱中色彩渲染对于主题的呈现作用

(一)关于故乡氤氲的红色

在电影《红高粱》的镜头展现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时间的镜头色彩渲染都以红色为主基调,整体的色调偏红偏暗,这为电影的整体叙述表达增添了一丝氤氲的气氛。在红色迷离的镜头氛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一个人对于自己从长辈口中听说到的故乡模样的模糊印象,它使得通过电影开头叙述者口中所传达出来的故乡场景,变得更加神秘,从而增添了一抹传说的色彩。对于精神故乡,每个人在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想象和思考,而其共同的本质都是模糊且神秘,一旦我们将这种模糊和神秘的氛围打破,那么故乡本身所蕴含的神秘色彩也就消失殆尽,最终也会成为与叙述者口中可悲可怜的现代文明无异的东西。

影片当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余占鳌将其原配丈夫杀死之后,戴凤莲带领着酒坊的所有长工用高粱酒将整个院场洒了一遍,进行消毒。在这样的改头换面之后,整个酒坊变得焕然一新,通过电影中画外音的叙述,我们也可以得知当时高粱酒的酒香传遍了四周,使得酒坊及其周围的整个空气中都弥漫着高粱酒的味道。众所周知,高粱酒本身就是红色的液体,电影当中这种红色的镜头色彩渲染,正与高粱酒飘香的氛围相得益彰。通过这样的色彩渲染,我们仿佛透过屏幕也可以感知到那种浓郁的高粱酒味道,色彩渲染的作用使得观众的感官被打通,通感让整个电影故事内容的意图被传达得更加透彻。基于这样的内容表达,电影中的红色色彩渲染正呼应了电影名字——“红高粱”的内涵,也恰如其分地体现出创作者在记忆中关于精神家园的红色的整体印象。

(二)關于复仇的红色

在世界文化当中,红色经常与鲜血的颜色联系起来,有学者曾经指出,故宫颜色的深红就代表着权力和血液。因此可见,在不同的文化形态表达当中,红色与鲜血联系起来,既是一种表达上的主动选择,又是一种隐藏在文化当中的集体无意识。在电影《红高粱》当中,复仇作为重要的主题之一,其在表达的过程当中也必然与鲜血的红色联系起来。高粱酒是一种红色的液体,而这种红色的液体在画面展示当中除去了触感与味觉两种感觉之后,在视觉的展现上则与血液有着很强的相似性。虽然在电影当中没有任何一个镜头明确表达过高粱酒就是血液的象征,但是从情节的发展以及对内涵的感悟上来说,我们能够十分直观地感受到红色所代表的血液以及这背后所代表的关于复仇的隐喻。

以影片最后部分的一个情节来说,余占鳌带领着酒坊中的长工们拿着高粱酒作为燃烧弹去伏击日本侵略者时,鲜红的高粱酒在砸到侵略者的坦克上时迸溅到了屏幕的每一个角落。紧接着画外音中响起,电影叙述者“我”的爸爸豆官就是从那一天起,感觉到自己看到的整个世界都是红色的。高梁酒的坛子砸在侵略者的战车上,迸溅出高粱酒浆液的场景,像极了鲜血流出的样子,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其日后的成长过程中他会逐渐用自身的经验将鲜血流出的场景与当时高粱酒迸溅出的场景结合起来。在无意识当中,这种场景渐渐成为了复仇的一种直接表现。因此,“我”的爸爸在之后眼中所见的所有场景都是红色的,这恰恰反映出了父辈的复仇对其造成的深刻影响。

(三)在祖先崇拜当中展现出的红色

不仅是小说,影片也取名为“红高粱”,其实是有其深意的。首先名字拥有红色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夺人眼球。其次,“红”字更是蕴含了一种旺盛的原始生命力。我们都知道,高粱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红色的,只有到成熟的阶段才会逐渐变红,这是一个毋庸赘述的事实。作者为什么还要在题目当中特意着重强调是红色的高粱呢。通过影片中劳动场景的展现,我们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导演的创作意图,红色的使用和渲染,既是对于乡土氤氲的怀念以及对于复仇的快意,更是对于生命力的强烈彰显。

影片中但凡是展现酒作坊的劳动场景,基本上长工们都是赤膊上阵,他们坚实的肌肉和流着汗的肉体,在红色渲染之下显得生机勃发。在高粱酒酿成的那一刻,长工们集体唱起祝酒歌,将刚酿好的高粱酒一饮而尽,之后再将碗通通摔碎。霎时间工人们皮肤下汩汩流动的鲜红血液,仿佛与摔碎在地上流淌出的红色高粱酒融在了一起,强烈的生命力透过酒碗的破碎迸发出来,与电影画面中红色的渲染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具力量的画面。这是一种对于原始生命力的极度崇拜,也是创作者在构思这一画面时所体现出来的对于生命力无限的原始祖先的崇拜。在这一个画面当中,通过原始的劳作方式最终凝结成的高粱酒,在这种看似破坏的画面当中产生了极强的张力,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够透过屏幕感受到其迸发出的力量,同时也能够透过这种力量,感受到在粗犷的劳作方式之下,每一个原始的生命对于自身力量的自信与展示。与工厂中精雕细琢、完全经过流水线的打磨而形成的工业化产品不同,在酒作坊当中经过手工的方式生产出的高粱酒中蕴含的是每一个手工业者以及祖先们群体所集结的劳动与智慧。在这种劳动与智慧当中,作為后代叙述者的“我”感到自惭形秽,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力在社会流转与嬗变的过程当中不断的流失。

三、红高粱的色彩渲染方式对后代影视作品主题表达方式的影响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电影《红高粱》当中所展现的三种主题以及电影当中无处不在的红色渲染,对于其主题展现的作用。毋庸置疑的是这种对于色彩的渲染方法和铺陈方式,在我国后来的影视作品尤其是“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中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再运用。从张艺谋本人的作品来说,如后期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乃至近期刚上映不久的《影》,都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这种对于色彩的极端表达和极致表现。

如果说张艺谋本人对于色彩就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其在创作影视作品的过程当中,往往将色彩融入与主题表达,作为整个电影主题的一部分,那么其他导演对于这种镜头表达技巧的借鉴,就更能够说明这种颜色渲染对于之后的导演进行电影主题表达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比如姜文在后来所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在影片中通篇运用了类似于黄昏的金黄色滤镜,这种金黄的色彩渲染对电影叙事中回忆的朦胧感的表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比如李少红导演的电视剧《大明宫词》当中也着重使用了这一表现手法,对整个电视剧的镜头进行强烈的色彩渲染。在不同的场景乃至不同的人物回忆当中,颜色的使用都相当考究,这也可以看出色彩渲染在后期影视表现当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由此可见,《红高粱》是一部脱胎于当代优秀文学作品,同时自身也成为了一代经典影视作品的优秀电影。电影中对于色彩的渲染技巧,分别从乡土回忆,复仇以及祖先崇拜三个层面,直观地契合了主题的体现,突出了整部电影所要传达的叙事内容。而这种对于影视作品的色彩渲染技巧和主题表达方式,也对后来的影视作品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借鉴这种技巧,努力让观众通过画面镜头感受到更多的电影语言,通过色彩表现收获更多对于主题的深刻感受。

参考文献:

[1]白晓曼.当代动画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借鉴[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04).

[2]高军军.张艺谋电影中色彩运用的美学探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昌隽如.由张艺谋作品看电影色彩的写实与写意[J].芒种,2015,(04).

[4]孙静.张艺谋电影视觉审美艺术研究[J].电影文学,2018,(02).

[5]李顺利.传统绘画影响下的动画造型[J].青年文学家,2015,(09).

[6]杨友成.从油画语言探究电影《红高粱》的色彩表现[J].电影文学,2013,(22).

猜你喜欢
红高粱张艺谋
红高粱
不会打哈欠的张艺谋
70岁那年会在干什么
莫言自称再也写不出《红高粱》了
张艺谋,越轻松越出色
走近红高粱
变译视角下《红高粱》文化诠释与英译策略
以《红高梁》为例浅析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
张艺谋的抠门
张艺谋归去来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