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基本意象风格与个人艺术创作的关系

2019-07-03 02:11陈戈阳
艺术评鉴 2019年11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意象创作

陈戈阳

摘要:审美形态研究以审美范畴为主,辅之以艺术分类、艺术风格研究。但艺术分类与艺术风格研究是可以从审美形态学研究中独立出来,单独构成艺术形态学研究的。作为审美形态的主要构成部分,审美范畴因摒弃掉具体艺术在社会、历史、技法、媒材等方面的特殊性,故更具有形而上性,或普遍性。审美范畴一般都是经过高度概括后,提炼而成的所谓“大风格”(Geat Style)。因此,审美范畴研究的对象不是某件艺术品,或是艺术家的风格,而是与特点时空相联系的,在宏观文化基础上所生发出的“基本意象”风格。

关键词:基本意象风格   意象   艺术风格   创作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174-03

现代的美学研究者普遍赞成,审美形态研究应该以审美范畴为主,再辅之以艺术分类、艺术风格研究。因为,艺术分类与艺术风格研究两者受社会、历史、文化等具体因素制约较大,加之还受到具体艺术类型的技术、媒材等影响,这些特征显然是一般美学研究无法容纳的。实际上,艺术分类与艺术风格研究是可以从审美形态学研究中独立出来,单独构成艺术形态学研究的。作为审美形态的主要构成部分,审美范畴因摒弃掉具体艺术在社会、历史、技法、媒材等方面的特殊性,故更具有形而上性,或普遍性。审美范畴一般都是经过高度概括后,提炼而成的所谓“大风格”(Geat Style)。因此,审美范畴研究的对象不是某件艺术品,或是艺术家的风格,而是与特点时空相联系的,在宏观文化基础上所生发出的“基本意象”风格。

一、西方基本意象风格

古希腊文化之“优美”与基督教之“崇高”共同构成西方文化的基本意象风格。

哲学家阿诺德在他的《文化与混乱》一书中认为,西方人禀赋了两种相互矛盾的力量。一种是专注于力行的精力;另一种是专注于观念的智能,分别称为希伯莱和希腊文明的力量。

研究西方文化可先从神话开始进行考察。因为它作为文化的母体与雏形,考察一个文化形成之初的神话,即可认识该文化的精神气质。古希腊神话的精神气质:天真、甜蜜、好奇、清新、单纯。代表作:《伊利亚特》《奥德修斯》《神谱》。希伯来神话气质:阴郁、压抑。代表作:《旧约》。

除神话之外古希腊艺术的代表是神庙与雕塑,其中又以雕塑为典型。古希腊雕塑将“美”的概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它们往往以少男少女为刻画对象,身体比例和谐、健美,面容端庄、平和,没有掺杂一丝多余的情绪。德国美学家温克尔曼认为,古希腊雕塑体现出“高贵的典雅与伟大的静穆”,这句话其实也道出了“美”的内核,也使得古希腊雕塑成为后世众多艺术家效仿的典范。

古希腊雕塑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古风时期,受古埃及雕塑“正面律”影响,人物仍处于正面直立状态,左脚向前迈出,姿势仍显僵硬。这时期的雕塑多带有一种“古风微笑”表情,个性与创新仍然缺乏。第二阶段,古典时期,写实性与理想性的完美结合。第三阶段,希腊化时期,这一时期古希腊雕塑风格由本土扩展到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东方风格也融入到古希腊雕塑中。并且,这一时期的雕塑题材更加丰富,人物刻画更加繁复。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有《掷铁饼者》《雅典娜》《执矛者》《米罗岛的维纳斯》《拉奥孔》。

公元1世纪左右,随着罗马的扩张,希腊以及整个地中海东部的希腊化地区都被罗马征服。因罗马人极为推崇古希腊艺术,也极力效仿。但相比于希腊的原版产品,罗马人的山寨品只徒具其形式,精神内核不具备希腊的单纯、天真、静穆等,代之以气派的夸耀、炫目的奢华,由此形成了“宏丽”这一极具罗马特色的艺术风格。具有“宏丽”色彩的罗马艺术品的特征:体积巨大,装饰繁复琐碎。代表作:图拉真纪念柱、君士坦丁凯旋门。

早在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中,希腊人便与希伯莱人發生接触,并发生最初的文化、宗教上的互动,还有冲突。随着罗马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在吸纳希腊文化的基础上,希伯莱人的宗教得以突破自己民族的小圈子,向地中海世界中各民族传播,形成了基督教。罗马帝国末期,基督教代替掉古希腊、古罗马的异教文化,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直接奠定了中世纪,乃至之后欧洲的基本文化面貌。

“崇高”以希伯来文化为源。美在于形式,与之相反,崇高源于无形式。崇高源于对象的无限大,无限制,使得主体无法把握住对象,这使得主体内心产生出一种焦虑感,继而为了自我生命的保存,又将面前无限大、无限制的对象看作是自身心灵的显现,感受到自身心灵的伟大。原先的焦虑感也随之转化为一种力量感、自豪感。中世纪后期,欧洲大地的哥特式教堂,正是崇高显示的感性形象。在中世纪的欧洲是宗教统摄一切的时代,人类的心灵匍匐在神的脚下。

从15世纪开始,欧洲开始走向去宗教化的道路。首先是文艺复兴运动,该运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的理性人文精神,反对宗教狂热。在此背景下,古典主义风格兴起。直到19世纪,欧洲各国日益觉醒的民族主义意识构成了浪漫主义兴起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因此,对个体力量的歌颂与崇拜便很自然地升华为对民族共同体的歌颂与崇拜。代表成果有:格林童话、拉斐尔前派、贝多芬、瓦格纳。

二、中方基本意象风格

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中国文化,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在审美趣味上与以“双希精神”为源头构成的西方文化有许多不同。儒家之“中和”与道家之“玄妙”又共同构成华夏文化的基本意象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大抵被认为是儒释道三教合流而成。但佛教自传入中国后便逐渐中国化,及至禅宗、净土宗的形成,其在精神内核上已与道家几无分别,在表面仪式上与民间巫仪也无太多区别,故儒道二家实构成华夏美学的基调。

中国儒家文化的“基本意象”风格:宫殿式建筑、服饰、礼仪演绎,代表着“中和”这一基本意象风格,道家文化的“基本意象”风格:水墨山水,代表着“玄妙”这一基本意象风格。

儒家精神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分别是“礼”和“乐。自汉代确立儒家的主流地位后,儒家的文艺观开始极大地影响文艺创作。积极的一面为当艺术、审美文化流于形式化,流于表面技巧的雕琢、炫耀时,可以唤起艺术承担社会、人生的道德使命感。提醒审美主体注意自己对生活与人格的塑造力量,不要在风花雪月、声色犬马、淫词艳句中玩物丧志。但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孔子所总结和确立的仁与义的精神内容,在被统治阶层教条化、神圣化、意识形态化后,成了僵硬、专制的精神桎梏,成为统治阶层扼杀在审美文化中出现的任何新精神的堂皇而神圣的利器。这在汉末魏晋、明末,以及近代体现得尤为明显。孔子为审美文化与文艺创作设置的中和、温文尔雅、“思无邪”等被奉为最高,最绝对的评价标准后,文艺也就变得不近人情。

道家之“妙”(自由)。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与庄子。从表面上看,道家带有反智色彩,贬斥、反对文艺,要求回到人类最初的原始状态。庄子在探讨人生、宇宙的本体时,无意间为中国的审美、艺术奠定了基本立场。这个基本立场便可以概括为“游”,“游”所达到的境界就是“妙”。从一切实用、利害、乃至逻辑因果的束缚中超脱出来的境界。个体只有达到了逍遥的境界,心胸才能达到一种无所滞住的“虚”“静”“明”。而这种心胸恰好是审美需要的。在道家看来,最高的自由精神境界,也即所谓大道就在于自然。从功利、利害中超脱与融合于自然是互相规定的。人要想达到“游”(自由)的精神境界,首先必须超脱出一切功利、利害關系,而这种超脱又必须把人融合于自然之中,只有在自然当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儒道相济构成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基本品格。但儒道两者对于审美文化的影响、作用却是不对等的。尽管,历代官方无不奉行“崇儒”的政策,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意识形态的主流,但对审美文化、文艺创作而言,道家的影响与作用要远大于儒家。原因在于,儒家的文艺理论往往从文艺与道德的关系出发进行阐述,而鲜有就文艺本身的原则作讨论的,故对审美、艺术创作亟待解决的审美主体与客体(对象)间关系等影响甚微。与之相比,道家,尤其是庄子倾向于从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角度立言,这就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对象)间关系的讨论提供了适宜的理论。儒道相济构成了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基本品格。但儒道两者对于审美文化的影响、作用却是不对等的。尽管,历代官方无不奉行“崇儒”的政策,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意识形态的主流,但对审美文化、文艺创作而言,道家的影响与作用要远大于儒家。从中国审美意识衍化的历史事实来看,也是道家,而非儒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中西方审美精神的比较

中国的审美精神是道家之“游”,西方则是基督教之“崇高”。两者间的对比是“逍遥”与“拯救”间的对比。基督教的崇高始终维系着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在审美观照中,由对立的痛感及主体初始的压抑感转化对主体的本质力量及使命感的自豪感,这不过反映了英雄惜英雄的强者心态,而彼此相惜的心态恰恰是以严重对抗为前提的。因此,审美主体始终处在焦虑,或是狂暴的情绪中。与之相反,道家的“游”却没有主客体间的对抗,而且“游”所包含的超越性、理想性也不是简单地奔向无限,而是“反虚入浑”,即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于万物。”这样的超越绝不会产生宗教的超越,也不会产生理性的超越,而只可能孕育出审美的超越,艺术的超越。

四、个人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的过程,在起始阶段创作主体首先要对客观物象进行审美感知。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 开篇,将“神思”定义为“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阈之下。神思之谓也。”随着创作的全面展开,创作主体将形成主观意境并凝结成客观物象,这个客观物象不是对现实生活照相式的机械复制,而要经过创作主体主观能动的创造。通过对客观物象加以重新选择,进行分解或综合,实现对审美意象的物化,即形成艺术作品。在当下的创作过程中,笔者认为,当下的创作风格也是有基本意象风格的身影所在的,如学院派的古典写实具象风格及当下国内艺术圈流行的当代艺术,都是对于基本意象的一种发展和传承。我们不能因为时间相距太久远,追溯具体风格不可考而否定基本意象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刘勰,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4]作者不详.庄子集解.外篇.山水[M].上海:中华书局,1987.

[5]张兰芳.中国古代“意象化”风格品评的发展脉络[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01).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意象创作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17世纪中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比较研究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Jazz
来自林间的风
18世纪 新古典主义艺术风格 庄重与理性
欧洲的艺术风格派系与服饰(三)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