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议产业发展概况和展望

2019-07-03 09:42王治峰陆杨米安琪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17期
关键词:发展展望武汉

王治峰 陆杨 米安琪

摘 要:会展业作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已成为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会议,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会议特别是国际会议在提高城市知名度、加快城建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和创造经济价值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梳理和研究当今中国会议业的大事记,比较总结出武汉市目前会议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望行业未来更好发展。

关键词:武汉;会议业;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7.004

1 21世纪以来中国会议产业发展概述

随着社会的演变和科技的进步,会展业作为一种经济存在形式,其存在的形式、内容、功能和办展方式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调整和变化。国际上一般将会展定义为MICE,即展览、会议、奖励旅游和节事活动,而现如今会和展融合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展中有会,会中有展,产业朝着信息化、多元化的方向稳步前行,人們对开办各类会议的需求也随着生活方式的进步而逐年提高。

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的会议产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会议产业分布有着非常明显的梯级结构。第一阶梯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依靠自己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实力长期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是中央部委召开政务会议、各大学术专家筹备协会会议的第一选址,其会议市场规模最大。而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中心,豪强云集,是各大企业举办商务型会议的首选。除此之外,旅游业发展也成为决定会议目的地的重要因素。包括天津、杭州、三亚、成都等旅游城市也逐渐成为国内会议业的中流砥柱。

2 2018年武汉会议业的发展概况

近一年时间里,本课题项目成员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详细的资料收集,最终形成全年会展活动统计分析总表。据表单数据显示,2018年武汉市共举办会议294场,参会总人数达10.38万人。

2.1 会议数量情况

武汉本年度承办小型会议13场,中型会议240场,大型会议41场。可以看出目前武汉以举办和承接中型会议为主,其占比率高达81%,而处于两端的大型、小型会议举办数量较少。超大型会议目前还未能有所突破。

2.2 会议场馆发展情况

截至2018年底,武汉市总共拥有4家大型现代化专业会展场馆,2家现代化专业会议中心,1家会展酒店。其中最为突出的武汉国际会议中心,本年度共举办24场会议,单场会议平均人数达到1129人,居各大场馆之首。它依托着武汉多功能复合型国际博览城的建设,地处国博新城核心位置,紧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洲际酒店,是绝大多数会议主办方来汉办会的首选。

3 武汉会议产业发展的几个存在问题

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会议产业却一直处于泥潭中,仍在不断摸索且发展缓慢,这其中就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 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陷入瓶颈

会议业与展览业的定位其实并不一样,在很多时候我们的会议往往会与旅游业联系在一起。适宜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些客观条件能够显著提高一座城市的会议吸引力。所以说如厦门、海南、杭州等旅游城市,重点发展会议业是一个非常合适且正确的选择。

2016年9月4日至5日,G20在杭州举办。这一场世界瞩目的国际会议彻底改变了杭州的经济水平和发展现状。因为G20的到来,西湖在世界大放异彩。“东湖暂让西湖好,这一让让了几十年,挖掘东湖的文化内涵成了当务之急。”武汉虽为历史文化名城,但如东湖、黄鹤楼、古琴台等著名景区并未带来足够的效应和价值。武汉会展综合实力排名长期低于杭州,很大程度体现了两座城市在发掘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的差距。

3.2 配套服务能力的薄弱

若想成为会议著名城市,主办或者引进会议项目是必须。成为会议目的地的客观条件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四大点:交通、餐饮、住宿、场馆。

3.2.1 交通

作为会议主办方,武汉需要对与会者往返的交通、会期内的道路交通提供必要保障。目前从天河机场国际航班偏少,如直达法国的航班每周只发一次,经营状况也处于亏损,二国际会议大都为外宾,出行的不便会给与会者带来极差的城市印象。

3.2.2 场馆

大型会议往往带来的是巨大的人流量。如一场国际知名学术会议的与会者规模超过5千人,那么拥有接待千人以上大型规模的会议中心是必备条件。第一届中国互联网大会选址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该馆的上海厅可同时容纳3000人会议,是国内最大的无柱型多功能厅。目前武汉拥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武汉国际会议中心2家现代化专业会议中心,1家会展酒店。其中东湖国际会议中心里面积最大的荆楚会堂只能容纳1350人,距离国内一线会议城市的硬件设施还有一定的差距。

3.2.3 住宿、餐饮

目前武汉共有十余家星级酒店可供嘉宾入住使用,如武汉洲际酒店、武汉万达瑞华、武汉光谷希尔顿等,但是各大酒店分散在武汉三镇,无论是酒店与场馆之间,酒店之间还是和武汉的名胜风景都相隔较远,且因为选址的原因周围大都以商业圈为主,观赏性不够出色,没能与城市自然资源形成很好的联系。

3.3 政府对于会议产业的保守态度

对于会展行业来说,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展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扮演一种引导、协助和帮扶的幕后角色。

但武汉许多会议企业受困于困难的审批环节、复杂的申办流程和冗长的办理时限,纷纷打消了自办会议的念头。“外面的不进来,里面的不想办”是对目前武汉会议产业最真实的写照,而政府一直所持保守观望的态度及颁布的各类谨慎的政策驱使着这一现象的延续。

3.4 缺乏举办大型国际会议的经验

与展览业一样,发展会议业离不开大型项目的带动。但会议与展览又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那就是展览可以慢慢培育和孵化,哪怕遇到产业危机,转变方向或者直接舍弃所付出的代价也比较低。会议不同,每一场国际会议,包括官方和非官方会议,都有着非常成熟的运作体系,主办方会根据自己的严格标准和要求去筛选会议目的地。

但由于受困各种流程手续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压力,许多组织机构一开始就打消了申报的念头。作为一种恶性循环,更多的会议将会随着主办方“畏难”情绪而流失。武汉由于缺乏承接大型会议的经验,这座城市在国际会议主办发开始筛选目的地时已经自降一档。

4 武汉会议产业的展望

4.1 加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武汉现需确立东湖风景区、黄鹤楼、汉口江滩等星级风景区在旅游行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作为国内最大城中湖,东湖要将现代设施与文化古迹密切联系起来,实现人文和地理的完美融合,这才能让代表着荆楚文化的东湖真正成为武汉的“门面担当”,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或者会议主办方前来。

4.2 升级相关展馆设施

拥有高质量的场馆是保证会议产业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继续优化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的内部结构和配套设施,培养更多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将场馆全力打造为高端、正式、专业的会议场所,发展为湖北省政务和高端商务接待窗口单位。

加快完善武汉国际会议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通达会场的机场快线、快速公交BRT等交通服务设施规划和建设工作,合理规划布局会场周边的住宿、餐饮、娱乐、旅游、商务的配套服务设施。

4.3 加快推进会展基础设施建设

研究武汉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布局,策划建设一批功能定位明确的专业会议中心和会议型酒店,完善国际性会议配套功能。同时改造现有酒店、宾馆等场所的会议承接能力,如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武汉东湖宾馆、武汉洲际酒店等。

4.4 优化项目实施相关手续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重点展会标准,建立重点展会项目特殊通道,在专利申请、版权登记、出入境、检验检疫、公安、消防、交管、城管等事项给予便利化服务,着力简化审批环节和流程,缩减办理时限。对经认定的重点展会,由市政府组织专班人员赴重点区域进行推介、招展。

4.5 确立引进国际会议机制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整合全市用于支持会展业发展的各类资金,支持引进和培育相关产业的国际性会议。建立国际会议引进机制,加大国际知名会议引进力度,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相关机构合作,积极申办和引进非官方国际会议来汉举办。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对接,积极争取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上市公司在汉举办学术会、年会、供应商大会等会议。

参考文献

[1]杨国川.我国会议产业的困境与对策[J].北京: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2(6).

[2]袁遠.2012会议旅游产业提升城市竞争力[N].北京:中国贸易报,2012.

[3]裴超.把握市场的态度——专访新加坡会议于展览行业协会名誉会长、亚洲展览会联盟原主席廖俊生[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18,01(30).

[4]刘正华.G20.杭州的房价会涨吗[J].楼市,2012,11(13).

[5]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州市加快推进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Z].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2-11-13.

猜你喜欢
发展展望武汉
Food is the problem, food is the solution
武汉挺住
决战武汉
爆破减振缓冲垫的发展和展望
浅析舞台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