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7-04 19:27方燕楠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高职院校

摘  要:为了丰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业余生活,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不少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课的同时,将开设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为了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水平,高职院校大量开设诸如美术鉴赏一类的课程,这类课程在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不少挑战。本文从美术鉴赏课程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開设此课程的教学价值,并且结合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现状,探究课程改革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现状

作者简介:方燕楠,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096-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艺术类课程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一些高职院校在开设基础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同时,也开设了一些音乐鉴赏和美术鉴赏的选修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水平,对学生性格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当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现状

根据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的实际情况,笔者在学校中随机抽查了不同年级的学生,确保能全面反映各个年级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评价。调查中随机抽样人数为400,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8份,回收率为94.5%。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以下三个问题:你对当前开设或者已经选修过的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是否满意?你认为高校开设美术鉴赏课程是否有必要性?从当前的教学模式来看,你认为这门课程是否有改革的必要?为什么?通过以上三个问题,笔者深入了解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关注情况与接受程度,调查结果如下所示:65%以上的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占用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太满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太满意等等。23.9%的学生甚至认为这门课程没有开设的必要性,无法从中获得任何知识。针对第三个问题,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需要改革,关于改革的方面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笔者也向部分学生咨询了一些改革建议,大部分学生表示首先需要将这门课程由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变成范例式教学,有一些艺术修养水平较高的学生表示应当加深这门课程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学生建议应当优化教材,或者通过建立专业的教师团队等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综合以上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课程设置情况的建议,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当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当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讲解理论知识。虽然会有计算机辅助教学,但是根据美术鉴赏课程的自身特点,多媒体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在课堂讲解中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也无法对作品内涵有清楚的认识,最终导致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学生从中无法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与艺术修养,同时也无法缓解专业课程的学习压力,没有达到这门课程的最初开设目的。

2.教材选择与师资队伍存在不足。综合分析当前教学现状,不同年级的教材版本不一致,并且其中的教学内容比较老套,缺乏对艺术作品背景的详细介绍,内容古板,与现代艺术相脱节,无法引起学生对作品欣赏的兴趣。同时,授课教师的水平也有待提高,美术教师在学校教师团队中属于紧缺型人才,部分美术教师甚至是兼职教师,对教授的课程没有充分的准备,在讲解过程中不够深入和透彻,导致学生对教师水平与课程内容出现质疑甚至失去兴趣。

3.教师课堂教学效率降低。从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以及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帮助,从而不重视这门课程的学习,在课程学习中甚至会出现旷课、逃课等现象,造成班级风气不正,影响了学生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

二、当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改革对策探究

以往实践证明,任何课程的改革和完善都需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发展需要,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对实践教学方式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建立符合当前学生需要与社会发展的新型教育课程体系。

1.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教育环境下,课程种类繁多,学生极易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班主任及授课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放松压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水平,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学风浓厚的轻松学习氛围;除此之外,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也应充分体现趣味性,建议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单纯的介绍美术基础知识转变成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自主鉴赏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教材设计都是对基础知识简单介绍,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鉴赏课程作为一门鉴赏类的公共课程,势必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介绍美术作品时应当根据艺术作品创作背景,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水平。同时,教学内容应当有清晰的框架,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新旧知识结合,从而达到改革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提高学生艺术内涵水平的目的。

2.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需以新时代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与新时期课程标准为依据,新时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一线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在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中,教学目标主要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为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美术鉴赏课程应当明确围绕这一目标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另外,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的关键,当前课程教学仍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在改革教学模式上,建议教师应当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经过实验表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改善教学氛围的手段多种多样,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增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利用多媒体将教学内容以学生喜爱的动漫或者电影的形式呈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进行户外教学与教学实践。课堂上的枯燥教学活动会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抵触情绪,建议教师可以采用户外教学模式,如将学生带到美术馆或者博物馆,学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直观感受进行实地教学,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

3.建立专业的美术鉴赏课程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水平。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力量,其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建议学校在教师队伍的建设和选拔方面应当以专业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为基础,择优选择专业的教师人才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定期开展教师队伍培训,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的考核评价机制,督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升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综上所述,开设美术鉴赏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与精神世界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通过组建和完善教师团队,改革教学模式与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重视对美术鉴赏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启伟.高职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策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44):59-59.

[2] 黄薇.高校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5,(22):6-7.

[3] 赵萌.当前高职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研究[J].大舞台,2012,(10):239-240.

[4] 刘春恒.高职高专院校美术鉴赏课教学的改革对策[J].美与时代(中),2015,(8):90-91.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高职院校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淄博市职业院校乒乓球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