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角色区域创建

2019-07-04 19:27袁建岚王明珍刘春霞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

袁建岚 王明珍 刘春霞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幼儿园教育中,创设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特色区域,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角色区域

作者简介:袁建岚,湖北省红安县直机关幼儿园教师;王明珍,湖北省红安县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刘春霞,湖北省红安县城南幼儿园园长。(湖北 黄冈 438400)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117-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幼儿园教育中,创设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特色区域,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增强民族自豪感,我们重点在幼儿园班级角色区域中进行了以下探索。

在创设区域时,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在班级角色区域中充分凸显传统文化特色。如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地域特色,我们在小班创设了“木偶剧场”活动区,由于小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他们对家庭的依恋程度较高,剧场的布置以一些漂亮的纱布和挂饰为主,营造一种温馨的感觉,里面漂亮可爱的娃娃木偶、服饰、环境道具都会给孩子一种家的感觉,吸引他們来这个区域进行活动。他们在木偶剧场游戏时还可以模仿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等生活场景,从而还原生活中的经验。而对于中大班的幼儿来说,“小酒馆”“农家皮影戏”等角色区域更受他们的喜爱,孩子们不仅可以在里面玩行酒令、皮影表演等,还可以自由选择当店老板、店小二、酿酒师等角色来进行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对生活中的场景和经验进行了还原,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其中最吸引幼儿的是“农家皮影戏”区域。现在幼儿耳熟能详的动画片多是喜羊羊、奥特曼、熊出没等动画作品,然而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皮影戏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底蕴是现有动画片所不能比拟的。皮影戏表演中实景的表现方式、生动的情节演绎和现场的交流互动更是现今的平面影像所不能具备的。因此,在农家皮影戏区域活动开展初期,我们选取《西游记》动画片给幼儿观看,因为《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幼儿对其中的很多故事也非常熟悉。然后,再向幼儿展示皮影戏表演片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幼儿观看后非常感兴趣,都对皮影表演跃跃欲试。

接下来我们和幼儿共同探讨该如何创设皮影剧场,让幼儿充分参与其中。在创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皮影戏的舞台怎样做才便于幼儿操作?皮影的幕布不够透光该怎么办?制作出来的人物皮影几个关节动才能最快地掌握操作方法?换角色时怎样操作才不至于拿错等等。最后大家一起商量出将皮影舞台做成一个大柜子式的,同时最少要能容纳五个演员在戏台后面操纵影偶,方便幼儿在表演的时候切换角色;布料选用白色的薄布安装灯管增加透光性;反复让幼儿练习2—4个控制杆的皮影,并在皮影的反面贴上人物的正面相等这些方法来解决问题。等到幼儿玩的时候,提前先排练好剧情,学习人物的对话,从单人的表演到团队合作,从简单的模仿到创作改编故事,并将打击器乐也加入其中。随着皮影戏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在不断提高。他们会表演的故事也越来越多,我们将自主权交给幼儿,并通过提示、提问、材料支持等方式引发幼儿思考,支持他们对作品中的内容和角色进行想象创编,并尝试制作皮影角色,使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幼儿在剪纸艺术与皮影艺术的完美结合中不断提高剪纸技能和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艺术内涵,还帮助幼儿了解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充分感受了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很多传统节日,这些内涵丰富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佳节传统民俗活动多样氛围浓厚,深受幼儿喜爱,也为幼儿园开展以节日为主题的区域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本地风俗,我们选定了一些可以开展角色区域活动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

如大班主题活动《快乐的端午节》,围绕这一主题,我们首先投放有关端午节的图书绘本供幼儿阅读,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然后在角色区投放相应服饰道具等,让幼儿相互协商,扮演屈原、楚王和百姓们,将《屈原的故事》表演给大家看,加深幼儿对端午节由来的理解。最后还投放了用纸箱制作的小型六人龙舟两艘,让幼儿在区域中进行赛龙舟比赛活动。我们先让幼儿自行分配好角色,扮演舵手和划手,幼儿先站在纸箱做成的龙舟里,听到口令后蹲下,齐心协力向前划,看怎样才能划得快,当幼儿掌握到划龙舟的技巧后,两艘龙舟就可以进行比赛,看看哪队划得快。孩子们一边划,一边喊着口号。还可以让一名幼儿敲鼓助威,气氛更加热烈。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充当百姓加入到呐喊的队伍之中,充分感受节日活动的热闹氛围。同时我们在美工区投放布料、香料、胶水等,让幼儿制作香囊;在美食区投放粽叶、糯米、棉线,老师和幼儿一起包粽子,粽子包好后送到厨房煮熟相互分享品尝,也体现了各领域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这一系列的区域活动既让幼儿对端午节的民族风俗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了解,还可以锻炼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

国学经典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将国学经典与幼儿教育相结合,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针对幼儿特点,我们开展了各种国学经典诵读区域活动,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点阅读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相结合,制定了实施计划。首先在各班开展了起点阅读与诵读经典活动,以讲故事、古诗新唱、童谣儿歌等形式让幼儿理解故事和国学;接下来带领幼儿在美工区制作绘本,用绘画、手工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幼儿的印象。最后,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开展角色区域活动,如《司马光砸缸》,我们先让幼儿了解故事,再用幼儿能够理解的形式制作简易的绘本,加深对故事的理解,最后幼儿之间相互协商,分别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在国学经典中受到熏陶,不但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也提升了各项素质,对幼儿教育的实施具有深远意义。

红色文化的熏陶能够丰富孩子的情感,从红军故事、战争表演中,幼儿能够了解到红军在战争中的英勇与顽强,也能培养幼儿勇敢、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因此我们开展了很多红色主题的角色区域活动,将红色本土文化融入幼儿园角色区域活动中。

如在开展角色表演《说书》时,前期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亲子活动,带领家长和幼儿参观烈士陵园、长胜街和鄂豫皖根据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还请来了小路爷爷讲述了他父亲当年长征路上的艰辛和苦难,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做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将故事《少年刘铜锣》和《黄安谣》以说书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幼儿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我们还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情感需要出发,创设了:小小训练营、军民一家亲、我是小红军等活动区域。首先带领幼儿在美工区域中制作手枪和靶子、编草鞋、纳鞋垫、扎红花等,然后投放在角色区。区域中幼儿根据模拟的作战场景,扮演了一个个勇敢神气、不惧困难的小红军。特别是在区域活动“军民一家亲”中,从游戏环节的设置、游戏材料的准备、游戏的玩法都是幼儿自主设计讨论生成,他们和老师一起收集材料,一起设计游戏情节。最后共设置了四个小环节:寻找水源和粮食、过障碍送水送粮、过雷区、勇夺高地,欢庆表演。经过多次调整后的活动集趣味性和挑战性为一体。通过活动,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自己是一名红安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使幼儿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角色区域活动,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魅力,避免了“说教”“灌输”等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主题背景下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不仅使幼儿学习传统文化变得生动有趣,让幼儿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生展,同时更有效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责任编辑  胡江华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教育途径探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来了男老师,你欢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