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提升与人格塑造

2019-07-08 03:21许晶晶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格古诗词诗歌

许晶晶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完善人格是当前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亦是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双重指向。通过开展古诗词教学,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够得以提升,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

审美教学是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美学理论,使用美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古诗词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验美感,并且经历道德的洗礼。高中古诗词教学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诗词知识,也能让学生体会诗歌之美,并且逐渐发展创造美和感受美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一、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提升

中国古詩词的最大特点就是语言精练、表意深远。无论是表达情感、展现意境、叙述事件亦或是描绘景致等均以凝练的文字予以充分、饱满的表述,反映了古人的审美情趣。

第一,学生感知诗意是提高审美的基础。

在培养学生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及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过程中,教师应着力于情感的熏陶,以自身对古诗词的深入理解与热爱,调动浓烈的学习氛围,使古诗词作品跃出课本,构成情境。如在《蜀道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噫吁嚱”这一语气词,作者以夸张的惊叹词作为诗歌发端,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在激情澎湃的朗读中,学生对蜀道的高峻陡峭和作者气吞山河的豪情有了深入了解!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知文字中的诗意和情感,获得感情熏陶,进而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这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

第二,学生多元理解是提高审美的方法。

古诗词是含蓄缠绵、回味无穷的,如果没有想象力的积极参与,如何能够体会到古诗词“意在言外”的美妙之感?在古诗词教学中,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至关重要,进入诗歌的意境要靠它,充实作品“留白”要靠它,这样更容易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如在讲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句时,引导学生想象相关的情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感受诗歌作品中的美感要素,这样可以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第三,审“悲”是提高审美的突破口。

“悲”情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诗人黯然神伤、凄凄而泣,或感怀伤己、或怀乡悲国。柳永的《雨淋铃》写的是肝肠寸断、相见无期的离别之愁。苏轼的《念奴娇》写的是请缨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李清照的《声慢慢》则将丧夫孀居之苦和国破家亡之悲缠绕在一起,怎一个愁字了得!但作者在诗中所描绘的悲情,并非是消极抱怨,而是自我鼓舞的抒志,面对困境、失意,不愿屈服,蓄力再博。我们要正确理解“悲”这种审美内涵,让学生体验比苦难还要坚强的灵魂,体验与困难抗争的勇气,激发学生振作精神,提升自己的人格高度。

二、古诗词教学中的人格塑造

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个长时间的内化过程,而审美情感是实施人格教育的基础,学生通过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通过深入理解领悟,逐渐内化诗歌中的正面内容,形成自己健康人格的一部分,在审美中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并且在领悟中把握做人的道理和真谛。

第一,用情感相似的诗歌实施人格教育。

教师可以寻找情感相近的诗歌作品,引入比较教学法,让学生了解它们的共同情感。如学习杜甫《蜀相》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结合杜甫同期作品《登高》来对比,看到的是杜甫对现实的无奈,以及报国无门和颠沛流离的苦闷。教师把诗歌鉴赏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诗歌的内涵,加深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进而分析作者表达的积极人生态度,最终形成完善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

第二,用情感相异的作品开展人格教育。

诗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因境遇与经历的差异,在情志表达上也会存在差别,想要对作品通透理解,还需反复阅读,深度赏析。教师可以利用情感内容相异的作品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分析诗歌中不同的情感内容。如可以把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和《赤壁赋》放在一起比较,因为这三篇诗文都作于被贬黄州期间。经过深层次地研读,学生对作者人格的理解会比教师直接灌输的深入得多,进而内化为自己的人格和情感,这样就发挥了诗歌教学的人格培养作用。

第三,用常见的梅花意象提升人格境界。

梅花是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梅花一向以高洁坚韧、谦逊无争、傲岸不羁示人,梅之品格是中国古代士人穷其一生去追求的品格,更是中国士人的精神象征。清代恽寿平赞梅曰:“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教师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赏梅花之气、品作者之意、升自我之境。通过梅花意象的讲解,让学生体会人格之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学生感受到诗歌中的情感内容,进而慢慢内化为自己的品质,获得感情熏陶。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审美提升和人格塑造两个重要指向。通过多角度赏析、引导对比等形式,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之美,吸纳诗歌文化之精髓,强化审美感知力,增强审美意识,树立正确审美观,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第二中学(236400)

猜你喜欢
人格古诗词诗歌
踏青古诗词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古诗词中的新年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