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灌云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9-07-08 03:53万玉梅
农家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摘 要:灌云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培育壮秧,通过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温湿度等管理技术培育壮秧;适当调控栽插密度,加强本田管理、科学施肥,改变施肥方法,增钾减氮、减磷增硅。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蟲、杂草,即时收获,保证米质,获得高产,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灌云

一、秧田管理

要培育壮秧,壮秧的标准是:叶龄4-6叶(机插4叶1心、抛秧、手插5叶1心),高度适中,苗高15-18cm,同时要求苗壮而不嫩,根多根白,苗健叶挺,无病虫害。

1.种子处理

(1)晒种:一般晒2-3天,打破水稻种子休眠期,提高种子发芽率。

(2)选种:选用适合当地熟期的优质、高产、抗病及分蘖力强的品种,如连粳11、宁粳4号等。然后对种子用清水进行漂洗精选。

(3)浸种: 浸种可使水稻种子吸水达到自身重量的25%,以满足种子萌动和幼芽生长对水分的需要,促进种子发芽迅速而整齐,并且药剂浸种可杀死种子表皮的恶苗病菌。推荐药剂25%亮地乳油15毫升1袋50kg左右水稻种子。

(4)催芽:将浸好的种子捞出控干后,浇50°C温水,使稻种均匀受热,待没有热气时,将种子堆放在铺好的稻草上。堆中温度控制在28-30°C之间,每隔12小时翻动一次,缺水时勤浇水。这样经2-3天即可出芽。

(5)晾芽:经过晾芽后,使种子表皮的水分降到不粘手,播种时能把种子播均匀。

2.播种

(1)播种时间;灌云县麦茬稻在5月中下旬,夏插栽插6月中下旬。

(2)配制床土:使用秧苗壮秧剂(20公斤)可用旱育稀植、隔离层育苗、软塑盘、机插盘、毯式盘120平方米(720盘)左右,机插盘下种量高可以适当加大壮秧剂用量。抛秧盘140平方(大约840盘)。使用时先用20公斤壮秧剂混拌100kg土,混拌2次,把120kg在混拌到300公斤土里混拌2次,在把300kg混拌到800kg里混拌2次,高效多功能营养土混拌完成。(以上装土薄厚有区别仅供参考)以实际用量为准。不能用有除草剂的床土,不要随意加大壮秧剂的用量,(非机插秧)一定要拌匀。

(3)播种量;机插840克—900g/米2,人工插350—400g/ 米2,均为湿籽。

(4)播种方法;播前床土要浇足水,达到饱和状态。不论机播还人工撒播每床的种子量分两份,播种2次。第一次播全,第二次找匀之后按0.7cm厚度均匀覆土。之后马上平铺地膜,保温保湿。

3.苗床管理

(1)温度;出苗前不允许超过35度,出苗后保持30度以下,一叶一心以后逐渐降温,直到插秧前降到20度左右为止。

(2)水分;出苗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出苗整齐,出苗后至2.5叶期床面不干不浇水,提高地温,促根下扎。2.5叶期到插秧期每天浇一次水,防止秧苗缺水萎蔫,秧苗发病。

(3)防病;在一叶一心期及时浇一次“3%立青双绝如果盐碱严重地区先用固体硫酸按说明书使用调酸然后再用药,用后叶面喷水洗苗一至两次”,预防立枯病的发生。

(4)通风:以床面温度为准,只要晴天,不论天气怎么冷,床面都会有温度,必须通风。出苗前后,超过温度指标就两侧通风,当一叶一心以后,为了不让温度升得太快太高,早上5-6点就通风,逐渐扩大通风口,下午4-5点盖严,让苗晚上长,不许让北风进苗床。

(5)追肥:秧龄到25天后离乳期,下种量大的有脱肥现象的每平方米追施100g壮秧剂。

二、本田管理

1.合理基本苗,保证栽插质量。

机插秧用30cm×13cm,1.7万穴/ 667m2,每穴4苗。水稻栽插密度对产量影响很大,在一定范围水稻产量随栽插密度增加而增加,当栽插密度继续增加时,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呈降低趋势。栽培密度对产量影响较大,只有合理密植才能确保高产、稳产。插秧作业时应确保行直、苗足、浅栽,秧苗不飘不倒,栽插深度控制在1.5厘米以内。

2.科学施肥,改变施肥方法,增钾减氮、减磷增硅。

施肥;大力提倡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适量施用锌肥,硅钙肥,利用测土配方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做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以达到节约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具体说:

底肥;每667m2N16- P2O5-16- K2O 10(42%)复混肥40kg,尿素20kg,增施35%有效二氧化硅20kg,这就是深层有肥、浅层有肥、表层有肥;肥料利用率高。

追肥;第一次插秧后3天看见有新的白根出现就追施2水稻返青肥尿素15kg/667m2,配合除草剂撒施,使小苗早生快发,早分蘖。第二次在分蘖高峰期(7月10日左右),追施尿素8kg/667m2,找匀三类苗,让小分蘖快速长大。第三次当每穴主穗已经孕穗粒开始形成时,(7月25日左右)10kg复混肥(16-12-17)/667m2,作为孕穗保花肥。这样就不会早衰、不会贪青。

3.科学管水

在水分管理上,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生育特点来调节水层,合理灌水和晒田(在盐碱稻区不能晒田,可以通过深灌控制无效分蘖),以达到节水提温的目的。在插秧至缓苗期保持4—5cm深水层护苗,分蘖前期保持3cm左右的浅水层,分蘖中后期进行干湿交替灌溉,当全田总茎数达到预定指标(每平方米达到520个茎,)时,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在拔节孕穗前期保持湿润,保证通气良好,后期适当建立浅水层,特别是抽穗前5-15天内保持浅水层,其余时期以间歇湿润灌溉为主,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管水办法,保证地上、地下部协调生长。在抽穗开花期采取间歇灌水的方法。孕穗期深水灌溉水深10cm以上,直到9月25日停水。防止因缺水而渴死水稻早衰。

4.综合防治病、虫、杂草

除草以不影响分蘖、安全、绿色为目标。使用对水稻无抑制作用的高效、安全杀稗剂,如丙草胺和苯、噻卞进行封闭除草。水田整个生育期要在人工除草的基础上进行化学除草。后期杂草较多的地块更要以人工除草为主,配合化学除草。插秧7天后每公顷用53%苯噻草胺、苄嘧璜隆1200克-1600克防治水稻杂草。三棱草、野慈姑、雨久花较多地块,用灭草松加二甲四氯防除,水葱子、芦苇多的地方要用阿罗津加吡密黄隆防除。由于缺水造成严重草荒的,灭稗草用50%二氯喹啉酸防除,驴耳菜等阔叶杂草用灭草松防除。池埂子要割草两次,改善水稻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7月初,茎杆粗壮、心叶甜度高的品种易受二化螟的危害,在危害初期采用“三唑啉加毒死蜱加阿维”各使用300ml组合使用,现用现兑使用1公顷,兑水200kg喷雾。对叶色浓绿、生育拖后、排水不良、易感稻瘟病地块,在发病初期可以用30%春雷、稻瘟酰胺、咪鲜胺合剂防治一次。商品名(瘟曲双杀)第二次(与第一次用药相同)喷药时间应选择上午8点前下午四点后,避免高温喷药中毒。

5.收割:据试验,收割的时间对于稻谷的产量、米质都有很大的影响。收获早有利于提高食味、减少垩白度,但不利于提高出米率和产量。收割晚则相反。在我省气候条件下,出穗后50天左右收获时,可以保证产量和米質。

参考文献:

[1]邹成华;陈未;喻盛莲;廖波;;不同氮肥及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机插秧产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11年05期.

[2]王芳;;水稻软盘淤泥育秧机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4期.

[3]张建明;;水稻机插秧床土培肥育苗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4]隋文飞;宫德海;;水稻大棚盘育苗机械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9期.

[5]刘开贤;邬晓君;阮利明;王永柱;;机插连作晚稻播种期及秧龄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杨建英;;水稻拔节长穗期管理措施[J];致富天地;2011年07期.

[7]张春岩;宋宪军;郑向辉;;水稻本田管理技术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8]张琳琳;叶清青;许佳斌;吴贻嘉;;水稻巨大胚突变体籽粒灌浆特性(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5期.

[9]吴毓;李贤勇;杨德;樊仕勇;李代林;凌佳虎;;丘陵山区水稻机插育秧技术应用[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11年03期.

[10]姚清国;李晓芹;李晓兵;段书德;;水稻OsOle1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6期.

[11]孙光天,韩素梅,孙光辉,苏北地区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8期.

作者简介:万玉梅,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图河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工作,长期从事水稻、小麦、大豆等农作物的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取得了优异的科研成绩。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