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首》教学纪实与评析

2019-07-08 03:57李文斌郑丹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现代诗繁星李老师

李文斌 郑丹

一、课前谈话,生发表达——唤醒心中之美

师:初次见面,我们互相打个招呼吧。同学们好!

生(齐):李老师好!

师:挥动你的手,声音会更有节奏。

师: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在你的生活中,你认为什么是美的?

生:我认为有些人写的诗歌是美的;还有每个人长的样子是美的。

生:我觉得风景是美的。

…………

师:景美、心美、画美、文章美……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看来,咱班同学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是能力,留住美更是本事,有什么方式把这些美留住?

【简评: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李老师立足“单元整体”,关注导语,注意语文要素之间的前后勾连,并将其化为生活情景,课前通过谈话与学生“聊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留住美”“表达美”,渗透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师:现在特别流行的方式,不仅要拍照,还要发一个朋友圈。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旅游。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这个朋友后半句做得特别好,“行万里路”。前两天,他去了一片荷塘,拍下了这张照片,漂亮吧!

师:他不仅拍了照片,他还说了一句话,你猜猜他会说什么?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知道我朋友怎么说吗!(师出示课件。)

生(齐):哇,这荷塘全是花!

师:我的朋友说得怎么样?

生:说得不咋样!因为他只用眼睛看到这些花,没有用心去感受!

师:我真希望我朋友能坐在后面听一听。同样的荷塘,我们的朋友曾这样说……

生(齐):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师:我们的朋友杨万里曾这样说……

生(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我们的朋友朱自清曾这样写到……

生(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师:我们的朋友席慕蓉还这样写到……

生(齐):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多希望,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师:我看到现在的你们,表情的专注,脸上的笑容,眼睛里充满了期待!其实美就像一扇门,打开这扇门一定离不开这把钥匙!一起读。(课件出示。)

生(齐):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

师:那我们就用这把钥匙,开启今天的诗歌学习。上课!

【简评:通过“聊美”“感受美”来拓展古诗、散文,巧妙引入“现代诗”。课前看似随意的聊天意在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情韵的不同,强化人文主题,为本单元教学开启发现美的旅程。】

二、 初读诗歌,释义诗题——探寻短诗之妙

师:拿出课文纸,一起学习今天的课文“短诗三首”,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师:诗有短就有长,今天咱们学的是三首……

生(齐):短诗。

师:看看课文纸,这三首诗都叫什么名字?

生:繁星。

师:这个“繁”字笔画特别的繁多,也是我们书后要写的一个生字,我来写你们先来观察。“每”字第四筆横折,不出头而且没有钩,中间的笔顺是点横点,反文旁捺脚要平,下面的撇折写得紧凑一点。在星卡的田字格中写一个繁字。

师:在星字前面加上一个繁字,这星的数量就变多了,而且密集。一首诗的题目就是一幅画,繁星点点,齐读课题。

师:繁星后面还跟着一串数字,猜猜是什么意思?

生:序号。

师:是的,《繁星》是诗人冰心为你们专门写的一本诗集,她是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小桔灯》《寄小读者》,相信在座的同学一定有读过这些作品的。《繁星》是一本诗集,里面一共164首诗,今天学习的三首分别是……

生(齐):《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每首诗读两遍。

(生自由读。)

师:诗很短,能读好吗?老师检查一下读诗情况,邀请3名同学来读一读这三首诗。

(生读《繁星》七一。)

师:读得真好听!下一首谁来?

(生读《繁星》一三一。)

师:我希望还能听到你的声音。这首诗里有一个“啊”字,它很特殊。在不同的语句中它的读音会有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在这里海的韵母i与ɑ连读,就读成yɑ,一起读。

师:把它标上音,轻声。《繁星》一五九谁来?

(生读《繁星》一五九。)

师:这里的“啊”又出现了音变的现象,“母亲”的韵母n与ɑ拼读,就读nɑ。一起读,把读音标好。

师:这两个音能读准吗。咱们合作一下,我来读前面你来接“啊”的读音。

(师生合作读。)

【简评:对“ɑ”的变调的处理非常巧妙,李老师没有告诉学生变调的基本规则是什么,该怎么做,而是让他们基于这样的情境先读一读,告诉学生这儿读“yɑ”,那儿要“nɑ”等,引导学生读的时候有一点感受,这样对新知的处理,李老师做到了关注但不是刻意强调。】

有板有眼,读出韵感

师:把这两句话放在诗中还能读好吗?

师:刚才同学们读的时候,能感受到短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这里面可藏着秘密的。这位同学负责朗朗上口,我们来欣赏悦耳动听,看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你来读。

生:我发现了他读得很柔和。

师:你听到的是语气。还有吗?

生:每一句的后面都有一个问号。

师:语气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没有发现?

生:我还发现它每一句都很押韵。

师:真好,除了末尾有问号,我们观察的时候都会首尾呼应地去思考。

生:我还发现,每一句的开头都有“哪一”。

师:你看,句子的开头都有“哪一”,句式相仿,末尾的问号语气相同,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谁来试一试?

师:感受到了问的语气了,如果我们在读的时候,语调再上扬一些会更好。我们一起试一试,哪一颗星……

生(齐):没有光?

师:哪一朵花……

生(齐):没有香?

师: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生(齐):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师:你看这一次又一次的问,语气、语调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特别有节奏。

师:开头的“哪一”,句式相同;句尾问号,语气相同。这些都是眼睛看到的,秘密可不只能用眼睛去发现。刚才有同学发现了,在现代诗的末尾还有什么?

生(齐):押韵。

师:是的,还藏着“韵”。

师:当你找到这首诗“韵”的时候,这首诗就像音乐一样,听起来悦耳动听。所以朱光潜先生说:“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读起来就像音乐一样,谁来试试?

(生读,语句衔接不够紧凑。)

师:很好,问得再快一点,节奏再紧一点,就更好了。我们一块儿试试。大海啊……

师:就像这样来读,我们来合作一下。我来读题目,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二组读第二句,你们组读第三句,你们来读第四句,最后一句,一个问号是一句。准备开始《繁星》一三一……

(生读。)

师:现在我就是大海,你们一次又一次地问我。问得再紧凑一点,好吗?一起来读……

(生齐读。)

【简评:以读为径,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以思维发展为核心。在读中感受现代诗的语气、节奏、情感,此环节教学,教师没有直接传递给学生押韵、韵脚的概念,而是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韵脚,感知新知。】

师:真好,听你们如潮水般此起彼伏的朗读,就像作者那心头如潮水般一次次的问,这一次又一次的问,就是文中的那一个词?

生:思潮。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体会作者如潮水般一次又一次的问,一次又一次的思考。

有声有色,读出想象

师:同学们越读越好,你们真了不起,短短的时间里就发现了现代诗里面读起来特别有节奏的秘密,我们接着发现,还有哪一首诗你同样发现了“韵”?读起来也特别有节奏?

生:我觉得《繁星》一五九里面,这里面用了“了”和“里”。

师:发现得非常好。刚才我们看到的是相同的音是韵,而这首诗里面,有相同的字,读音也相同。所以读起来也特别的……

生: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师:谁来读一读?

师:当你感受到诗歌的韵律的时候,你读起来就特别有节奏,朗朗上口,悦耳动听,想读得更好吗?

生(齊):想!

师:你们要找到“韵”,说明你们已经入门了!要想读得好,还要读出变化,老师来帮帮你。谁来试试把红颜色的字加重语气来读?你会有不同的感受。

师:听了她的朗读,有不一样的感受吗?我来读,你来听。(师范读。)

师:谁和老师一样,读着读着眼前就会出现画面?

生:在听您读的时候,我的眼前就像真的出现“风雨”了,天上要下雨了,而读到“心中的风雨”就想到风要来了,雨要来了。

师:你的耳朵多灵呀!诗歌读着读着,你不仅能读出节奏,还能读出画面。你能看到天上的风雨,那风雨是什么样的?

生:响声很大!

师:那是电闪雷鸣。能读出来吗?你试试。

生: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风雨”重读)。

师:非常好,请坐。那风雨还是……

生:那还是风雨交加的。

师:读出来。

生: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风雨”重读)。

师:真好!请坐。当你读出变化,读出起伏的时候,你的眼前就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让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

师:天上的风雨,心中的风雨,同样是“风雨”,一样吗?

生:天上的风雨,它代表是要下雨刮风;心中的风雨代表的是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师:是呀!天上的风雨是自然现象,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心中的风雨是作者经历的一些事情,那些事情可能是——

生:作者经历的悲伤或者是一些挫折。

生:还可能是很伤心的事,心里要下雨了!

师:其实作者心里面经历的风雨又何止这些呀!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人生经历,感受她心中的风雨……

师:1900年出生的冰心,从小便体弱多病,每次生病就会想起,母亲啊……

(生齐读。)

师: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11岁的冰心来讲是可怕的,是枪林弹雨,是无家可归……想到这些冰心有些害怕,她会说,母亲啊……

(生背诵。)

【简评:品读风雨环节,学生不仅读出作者眼中的风雨,更读出作者心中的风雨,此处设计巧妙,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现代诗韵味的基础上体会现代诗的情感,进而激活学生自己心中的“繁星”之想。】

师:作者经历痛苦,经历困难,当这些事情出现在她心里的时候,躲进母亲的怀里,会让她感受到——

生:温暖和幸福。

生:会感觉到安慰。

师:甚至是鼓励,对吗?因为在母亲的怀里藏着浓浓的……

生(齐):母爱。

师:当你一遍遍读着这首诗的时候,不仅读出了它的节奏,想到了它的画面,更读到了这首诗的情感。当读出一首诗的情感的时候,这首诗便有了生命。

师:天上的风雨,耳边的海浪,都是作者永远无法忘记的回忆。现在请你走进作者的回忆,走进“繁星”七一,先来看看这首诗,有韵吗?

生:没有。

三、自主学习,明晰路径——品悟短诗之味

师:现代诗可以有韵,也可以无韵。无韵诗同样可以读得朗朗上口,悦耳动听。请你读一读自学提示,一起学习第七十一首。(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

1. 自由读“繁星”七一,想象诗中的情景,你仿佛看到、听到、闻到了什么?

2. 诗中的情景,让你想起来自己童年哪些无法忘记的回忆?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生自由朗读,合作学习。)

师:把你看到、听到、闻到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交流学习体会。)

师:好了,分享一下你看到、听到、闻到的。

生:我仿佛看到了冰心坐在母亲的膝上,闻到了藤萝的香味,还仿佛感觉到风吹过脸颊的感觉。

师:你看这画面多丰富呀!读着读着你仿佛就走进了诗中。

生:我看见了在园子里,有一轮明月挂在高空上,在月下冰心坐在母亲的膝盖上。

师:你能把这画面放在诗中读给大家听吗?

(生读。)

师:让这回忆再慢一点,把这画面放进去,谁来试试?

(生读。)

师:有了停顿,想到的画面才有空间去存放。我们读得可以再慢一些,每句末尾的字可以再增加些音长,会有一种不舍和留恋的感觉,我来读你来听。(师范读。)

师:谁来像这样把你看到的画面放进诗中?

(生读出停顿,增加音长。)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呀!就像一把乐器在演奏这首诗。你读着读着,就仿佛置身于那月明的园中……闻着那藤萝的花香……这些事情就在我们的回忆里,一起来读。

师:诗中的景物有些是常见的,有些是不常见的,比如说……

生:藤萝。

师:请你看,这就是藤萝,美吧!在藤萝的叶下,我们可以做什么呢?

生:我们可以开开心心地玩。

生:我们可以在藤萝叶下朗读美诗。

师:多好啊!那我们把这些画面都放进去,感受那园中的回忆。

师:这些事情就在作者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地浮现着,让她永远不会忘记,所以作者说这些事是……

生:永不漫没的回忆。

师:想到这些,你仿佛就坐在这月明的园中,坐在藤萝的叶下……跟老师一块儿,手托着腮,将思绪飘向远方,一起来读这首诗,尽量不看着读。

(生全体托腮,情景朗读。)

【简评:学生托起腮静静思考的时候,想象已经发生。师生共情于繁星下的美好,读韵中想象,想象中生情,探究中渐悟诗歌特点。】

四、勾连心声,以己入诗——拓写童年之情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你不仅读到了作者的童年,更想到了自己那些童年难忘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第一次去游乐场玩碰碰车。

生:我第一次和爸爸、妈妈到动物园看动物的事情。

生:我第一次学游泳。

师:当你读到自己的时候,你离这首诗就更近了,现在就邀请你,模仿《繁星》七一,将你童年的画面写到这首诗中,一会儿分享给同学们。

(生配乐仿写《繁星》七一。)

师:好了,相信随着音乐的流淌,童年的画面就在你的字里行间。请同学来分享一下你们童年的回忆。

五、重温诗文,积累内化——共情诵读之声

师:让我们将繁星放在胸前,让它同作者的繁星融为一体,重温这段星光之旅。

(生共同背诵《繁星》七一。)

师:将这繁星举到耳边,聆听这星中的海浪声……

(生共同背诵《繁星》一三一。)

师:将星冉冉升起,升到童年的最高空,铭记这些事……

(生共同背诵《繁星》一五九。)

师:在诗中你们不仅读到了节奏,诗中丰富的画面,更有浓浓的情感;读诗你不仅读到了诗人,更读到了自己。当读到这些的时候,这诗就开始有了味道。

师:这就是诗的味道。相信你们已经渐渐喜欢上这首现代诗了。无数的繁星,汇聚成了这本诗集。《繁星》等待着你们去开启,课下的时候,将你喜欢的现代诗,标清作者和出处写在星星卡的背面,分享给你的老师和家人。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简评:熟读成诵,升华情感,由诗到己。李老师关注作者眼中、心中繁星的同时,更激活学生生活实际的勾连。学生至情至境的背诵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教师巧抓时机以背促写,学写现代诗。这是李老师本节课教学智慧,内修与外练精彩体现,更是本节课教学的点睛之笔。】

總评:

每两年一届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是全国小语界的盛会,亦是各省小语人教学方向与思想、理论观点与实践做法的展示与切磋。2018年9月,全国第三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观摩活动的大会上,我省李文斌老师执教的《繁星》一课在诸多现场课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级示范课的殊荣。

看《繁星》一课,李文斌老师建构起了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生命化的理解。其独特的创新意识、独到的课程智慧、娴熟的教学技艺、扎实的课堂效果,带给与会教师诸多的课程启示,尤其是李老师对文体意识的关注和对教科书内容的再加工,彰显了他匠心独具的教学创意。

一、 以“韵”感识,诵出节奏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诗歌,让我们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情感”。李老师在设计教学前,充分关注统编教科书“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编写特色,并对本单元内容进行了细致而周到的解读。通过课前聊“美”,引发学生发现“美”;课上把本节课的几篇现代诗进行重组,用繁星(一三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现代诗中变音、韵脚、韵律美等特点,进而引发学生对现代诗歌“句式参差”“节奏相近,相同标点(问号),语气相仿等特点的关注。

对韵脚的处理,对“韵”的感识,李老师是通过朗读唤醒学生去发现、体会诗歌的节奏感;另外,通过师生接龙情境朗读,巧妙地将词语“思潮“释义含于朗读中,引导学生发现特点。李老师能将静态而抽象的知识通过朗读实践让学生去体会感受,在语感的培养之中内化知识,知识的学习活动变得有意义。既让学生接触了新知,又让学生体会了诗歌的韵律美。从教学呈现上,我们可以看出他独到的教学思考,对本单元人文主题的充分关注,对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的适度把握。

二、以“词”生画,唤醒意会

朗读是始终贯穿语文学习的有效路径。无论哪个年段,朗读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只有反复朗读,学生的语言才能够得以积累,得到发展。语文教学中,读通、读懂只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层次,读熟才是语文学习的高阶层次,因为只有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才更有利于学生实现语言的内化,才能有效地形成语感。

本节课以读促学,以读代教,最后熟读成诵。在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李老师以多种形式的读,把词句教学、词语理解、诗意体悟融入到朗读中。他重视学生的体验与积累,能够从整体感知——理解——积累到运用,很好地挖掘教材文本,把最基本的编者意图了解吃透,把课后练习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楚,然后创造性地丰富这堂课的内容。

他引导学生感知同音为韵,运用“韵”自然过渡到繁星(一五九)的学习,启发学生运用发现为教学支点,引导学生重读“风雨”“怀里”“巢里”,读出起伏,读出变化,通过落实课后题,对比两次“风雨”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想象读出风雨景象,感受自然风雨;通过联系生活,感受心情,感受心中风雨。通过巧引作者三段人生经历,感悟冰心人生风雨。在三次复沓朗读中,学生走近诗文,走进作者,走进诗中浓浓的母爱。本节现代诗教学有洗尽铅华之美,在反复朗读中,韵味横生,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以特点学诗歌,用诗歌感特点”的设计理念值得我们学习,也很好地体现了现代诗教学的特点。

三、以“情”驭境,独辟蹊径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习《繁星》(七一)时,李老师出示学习提示:1.想象诗中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2.诗中的情景让你想到了童年的哪些情景?这两个问题的设计,实际是教师有意给学生提供清晰可行的两个学习路径。李老师用问题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活动场,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反复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样的设计实则是教师传递给学生学习方法,今后再读到类似的现代诗时,可以从这两个路径去思考,通过这样的路径,学生是可以找到一些规律的,便于他们能够迁移到课外的学习中。这样的设计,教师意在由技能的训练实现向能力的转化。

有了学习支架,再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学生的情感非常容易被唤起,从而学生与作者思想及心灵产生碰撞。这节课学生语言训练非常扎实,在动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生走进作者眼中的繁星,走入作者心中的繁星,走到自己内心的繁星,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言语内容的品味与情感审美的熏陶,在学语言的同时,每一个学生都经历语文学习的全过程,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

四、以“己”入诗,寻迹繁星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李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繁星(七一),在学生读出画面、读出想象、读出情感的基础上,读着,想着,悟着,学生仿佛回到自己的童年,李老师顺势一导:“这些事让你想起自己童年的哪些回忆?”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他注意倾听他们发言,有意识地用“的”字短语回馈学生,潜移默化为学生仿写做“支架”。学生“情动辞发”,兴致盎然地将被繁星唤醒的童年回忆流淌到笔端。仿写、交流,随着音乐的流淌,学生文思泉涌,一首首精美的“繁星”自心田涌出。

通过仿写朗读,由读作者眼中的繁星到读自己心中的繁星,当读到学生自己心中的繁星时,诗的味道跃然心间,至此现代诗“韵味”在读中自然生发,情漫心田,最后在“星光之旅”的情境诵读中,熟读成诵,积累内化。

五、以“书”荐读,韵味绵延

教学尾声,教师推荐《繁星·春水》,以“书”荐读,并利用课后作业,标清作者和出处选诗摘录,尝试利用所学反复朗读,将现代诗的韵味绵延至课外,润心至生活。

综观本节课教学,自始至终坚持目标导向,任务驱动。李老师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读出了韵律和情感,初步认识现代诗中韵脚、变音、节奏之美,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诵读,情境创设,补白想象,补充资料等引发学生品味生活,感悟诗歌情感,领略短诗之美。李老师真正达成了引导学生走近现代诗,走入现代诗,发现现代诗的特点,感受现代诗韵味,体会现代诗情感,初步学写现代诗的隐性教学目标。

“教法即学法,教路即学路。”本节课的设计充满胆略,闪耀智慧的实践,富有情感的张力和浓郁的诗意。李文斌老师在短短40分钟内让学生品味了诗歌的节奏、画面、情感、味道。讓学生们充分经历了真实的语文学习过程。李老师在着力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上做了诸多的实践探索,更将语言的构建与运用和谐统一的相融在一起。他真正实现了从“教语文”到“用语文教儿童”的实践转型。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现代诗繁星李老师
该得奖的李老师
《繁星》简谱版
仿写有模子,习作有样子——探究小学语文四年级现代诗教学
繁星(外一首)
舍不得您,李老师
一辨则通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