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为

2019-07-08 03:51刘晓旭刘书琴李苹苹
教育界·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意识形态

刘晓旭 刘书琴 李苹苹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学生党支部带来了新的机遇、挑战和任务。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学生党支部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重视思想建设,在意识形态领域占领主阵地,发挥引领作用。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意识形态;作为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卓越药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3zjjh021)。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高校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和学生联系的纽带和桥梁。高校学生党支部的优劣,事关党与青年群众是否同心同德,事关党在高校基层能否发挥核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成为意识形态交锋的前沿阵地[1]。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上大有可为。

一、高校学生党支部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主阵地的引领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学生党支部是党组织在学生中的战斗堡垒,也是高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的变化,学生党员对党支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然而长久以来,学生党支部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未能贴近实际,与时俱进,未能与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专业特点相结合,组织活动的媒介和载体也未能充分利用网络、社团等阵地。并且,根据党员发展的实际情况,学生党支部的正式党员主要集中在高年级,但高年级学生临近毕业,往往因考研、找工作等客观原因,参加组织生活的质和量都大打折扣。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3],影响了党支部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发挥,不能很好地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也不能使普通同学更好更近地了解党支部,使党支部达不到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的目的。

(二)学生入党动机功利性明显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在校大学生更多、更快地了解和认识世界。中西方各种思想文化互相融合,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样化,学生党员的价值观也逐渐呈现出多样性[4]。一部分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比较功利,存在为获得荣誉或取得党员身份而投机入党的现象。加入党组织后,学生党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并未有明显的进步和改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政治责任感较弱,容易受社会上不和谐声音的影响,对政治学习有抵触情绪。参加组织生活时,这些功利性党员的自律性较差,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以集体利益为重;服务意识薄弱,不能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重损害了学生党员的形象。

(三)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发展,高校学生党支部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党员发展体系和制度,学生党员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在标准的细节和执行的环节上各个党支部还存有差异。

有的学生党支部发展标准不够严格,未达标的新党员在学生中缺乏威信;有的党支部存在“重发展、轻培养”的倾向,对党员的后期教育和培养不够重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办法和激励措施[5],致使一部分学生党员入党后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注重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提高,反而出现党性修养退步的现象。学生党员素质良莠不齐,影响了整体进步,使党支部工作变得被动,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威信也会随之下降。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作为

(一)把握青年脉搏,发挥引领作用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作为充满活力的一代,青年一方面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处于形成和确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社会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把握这一时期青年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在这一点上,学生党支部任重而道远。

学生党支部要以学生党员为核心,有效地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青年学生的日常生活[6]。《论语·子路篇》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党员要带头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做到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凭借一个支部的优良党风带动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专业优良的班风、学风。学生党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示范作用对身边的同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对自身的高要求也让党员的形象在学生群体中更加清晰明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身边的青年学生自然会向这一支部的学生党员学习,努力增长才干,修身正德,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二)重视思想建设,端正入党动机

思想不牢,地动山摇。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关键在于思想建设。思想建设的目的是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導地位。

在新生刚入学时,学校就应系统地开展党团知识教育,做好入党启蒙,让马克思主义“现身”。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学校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向学生详细介绍入党的条件、程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使有入党意愿的学生从踏入大学校园起就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让马克思主义“发声”。与此同时,党支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预备党员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和监督,对群众意见较大的适当延长考察期,对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予以表彰,为广大同学树立“争先创优”的榜样,让马克思主义“扎根”。

(三)加强继续教育,拓展深度广度

学生党支部要开展适合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特点的活动,丰富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拓展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例如,选拔优秀的学生党员作为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助理,使党员教育贯穿高等教育始终;以党员佩戴党徽、党员宿舍挂牌等形式开展活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加强普通同学对党员的监督;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在线直播平台等方式,邀请高校思政课教师、党支部书记讲党课,吸引更多普通同学参与,增强活动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拓宽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与重大节日结合,开展歌唱比赛、演讲比赛、参观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等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实际,与企事业单位、周边社区对接,开展科技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实践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做贡献。

(四)牢牢守好陣地,书记亮剑正名

意识形态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对人的思想、观念、价值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大学生社会阅历少,思想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社会上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交融,其中不良、不当、不实信息的传播扩散对大学生产生冲击,容易让他们对党情、国情做出片面、错误的判断,出现负面情绪。此时,学生党支部,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就非常重要。

党支部书记就在学生身边,可近距离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和对党的认知。他们可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从更深层次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大学生的思想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解读国家政策,阐释问题疑惑,守好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面对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产生的不同声音,党支部书记宁肯多说几句,也绝不能失声,更不能看热闹,听之任之,绝不给错误思想言论提供传播渠道,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也是党支部书记应尽的义务。党支部书记在关键时刻的亮剑发声,对困惑的学生、对有志入党的年轻人、对党的意义和责任尤为重大。

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持久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不是喊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需要学校“掌舵”的各级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各位同志敢想,敢做,敢当,真正把意识形态工作完全寓于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中去,才能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把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李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2):132-134.

[2]饶渐升,张珣,李自恒.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22):9-11.

[3]董濠鋆,黄颖.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11):101-103.

[4]刘萍.新时代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路和路径探索——以贵州高校为例[J].办公室业务,2018(22):30-31.

[5]程卫,谷军,张远芝.“全面从严治党”方略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80-83.

[6]孙德刚,温登峰.利用“新媒体”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6):19-20.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意识形态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