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考复习备考策略及建议

2019-07-08 02:47廖益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廖益贵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衡量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方向.高考数学命题,也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做了全方位的考查,因此,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准确把握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和高考考纲的重要价值追求.因此,在高三复习时务必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就高三复习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谈谈个人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数学实践活动

近几年陕西高考数学学科重新开始使用全国卷,数学试题立足《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并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做了全方位的考查.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和高考考纲的重要价值追求,因此,在高三复习时务必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就复习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谈谈个人的意见.

一、什么是数学的素养要求

核心素养是人格素养中最根本、最重要、最具深久影响力的综合品质.什么是数学的核心素养?

张奠宙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包括“真、善、美”三个维度.通俗地说,数学的核心素养有“真、善、美”三个维度:(1)理解理性数学文明的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真理的严谨性、精确性;(2)具备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3)能够欣赏数学智慧之美,喜欢数学,热爱数学.是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博士生导师王尚志教授做了“关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专题报告,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近几年,全国卷高考命题的立意变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学科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反映出试题的命制者关注考生学习数学所具备的素养和潜力,倡导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数学学习,感受数学的思维过程.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复习策略及建议

(一)将数学核心素养要求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从时间的分配上看,在高三的复习中,总的方向是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重视概念课复习,让学生再次体验核心概念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第二轮专题复习,精讲精练,要重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与适当地切换(如,数列、函数与导数;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三角函数解三角形与平面向量;概率、统计与假设检验及计数原理);第三轮微专题复习、限时训练和每日一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例如,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典型的数学抽象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从数与数,数与形,形与形关系中抽象出函数概念;

例如,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本人将针对考试内容分成两大部分即:选择题、填空题模块与解答题模块,限时5~10分钟每日三小题训练,教师一对一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及时纠错,提高运算的正确率;每日作业的基础题巩固核心知识点,提高基础题的解答正确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解析几何解答题的解题方向和运算方法,从而总结运算程序,求得高分率.

(二)要重视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注重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在复习中创设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要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内容主线,把握内容结构,处理好课程内容与数学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三)要处理好数学核心素养与“基础”的关系

“四基”是发展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根据“四基”的不同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措施.

(四)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的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其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其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

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感觉和考试的感觉:题感(最值与导数和均值的联系)、式感(数列、导数、三角、圆锥曲线)、形感(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函数),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试题、对结构进行体会和感受,做到心中有数,眼中有形,笔下有题.

(五)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分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特别是难题部分,如导数第二问和解析几何的题目,教师要给足学生充分思考、解决、交流、对比、选择以及整合的时间.

(六)培养预判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

在復习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预判意识,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有助于学生对题目方法方向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七)努力布置高质量的作业,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布置少而精的作业,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生在校的作业类别,强调学生对作业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完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积极态度和自主性,使学生的核心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如,深化拓展类、数学文化类、数学建模类、数学思想方法类、数学实验类、学科前沿类、研究性学习类、技术整合类等.

(八)注重数学实践活动展开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充满了数学,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实际中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实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和实践数学.

最后,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要善于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复习策略,尤其是第二轮复习,要重视积累实战经验,合理使用模拟题,查缺补漏;教师要先做“学生需求研究”,给学生最需要的,才是最有效的,符合自己学生的才是做好的.对模拟题在使用时有目的地选择,有侧重地训练,在答题时间、答题形式、题目分类及难度选择上可以多样化,避免学生出现烦躁、应付的心态.善于收集整理学生思考问题的起点,加强错误研究,加强读图、识图、数据处理问题的研究,加强最后两题第一问的专题突破练习,提高对一类问题的识别、分析与解决能力.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教育本源的问题,也意味着教与学的方式都要转型.在高三这最后的复习时间里,希望每位同仁都能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同时能取得理想成绩.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36-39.

[2]潘小明.关于数学素养及其培养的若干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9(5):24-25.

[3]陈敏,吴宝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教学过程的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5(4):45-46.

[4]邵朝友,周文叶,崔允墎.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14-22.

猜你喜欢
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有序学习探究
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