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2019-07-08 02:47杨文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杨文娟

【摘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促进逻辑思维发展,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基本类型有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一般应用题和典型应用题四种类型.应该以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综合性为基本的教学原则.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的审题能力差、应用题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师对新教材把握不准、教学过程教条化.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提升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方法

数学应用题是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题.为此,教师要协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解决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应用题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订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1]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一)生活性原则

所选择的应用题要联系现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挖掘教学因素,使学生能理解题意.

(二)趣味性原则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智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兴趣所向.所提供的学习资料要符合小学生的口味,练习形式需多样化,易吸引学生.

(三)实践性原则

应用题的编制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情境,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具体问题.如,学习10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时,设计超市购物情境,这样使学生不仅有浓厚的兴趣探究计算方法,还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自己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四)综合性原则

学生通过应用题学习,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能正确理解题意,分散数量关系,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并能对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给予解决.

二、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应用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应用题学得好与坏关系到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成绩,也关系到教师的数学教学效果.但是,在目前的数学实践中,应用题仍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学生的审题能力差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反映他们比较喜欢学习数学,认为数学学习与他们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并且对于那些与他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应用题解答起来感觉非常有趣;也有些学生说他们最怕解那些多步运算的应用题,因为这些应用题的题意不容易理解,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综合算式不好列.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差,在做题时往往不是对题目进行实质性综合分析,而是用單一的联系代替运算分析,孤立地以题目中一些表面的个别的外部因素为依据进行解答.

(二)应用题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

教学中出现的应用题,往往是人为编造的,与学生生活实际严重脱离,缺乏时代气息,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沟通.学生仅仅是模仿解题,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思考想象的机会,更没有主动探究、创新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这样往往使学生在理解上感到困难,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

(三)教师对新教材把握不准

在新教材中应用题不再单独设立章节,而是将应用题分散到例题和练习题中,从而导致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会同时出现.新教材常将应用题作为第一情境,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仅仅把“第一情境”作为一种“导入”手段,或作为一块“敲门砖”.不能很好地把握应用题在学生构建数学模型过程中的作用,有些教师只要活动的过程,不去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其结果是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只是一个孤立的“个案”,没有及时加以必要的“梳理”与“整合”,没有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构建数学模型.

(四)教学过程条件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会解题”为首要目标,注重解题技能、解题技巧的训练,把着眼点放在知识结论上,急于向学生教“规律”“套模式”,走“捷径”;而忽视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以讲代替学生的学,教师的思维活动占据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还表现在学生的负担过重,教师用大量的作业或重复的练习对学生进行大规模的机械训练,靠“题海战术”建立和形成数学问题与解题方法之间的条件反射,使知识的发生过程大为减短和压缩,而知识的应用过程过分冗长和膨胀,学生一直处于紧张、劳累和焦虑的抑制状态.这就造成“教师教得真累,学生学得很苦”的困境,形成了“厌教厌学”的循环,酿成了知识泛化、技能僵化、兴趣淡化、思维劣化的恶果.

四、解决的策略与方法

所谓的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2]

(一)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帮助学生分清数量关系

应用题的难易不仅取决于数据的多少,往往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所定.同时,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小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理解题意,即审题.审题就要读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边读边想掌握题中讲的是什么事情,经过怎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应用题的条件.结果怎样,则是所讲的问题.要想弄清楚题中给定的条件是什么,要求问题是什么,不仅要边读边想,在必要情况下还要借助简单的实物图或线段图来辅助理解,这样能把题目里难以理解的内容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具体化,把抽象的东西摆在眼前,便于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其题意.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虽然概括解题步骤是在学习了复合应用题后才进行的,但在开始应用题教学时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的习惯.学生在解题时要能进行自我评价,正确的必须强化,错误的必须反馈纠正,这实际上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完成列式计算只解决了“怎样解答”的问题,而推理论证是解决“为什么这样解答”的问题.然而,很多小学生不善于从已知量向未知量转化,有时又受生活经验的制约无法检验明显的错误,因此,一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如联系生活实际法、问题条件转化法等;还可以先由师生共同完成,然后过渡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最后发展成学生独立完成.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这是由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决定的.教学中,要让应用题的情节具有现实性,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除应用题本身的内容要联系实际外,还要扩大联系实际的范围,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中增加利息的计算,以及一些保险、纳税等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虽然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十分活跃,与其他能力一样,思维的发展和提高要通过活动来实现,小学的教学活动要为学生创造发展思维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促使他们去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并且给予帮助和指导.

1.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开放练习

课本并非是一课之本,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接受特点和规律,对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重组,使之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用题的教学应该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和解题思路的梳理.在分析应用题时,要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学生思维的过程.为此,教师设计的练习应该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多变性.

2.积极引导,克服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

应用题练习要以变换条件、问题为核心,采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形式进行训练,使小学生深入地认识理解应用题的结构,从而灵活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实现思维训练的目的,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教学生学会解一道应用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解题能使学生跳出消极定式框架的约束与限制,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应变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应当加强克服思维定式消极影响的训练.教师应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任何的公式和计算程序都是有专门的适用对象的,面对一道应用题,应该具体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然后确定计算策略,不能先入为主,盲目套用,否则,就会犯错误.

(四)提升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

小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遵循着先具体后抽象的顺序,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就要求教师处理教材时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当安排有层次性的问题,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解题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恰到好处的练习,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以便他们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应用题的练习活动中.

總之,从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发展来看,小学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中对应用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得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应用题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做好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黄济,劳凯声.小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等待·自主·探究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