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环境影响下的东山剪瓷雕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9-07-08 01:39孙培贤卜俊唐刚
工业设计 2019年6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工业化

孙培贤 卜俊 唐刚

摘要:剪瓷雕传统技艺作为具有浓厚闽南特色的建筑裝饰,是闽南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不仅表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分析东山剪瓷雕在工业化影响下的发展状况,针对影响剪瓷雕传统技艺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能够为剪瓷雕传统技艺在当下环境中的创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剪瓷雕;工业化;传统工艺;创新传承

中国分类号:TU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124-03

1 剪瓷雕概况

东山剪瓷雕是闽南地区一种运用于传统建筑装饰的手工技艺,极具地域特色。剪瓷雕的制作需使用批量生产的瓷碗或其他瓷质材料经过灰匙敲打破碎成大致所需瓷片形状之后,用铁钳剪裁精修,再根据预先构图使用水泥粘黏成形。剪瓷雕用于寺、庙、院、殿、宫、观、庵等建筑类型的装饰,其他如牌坊、山门、凉亭也可适用;主要装饰结构为建筑的正脊、垂脊、尾脊、脊肚、水车堵、窗户以及门面中肚等;根据占用空间可分类为圆雕、平雕和浮雕;装饰题材可分为人物、飞禽、走兽、鱼虫、花卉、草木六类。剪瓷雕形成于明清时期,几经发展,工艺越发成熟,文革之后,东山县许多传统建筑需要重建及修缮,因此需要大量的剪瓷雕修建人员,铜陵、坑北、钱岗、港西、梧龙等村落皆有剪瓷雕修建团队,期间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剪瓷雕技艺的代表人物如林少丹、陈玉麟、孙齐家、林进添等,此时剪瓷雕的古建筑也最为精美,如铜陵关帝庙、宫前天后宫、樟塘南正院等经典之作。正因为匠人有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技艺在此时达到了新的巅峰,制作风格跃然从“以工为主”转为“工写结合”,一改先前刻板的造型,表现得更为生动活泼(图1)。

2 工业化影响下的东山剪瓷雕现状分析

2.1 居住环境的变化削弱了市场需求

改革开放后,受到空间资源、思想观念以及建筑工业技术的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崇洋心理的趋势下纷纷建造成西式洋房。东山剪瓷雕装饰的古建与闽南一带的古厝民居风格相似,古厝民居越来越少,剪瓷雕的造型风格与当下的建筑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并且除维持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之外,传统风格的建筑新建数量越来越少,剪瓷雕的立足之地随之锐减,市场需求决定了剪瓷雕发展停滞不前,现状让人堪忧。此外,人们对于剪瓷雕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由最初对剪瓷雕艺术的信仰和崇拜,至如今,剪瓷雕艺术在人们的思想中逐渐被淡漠。现在一些新建筑,仅使用带有图案的瓷砖装饰替代剪瓷雕,原先建筑的装饰艺术则显得分外贫瘠。

2.2 市场生态的失衡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科技的进步,以纯手工形式为主要制作方法的东山剪瓷雕装饰正在悄然被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构件所替代,其所带来的影响将导致如下后果:(1)使用何种装饰修缮建筑的决定权在于村落的董事会,董事会多已完成新老更替,由年轻一辈组成,这些年轻人具有较高的经济意识,他们认为采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构件在经济效益上要优于以手工形式制作的剪瓷雕装饰,一些缺乏对东山剪瓷雕艺术重视的承包商出于经济效益上的考虑,会优先使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装饰构件。(2)越来越多的传统建筑采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装饰构件,将会使得剪瓷雕匠人的就业压力增大,学习剪瓷雕装饰技艺的人员越来越少,如此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剪瓷雕制作工艺失传。(3)生产商对剪瓷雕的理解不够透彻,并且自身艺术修养良莠不齐,制作建筑装饰构件时多只是对剪瓷雕的大致外观进行描摹,精髓之处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构件中无法表现,在新建的传统风格建筑中,其装饰不仅显得生硬呆板,工业气息浓重并且外观造型干篇一律,仿佛皆为一个模子刻画出来,精彩程度大不如前。建筑行业内有句话叫做“每一个建筑只适合一处地形”,而剪瓷雕装饰也是如此,是剪瓷雕匠师综合建筑的特点、周围环境、地势等因素的考量进行设计。每一个建筑的规格都是干差万别,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构件是使用模具制造的,无法完美适配建筑结构。(4)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传统建筑装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年轻一代人的视野中,长期以往,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传统建筑装饰将取代年轻一代对剪瓷雕的美学价值认知,甚至是排斥东山剪瓷雕,致使剪瓷雕装饰逐渐失去其生存的土壤。

2.3 剪瓷雕制作班组分散

剪瓷雕按照装饰题材可分为人物、飞禽、走兽、花卉等六个大类,师傅在传授技艺的时候会根据徒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因此,在剪瓷雕班组中每个匠师擅长一到二类的题材制作。诸如三平寺、关帝庙、南正院等剪瓷雕经典之作皆为班组中的匠师用其所长,通力合作而成,所以传统古建屋脊的剪瓷雕装饰热闹非凡,每个题材的制作都十分精美。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装饰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剪瓷雕匠师在其他题材制作中的不足。剪瓷雕制作班组成员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纷纷成立自己的班组,除保持擅长的题材使用纯手工制作之外,其他皆使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构件。剪瓷雕装饰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约为1990年以前,是使用纯手工制作;第二时期约为1990年至2010年,古建的剪瓷雕装饰部分规模化地使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装饰构件;第三时期约为2010年至今,除极少数匠师还在坚守纯手工的剪瓷雕制作方式之外,尽皆使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装饰构件。从剪瓷雕装饰的三个时期可以看出,受到工业化的影响,破坏了剪瓷雕原有的班组运行模式,不仅使得工艺制作水准降低,也加速了剪瓷雕装饰消失的进程。

2.4 配套的制作材料及工具逐渐消失

制作剪瓷雕的关键工具和材料有三样,用于敲打瓷片的灰匙,用于剪裁瓷片的铁钳以及专供于剪瓷的瓷碗。由于灰匙在建筑行业施工中也可以用得到,因此受到的影响比较小。剪瓷雕使用的铁钳为东山县本土定做,专门适合剪瓷使用,铁钳的咬口呈“S”形,铁钳咬口一边适用于瓷片的咬合剪碎,一边适合于瓷屑的“出料”,具有大小称手,剪瓷方便等特点,五金店售卖的钳子则不适合剪瓷,用于剪瓷雕制作的铁钳生产越来越少甚至停止,市面上已经很难再买到剪瓷专用的铁钳。剪瓷雕使用的瓷碗为潮汕地区生产,受到工业化的影响,现如今,剪瓷雕装饰的制作已经很少会使用到剪裁瓷片的工序,取而代之的是使用烧制好的瓷片进行粘贴,或者是使用烧制好的陶瓷雕塑进行装饰。剪瓷雕行业的没落,随之导致配套的制作工具及材料消失,纵使剪瓷雕工艺得到很好地传承与保护,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5 传承方式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古时的剪瓷雕技艺归于泥土匠、石匠、木匠一类的工种,它有着与上述工种相似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师徒授艺,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大约需要3到5年甚至更长,学习的主要内容为绘画(以国画为主)、敲瓷、剪瓷和灰塑制作等,学习条件和环境十分艰苦。老一辈匠人学习剪瓷雕多受生活所迫,不得已忍得艰苦学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瓷雕在传承过程中的矛盾愈加明显。现今的剪瓷雕学艺人员多是在学业或事业上无所成就,在家人的建议下拜师学习剪瓷雕,这个年龄段错过了学习剪瓷雕的最佳时期,他们大多无法忍受剪瓷雕艰苦的工作环境及学习过程,大多数学员半途而废,剩下能够坚持学员又多无美术功底,因而他们会优先选择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建筑构件来弥补艺术水平上的缺失。剪瓷雕装饰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缺乏自身对艺术修养的提高,剪瓷雕装饰技艺很难达到高水准。此外,技艺的传承在质和量上都大不如前,新生力量不足导致剪瓷雕制作水平严重下降。

3 东山剪瓷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究

3.1 明确东山剪瓷雕学科范畴

剪瓷艺术在不同地区有其各自的称谓,如潮汕地区称之为“嵌瓷”,台湾地区称之为“剪黏”,东山县本地人很形象地称之为“剪碗料”,近几年随着对东山剪瓷雕的重视程度的提高,根据其工艺特征称之为“剪瓷雕”。尽管同是运用于传统建筑的装饰,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每个地区的剪瓷艺术都形成了其鲜明的特点。人们对于剪瓷雕的概念还是非常模糊,甚至易于与其他剪瓷艺术混淆,所以,剪瓷雕艺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其学科研究范畴,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系统性地对技艺的历史、工艺特点、制作流程等方面在外延和内涵两个维度上进行研究,挖掘其中深层次的理性品质和文化内涵,有针对性地对剪瓷雕开展保护措施,提高技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

3.2 充分运用工业化技术优势

通过前文对发展现状的分析,剪瓷雕受到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影响颇为严重,剪瓷雕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在于综合协调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化的关系,既能保证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效益,又可以使剪瓷雕得以生存和发展。老一辈的手工艺人思想较为守舊,对于工业化技术多保持排斥的态度,单纯地对手工技艺的“坚守”而不顺时发展,最终只能导致与时代“脱节”。

工业化生产技术介入剪瓷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需要保护工艺生态的完整性,依托工业技术的优势为剪瓷雕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剪瓷雕的生态内容包括制作方法、工艺流程、传承模式、市场运作以及文化内涵等,目前,工业技术手段运用在剪瓷雕装饰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使用批量生产的泥片经施釉上色烧制成瓷片后进行粘黏,从而省略去“剪瓷”工艺以提高工作效率;(2)使用陶瓷雕塑来替代剪瓷雕人物题材的头像,如龙爪以及龙头等复杂的形态甚至剪瓷雕博古题材中的花瓶直接就使用陶瓷雕塑完成。其所带来的后果是剪瓷雕塑造的造型过于平面化,立体感不强,并且有些题材的制作工艺在盲目追求效率和享受工业技术带来的便捷过程中消失,所以,工业技术介入剪瓷雕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保护工艺传承的完整性。剪瓷雕工艺制作的原材料是批量化生产的瓷碗,受限于瓷碗规格大小的限制,剪瓷雕的体量大小不宜过大,否则在表现面的时候会显得不整体给人以支离破碎的感觉,而工业化技术的引入则会给剪瓷雕艺术的表现带来更多的可能。借助工业化生产技术的条件,剪瓷雕能够使用规格更大的瓷片进行制作,在表现面的时候不会受限于瓷片的面积过小,能够制作体量更大的剪瓷雕,并且瓷片的表面装饰较之先前釉面只有纯色和渐变色更具有多样性。

剪瓷雕的制作步骤大概可分为敲瓷与粘瓷两个主要工序,基本粘瓷待水泥干燥之后,形态便可基本成型,没有后加工工序,而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引入,成型后加工工序能够让剪瓷雕塑造的形态表现更加精致。现有的剪瓷雕作为建筑装饰远观尚可,但作为艺术品近距离欣赏,则需要借助工业技术让细节表现更为丰富(图2)。

3.3 适应可持续发展趋势

剪瓷雕重建周期较长,新建的庙宇需要经过40年以上,剪瓷雕才需要重新修缮,而且就目前修缮现有具备文物保护单位资格的古建远不足以维持剪瓷雕匠人的生计,剪瓷雕匠人数量的减少以及工艺水平的下降,势必会影响到古建的剪瓷雕修缮的质量,久而久之,古建中的剪瓷雕便消失殆尽。所以,在当下构建良好的生存系统是剪瓷雕良性发展的要点。剪瓷雕应当寻求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剪瓷雕艺术美化人们的生活。因为剪瓷雕工艺的优势在于其具有较高的装饰灵活性,通过寻求新的表现载体来保证剪瓷雕技艺的活态化,如此形成良性循环的系统,有利于剪瓷雕的可持续发展。

3.4 政府政策引导协助发展

东山剪瓷雕在当下环境中想要转型成功,保证良性发展,离不开政府力量的支持。剪瓷雕装饰工程现多采用招标的形式,其带来的后果一方面会肆意降低剪瓷雕制作成本,无法保证剪装饰质量,另一方面,剪瓷雕匠人的经济收入将会大打折扣,他们为了糊口只能选择成本更为低廉的工业化批量生产装饰构件。此外,剪瓷雕匠人需要对古建装饰工程进行招标、报价、测量,最终再进行剪瓷雕制作,身兼数职,对于剪瓷技艺根本无心专研。鉴于当下剪瓷雕的市场环境较为混乱,可通过政府力量的介入,规范市场环境,让剪瓷雕匠人使用传统手工艺对古建进行装饰,从而保证技艺不至于流失。

目前,在传统建筑的重建工作中,有许多外观尚且完整的剪瓷雕装饰毁于废墟,并被当做垃圾进行处理。如果能够将这些剪瓷雕加以保留,转化成剪瓷雕博物馆,对于传播剪瓷雕文化以及对剪瓷雕进行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剪瓷雕要寻求新的表现载体、新的艺术形式,开辟新的市场环境,需要政府机构进行引导和政策上的支持。剪瓷雕匠人一生中可能就只专心于本行业,对于剪瓷雕新的表现形式在思路上有所欠缺,通过相关部门创造条件,让剪瓷雕匠师学习其他艺术表现形式,这样有益于剪瓷雕拓宽表现思路,其转型后的艺术形式也会更为贴合市场需求,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3.5 围绕地域特色展开传承

剪瓷雕是东山县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经过干百年来的发展已经充分融入到东山县人文环境中,所以剪瓷雕已然不是“孤立”的一门传统工艺,而是与东山县的地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剪瓷雕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紧紧地围绕东山县的风土人情进行展开。东山县的风土人情极为丰富,如在风景名胜上,有风动石景区,东门屿景区,苏峰山景区以及马銮湾景区等著名旅游景点;在传统工艺上,有漆线雕、海螵蛸雕、鎏金画、木雕以及贝壳雕等。这些地域特色已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思想中,将剪瓷雕与地域特色文化相结合将会大大减少文化融合的“排斥性”,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成功率,如剪瓷雕的可持续发展可以根据地域风景名胜作为题材,运用剪瓷雕工艺特征制作一些文化创意衍生产品,有助于拓宽剪瓷雕在题材上的思路,使其更为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剪瓷雕还可以与东山县其他本土工艺进行结合,寻求新的艺術表现形式。剪瓷雕工艺的优势在于其整体表现的色彩和形态上十分丰富,但是要将其作为近距离观赏的工艺美术品存在不少的瓶颈,而恰恰这些工艺美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如,可以使用木雕作为剪瓷雕的粗坯,则剪瓷雕形态的塑造将会更为灵活,运用木雕制作人物面部表情将会带来更为精致的表现效果。此外,还可以使用鎏金画对瓷片表面进行处理,运用漆线雕对瓷片边缘进行加工等等。剪瓷雕与东山县本土工艺进行结合有助于推动“东山特色形象”设计的进程,利于剪瓷雕和东山县特色手工艺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图3)。

4 结语

在工业化环境中,剪瓷雕要有所发展不能将自身放到工业化的对立面,工业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剪瓷雕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运用工业化发展的条件实现转型以保证技艺活态化,构建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技艺系统。剪瓷雕还应当积极探索与地域产业结合的可能性,研究技艺的科学发展策略,将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垲,东山剪瓷雕的美学价值与传承思考[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

[2]陈磊,闽南民间艺术奇葩——剪瓷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

[3]林长华,剪瓷雕——屋脊精灵,顶上功夫[J],建筑,2010.

[4]付鹏,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中传统建筑元素的应用探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

[5]李振强.“标准化”还是“集体记忆现实化”——基于福建东山关帝庙剪瓷雕的分析[J].闽台文化研究,2017.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工业化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全球“再工业化”竞争
传承·融合·再创造——传统工艺青年论坛综述
浅谈“锔瓷”传统工艺及其发展趋势
加快拜城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