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非遗”保护实践经验及成效推广
——以 “建湖杂技”为例

2019-07-09 07:34金重庆建湖县文化馆曹蕾江苏省杂技团
杂技与魔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建湖建湖县杂技团

◎ 文︱金重庆(建湖县文化馆)、曹蕾(江苏省杂技团)

“建湖杂技”是中国南派杂技的代表,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江苏省杂技团是保护传承该项目的责任单位。

建湖县境内现有江苏省杂技团160多人,民营杂技团(马戏团)22家,演职员2500余人,马、狮、虎、豹等动物100多只,常年活跃在全国各地,年演出收入超5000万元。全县现有建湖杂技研究所、建湖县“非遗”保护中心、江苏杂技培训中心和建湖杂技“非遗”展示厅等4个全职或兼职从事建湖杂技保护传承、展示展览机构;另有1.5万平方米集演艺、训练、生活、研究于一体的建湖杂技传承基地已于2018年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年底前建成使用。

一、经验:实施12项措施

高质量发展建湖杂技事业,增强“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实效,建湖县的工作经验是:

1,纳入政府工作计划,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2008年以来,盐城市、建湖县两级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推动盐城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战略合作协议》《关于盐城市杂技团增挂牌子的批复》《盐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盐城市杂技团增挂牌子的通知》《建湖县文化惠民创精品创特色工程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十多部文件,对建湖杂技的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给予了政策引导和扶持。

2,用好用活用足扶持政策,承接和做好文化项目,积极申报专项资金资助。2008年以来,建湖杂技人先后承接了《江苏省杂技传承人才培训基地》《〈猴・西游记〉舞台艺术精品生产及市场推广》《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舞台艺术精品生产及市场推广》等多个省市产业项目,获资助金额达1000万元;承接省艺术基金创作和巡演项目获资助200万元;承接省“双创”人才资助项目获补助资金100万元等。这些项目资金为建湖杂技的保护传承和转化创新注入了活力,加快推进杂技事业蓬勃发展。

3,对老艺人进行数据化采录,做好传统技艺留存建档工作。近年来,先后完成了23位老艺人的数据化采编工作,音视频存量达129G。同时,江苏省杂技团还经常组织专家对传统技艺进行梳理分析,对适合当下演练的技艺进行恢复性排练,对排练成功的技艺予以创新转化,使之适应当下观众欣赏偏好。近年来,先后完成传统《跳板蹬人》《软钢丝》等节目的演练,并在国内外赛场获奖,多次参加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等。

4,成立专业研究机构,加速理论和实践创新。2016年,县编办批准成立建湖县杂技研究所,主要职责为:挖掘整理建湖杂技史料;对建湖杂技传承、创作实践等进行理论总结;研习和利用国内外前沿杂技发展理论;指导建湖杂技保护传承和创意创作实践;承接国家、省、市重大杂技类文化科研课题项目和社科项目研究等理论创新工作。近年来,该研究所已顺利完成省级杂技课题项目3个,市级项目1个,刊发论文100余篇,参与3台剧目创作。

5,加速人才招录,切实解决人才短缺。一是在全国范围招收杂技学员4批、150余人,有效缓解后继人才不足的问题。二是大力培养倪同辉、王硕等10多位杂技领军人才、明星人才,树立标杆,激励杂技演员奋力干事创业。三是大力招引高层次艺术人才,借力推进建湖杂技“非遗”项目转化创新、拓展演出市场。四是倾力培养音乐、舞美、道具、化妆配套人才,为建湖杂技由注重技术性向“技艺并进”发展积蓄力量。

6,开展惠民演出活动,营造“非遗”保护传承氛围。自2016年以来,县宣传文化主管部门将建湖杂技纳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品采购清单,年均采购330场次的“杂技周末剧场”和“杂技村村到校校到”惠民演出。有意识地穿插“非遗”保护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宣传,设计制作展览版面,让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杂技艺术,增强杂技职业的吸引力。积极参加和承办“淮杂文化庙会”,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与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联合举办建湖杂技专题摄影美术展等,多渠道、全方面创意和开展活动,营造保护传承氛围。

7,做好新闻报道,推广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近年来,宣传文化部门及各杂技艺术团体在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积极开展宣传报道工作。以省杂技团为例,仅2018年在传统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媒体发布信息98条,在行业杂志发布文章12篇,在微信、微博上发布信息达176条。杂技剧《小桥 流水 人家》驻点山西太原演出期间,现场观众达9万人次,网络直播观众达32万人次;在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演出期间,该剧线下观众仅2600人次,线上观众达21万人次。县宣传文化部门积极倡导和支持各杂技院团学习使用网络宣传渠道,大力推进“互联网+建湖杂技”发展新模式。

8,转化创新杂技作品,用精品艺术赢奖牌、拓市场、聚观众。近年来,先后创作的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在美国林肯艺术中心商演27场次,获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优秀剧目奖。创作国内首部融合诗词歌赋的杂技剧《小桥 流水 人家》,先后完成了第18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70余场次的演出活动。该剧先后获省委宣传部表彰为“优秀文艺成果奖”“江苏省第三届文华获・文华优秀剧目奖”、国家文旅部“丝路文化贡献奖”。目前,省杂技团又在积极筹备杂技剧《华中鲁艺1941》的创排工作,计划今年国庆期间上演。

9,认真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通过进课堂讲授、组织学生创排节目、邀请学生走进训练厅等形式,落实杂技从娃娃抓起工程,向师生展示建湖杂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培养未来观众群体。

10,积极承接外事演出任务,加快杂技走出去步伐。为了适应文化走出去的需要,我们一方面积极向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侨办等机构自荐优质节目,争取文化交流项目;一方面积极与演艺经纪公司合作,主动拓展海外演出市场。五年来,建湖杂技先后随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等赴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交流和商演80余场次,足迹遍及亚欧非美各洲。

11,深化内部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推行同工同酬,激发内生动力。所有演员,不分体制内外,均根据业务考核排名确定工资额度,着力激发演员演出、练功激情。对在省级以上杂技大赛中获奖(省赛金奖)演员实行高薪酬制度,以此鼓励演员、留住人才。能上能下,解决管理营运难题,激发剧团活力。

12,推进多元化创意发展,开发衍生文创产品,实现产业化发展。县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积极倡导和支持杂技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营销,着力推进“非遗”项目活化传承发展,致力于将“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近年来,先后开发了杂技剪纸窗花、抱枕、雕塑、笔筒等10多种产品,市场效益较好。

二、着力做好下阶段四项工作

下一阶段在做好人才招培、厚植土壤、惠民服务、技艺恢复、转化创新的同时,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加速培养年轻干部,解决干事创业的活力问题。在工作实践中给他们创造锻炼提高的机会;拓展学习交流的平台,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增加知识储备;积极向上级推荐提拔能干事能成事、素质过硬的年轻干部。

二是加快推进市场营销,解决杂技产品销路问题。招培专职营销人才,制订营销方案,加速推进市场化发展步伐,不断提升杂技作品市场创收能力。

三是加快精品创新创作,解决节目陈旧问题。注重师资业务素质提升,注重演员技术能力提高,招引高层次创作人才,加快新节目、新剧目更新速度,不断提升艺术竞争力。

四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决凝心聚力谋发展的问题。争取县委党校支持,定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着力增强杂技演职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和做到“两个维护”,激发建湖杂技人聚力创新、聚焦发展。■

猜你喜欢
建湖建湖县杂技团
武汉杂技团杂技剧《英雄之城》
中国杂技团杂技剧《呼叫4921》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新修订《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江苏省建湖县干部人事档案专审工作实践
建湖:“乘风破浪”迈向高端装备制造“智高点”
建湖杂技饮誉海内外
建湖藕粉圆:甜润爽口 余香不绝
建湖县2020年《铁军》征订数翻番
建湖县乡镇林业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探析
江苏建湖 打造“矩阵”平台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