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疫材料采集与检疫方法探讨

2019-07-09 00:00王会勇
农家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措施

王会勇

摘 要:我国的国家建设走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时代下就会有更多的发展问题需要我们关注,其中作为我国经济五大支出产业之一的畜牧业,就尤其的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的力度。我们必须要更多的关注新形势下的动物检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畜牧业发展。才能在我们国家建设新时期,让畜牧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让畜牧业也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带来更多的好处。

关键词:动物检疫材料; 采集与检疫方式; 应用措施

一、动物检疫工作的内涵

动物检疫工作,顾名思义,就是对动物的检疫工作,其要求相关机构严格遵守相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产地和屠宰的检疫规章制度,通过切实可行且有效的防控工作来保证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性。动物检疫工作并不是一项营利性行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例如我们需要优秀的检验检疫人才,专业的设备,科学的方法等等,而这些的需要并不轻松。但又是一项营利性行为,因为它保障着我国人民的安全,确保着运往屠宰场中的肉类产品都接受过检疫,确保着端上餐桌的都是合格的食品。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这项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同时,动物检疫工作也是一项国家的行政职能,关系到政府服務的质量。在现状下,政府需要进一步规范检疫工作的流程,严禁不合格的动物产品流向市场、流向餐桌,并对食品行业的不法分子予以强烈的打击。

二、动物检疫工作常见问题

1.技术与设备

我国在动物检疫工作中采用的相应技术和设备比较落后,这是阻碍我国检疫工作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人们对检疫工作越来越重视,并加快了推进相关工作的发展,某些理论固为前言,但是缺乏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往往难以前行。这个问题对于某些相对落后的地区则显得更为严重,甚至有些地区采取肉眼直接观察的方式来检验,而这势必会有不准确的现象发生。不可靠的检疫工作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合格通过检验的动物携带某些病菌并流向百姓的餐桌。因此,这一项问题仍待解决。

2.检疫人员

动物检疫工作的程序不仅烦琐,而且拥有极大的工作量,这就决定了动物检疫工作中需要充足的检疫人员。即使对于某些单位有充足的人手,但是动物检疫工作又比较复杂,每一项检疫工作都有其重难点,不仅检疫程序不同,而且参考标准也不同。就目前而言,相关单位检验人员的素质尚未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标准,没有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没有较为先进的检验方法,所检疫的动物就很难达到相关法规的标准。此外,动物检疫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并检修,且做好检修记录,一些动物检疫工作者只知道如何使用,但不知道如何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3.部分地区的检疫标准与形式化

在许多农村,农户自家养殖生产出的动物很少有经过统一检疫而售卖出去的,大部分都是未经过动物检疫而直接将相关产品销售出去,这些产品实际上都难以符合检疫工作的相关规范。尽管近年来我国提高了对相关地区的重视程度,但在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正是由于前面所提到的技术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无法明确规定并提高现有的检疫标准。而在其他地区,某些监管机构也出现了轻视检疫工作的现象,出现只收费而并没有进行检疫的行为,使得检疫工作形式化,缺乏实际作用。

三、动物检疫材料的相关采集原则分析动物检疫工作中需针对相关材料采集运作进行分析,保证工作合理性与适时性,并结合当前工作要求,开展无菌与安全采样等工作,提升各方面管理工作效果

1.采集过程中需遵循样品代表性原则,选取典型动物对其进行处理, 且活体样品未接受任何药物治疗, 带有典型症状,以便在动物个体样品处理过程中合理选择病原体含量, 并对其进行采样处理。 对于患有细菌性疾病的动物而言, 采样时需做好血液样品、口鼻样品、 乳汁样品等分泌物的采集工作,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其处理。

2.需遵循合理性的材料采集原则,通常情况下对群体发病类型的疾病而言, 需选择至少6个动物个体样本对其处理, 保证数量可满足相关要求。

3.采集样本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注重各方面工作细节, 避免出现动物样品腐烂现象, 通常情况下, 在动物死亡后4h左右要合理开展样品采集工作,不可以出现拖延现象,以便于增强样品采集工作效果。

4.实际采集工作需遵循无菌性原则, 利用无菌检测方式对其处理,例如在样本采集期间, 合理使用微生物学方式与血液学方式等开展检测工作,提升样品采集效果。

5.遵循安全性的工作原则,创建专门的安全管理机制, 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处理,保证能避免传染事故。在发现疫情后合理开展材料采集等工作, 建立多元化的

管理机制 。

四、动物检疫工作方式分析

1.合理使用病理学检疫技术方式在使用病理学检查技术过程中,需根据临床症状确诊,如使用正常检疫方式不能确诊,就要使用病理学检查方式对其处理。如新城疫疾病通过传统的检验方式不能确诊,需要利用病理解剖检验方式对其处理,提升相关工作效果。在此期间,需保证病理检验无菌性,符合相关工作规定,提升工作效果。

2.合理使用解剖检验工作技术

使用解剖检验技术过程中, 相关部门需明确具体技术要求与原则, 保证检疫工作效果。 首先,在对尸体进行解剖之前, 需针对表征进行全面检查,明确检疫前后的体表特征,以便于排除其他疾病。其次,在外部、内部检查过程中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协调各方面工作关系,增强检疫技术应用效果,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

3.合理使用病原学检验技术

动物检疫过程中,需合理使用病原学检验技术对其处理。首先,要做好细菌性病原检验工作,利用显微镜与生化试验方式对其分析与明确。其次,需使用病毒性传染病的检验技术, 做好病毒分离培养工作,以便于开展检查活动。最后,在寄生虫病原检验过程中做好虫卵与虫体检验,提升检疫工作效果。另外,需科学使用PCR技术对其处理,保证微量样本完整性与可靠性,逐渐提升材料采集工作水平。

五、结语

在对动物检疫材料进行采集过程当中,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并按照采集程序对其严格执行。还需要将个体检疫、病原学检疫、免疫学检疫以及病理学检疫方法进行结合,促使其充分利用,这样不仅能对动物感染的病原进行检验,也能维护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以维护动物检疫工作更为可靠。

参考文献:

[1]史顺宏,刘祥祥.动物检疫材料的采集和检疫方法探讨[J].兽医导刊,2015(16):49.

[2]范锋,毛爱民,李花,等.地塞米松对 2 种奶牛结核病检疫方法干扰作用的观察[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5:230.

猜你喜欢
应用措施
探究林业工程树木养护管理技术
基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研究
桦甸地区机械深松联合整地作业技术与特点
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问题的探讨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池塘循环流水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技术措施
电子设备防雷保护浅析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