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9-07-09 06:20鲍巍芳
江西教育C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员文本阅读教学

鲍巍芳

阅读教学实施合作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并不断丰富语文素养,为口语交际、写话写作、锻炼思维、提升语用综合能力奠定较好的基础,帮助学生学好语文。

一、對学生科学合理分层,组建班级语文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将全班学生组合成一定数量的学习小组。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感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也不一样,阅读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层和分组。以优秀的学生带动大家共同学习,组织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在合作交流中借鉴方法、拓展思路,加深感悟、提升能力,增强阅读学习效果。

例如,读《谁的本领大》一文,全班同学分成五人一组,每个小组有一个成绩及综合能力优秀的学生,带领小组的成员阅读这篇文章。先是让学生自主阅读,感知文本的基本断句、情节和思想。接着组织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文本,通过角色体验,理解风和太阳是怎样比本领的,感知角色的心理和基本思想。然后,组织小组成员一起合作探究,这篇文章除了让我们阅读一个语言故事,还能认识到怎样的道理。这样的安排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机会,学会阅读,并能结合自己的感悟来表达。通过相互启发,将文本由故事引向生活和做人,由表层逐步深入感知,体会其中的道理。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学会了阅读感悟,更能从中学会做人,培养综合素养。

二、营造浓厚的合作氛围,创设积极的探究气氛

小学生不同于高中生或大学生,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没有培养出来,主动性不强,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较弱。新课程背景下,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学习情趣培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能自觉学习,主动实践,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从而达到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之目的。小学阅读教学开展合作学习,需要营造更加浓厚的合作氛围,创设更加积极的探究气氛,让每个学生能乐于参与,在合作中更加积极主动,提升参与的热情,防止合作流于形式,保证教学效果。

例如,学习李白的《静夜思》,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先让学生自己阅读这首诗,结合注释理解基本内容,把握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小组成员认真朗读,把握节奏停顿和情感,小组自选一名成员代表本组朗读,将节奏、声音和情感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小组之间实行互评。学生非常积极,一起探究节奏和情感,并轮流朗读,选出代表,极大地提升了朗读学习热情。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注释,并查阅相关资料,分析理解这首诗歌的写作背景、表达的情感、所选用的修辞手法等,并选出小组成员来展示。学生又开始合作分析探究,从写作背景方面感知其情感,确定诗歌概括情感的词语,并围绕情感赏析其修辞手法的妙用。小组之间展开激烈竞争,看哪个小组分析得最准确,解释得最到位。最后,再让学生课下小组合作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并找出最喜欢的诗歌,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展示,学生课下搜集阅读,并合作探究更多的诗歌。这样的安排课堂阅读气氛非常浓厚,课堂延伸到课外,阅读氛围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有利于养成更为持久的阅读习惯。

三、注重阅读方法引导,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教师需要做好方法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在阅读中感知自己的收获和成绩,体会自己的进步,获得更加持久的学习热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让学生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做好相应的方法指导。合作学习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但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管,反而要更好地设计和引导,尤其是做好方法引导,让学生能高效阅读,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教给学生更好的阅读方法,学生才能真正享用好学习的权利,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阅读实施合作学习,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速读和精读,学会圈点勾画,做好关键句确定;养成批注、列提纲、做笔记、摘录的良好习惯;把握结构形式、修辞手法、生动词汇与情感思想的关系。

例如,阅读《轮椅上的霍金》这篇文本,先给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接受霍金的,从中感知霍金有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你最佩服霍金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等。小组长以这些问题来驱动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确定文本的层次结构,根据结构来分项分条列举。找出每一部分的关键句子,概括相应的内容,然后让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一起探究,设定一名成员来做笔记。最后总结,并将探究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提交给组长来说,全班同学一起探究。这样的安排能让学生学会阅读,并让小组长掌控整个的合作学习过程,保障围绕主题展开探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良好习惯。

猜你喜欢
成员文本阅读教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