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2019-07-09 03:15张少琼高天琦霍小舟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意识形态高校

张少琼 高天琦 霍小舟

摘要:高校历来是各种思想冲击的地方,并牵动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方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学生党支部扎根于高校学生群体,在抓准工作途径、把握舆论风向、提高信服力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可具体从新媒体信息传播、传统信息交流途径、“课程思政”的反馈、树立榜样标杆引领等角度开展工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学生党支部   高校   意识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同时也面对着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状况。在这一时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高校历来是各种思想冲击、多元文化交融的地方,牵动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方向。学生党支部扎根于高校学生群体,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具备一定的优势,以其特殊的工作方法,为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贡献力量。

一、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优势

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是高校各项党建工作包括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单元。支部成员一般由老师和学生党员组成,并且以贴近学生的专职辅导员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对象即是学生,由此学生党支部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优势,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紧扣时代脉搏,抓准工作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接受与发布信息的途径不断丰富。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等网络上的新媒体形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途径。青年目前是中国网民的主要群体[1],是社会舆论的主要推动者。而大学生正是当代青年的主心骨,学生党支部扎根其中,可以及时地发现最新的网络信息接受与发布途径的更迭。为意识形态工作抓准途径,瞄准目标。

(二)深入师生群体,把握舆论风向

大学生接受信息快、思考能力强。舆论风向的形成与转变常常没有征兆,党组织了解舆情往往不及时。学生党支部深入学生群体,可作为把握舆论风向的第一责任单位,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让党组织及时听见青年学生的声音。同时学生党员可主动地更深入地了解群众情况、引领学生群体思想。通过日常生活的相处潜移默化地带动身边学生共同进步,追求先进。

“课程思政”是各类课程教师把意识形态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类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2]。学生党员作为课堂上的参与者,既接受教师课堂上知识的传播,也可以反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三)树立榜样标杆,具有高信服力

随着党支部发展学生入党的严格化和规范化,被吸收入党的学生多是在各个方面均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学生党员质量大大提升。学生党员在积极参与学校各项发展工作的同时,因其自身的高素质水平,自然地在学生群体中具有高信服力、起到标杆作用。保证学生党员的思想先进性,对引导整个学生群体意识形态有重大意义。以多种形式深化学生对优秀品质的追求,向标杆看齐。

二、学生党支部在工作中的具体方法

高校学生党支部依靠于上述优势,可在新媒体信息传播、传统信息交流途径、“课程思政”的反馈、树立榜样标杆引领等方面起到具体作用,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贡献力量。

(一)驾驭新媒体技术,掌控学生信息源

由于新媒体技术所孕育出来的自媒体具有交互性和平等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3]。这促使大批量学生热衷微信、微博等传播途径。发挥学生党员较易掌握新媒体的优势,在相关思政教师指导下,打造一支可以驾驭使用新媒体技术,引领学生群体思想的团队,抢占学生舆论主阵地。团队内部要细化分工,形成“撰写或收集传播内容-美化编辑素材-新媒体技术发布”的工作模式,发布前由指导教师审核。

目前党建类微信公众号开通数量日渐增长,但可见普及率和使用率仍处于低水平[4]。学生党支部编辑的信息同样会面对学生关注度不高,回避接受信息的状况。提升对学生群体的吸引力,是学生党支部自媒体发展的基础环节。将思想引领与流行元素相结合,迎合学生喜好。比如介绍时下流行的科幻电影其中的科学基础,利用短视频形式介绍系列讲话、历史等。提升支部信息关注度还可以在完善发布途径上下手。以党支部为主体创建账号,鼓励学生群体添加为其好友或关注。不同于微信推送,学生选择才可以阅览信息。以朋友圈、微博等形式发布信息,主动出现在每位学生的信息汇集平台上。这样既拉近了党组织与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同时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

(二)保留传统交流模式,网上网下工作相结合

虽然网络上的信息交流模式更加便捷,更利于相关思想知识、评论内容的快速传递。但不能了解到个别学生生活上的真实需要或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这时传统交流模式的优势就凸显出来。学生党员定期地走访学生寝室,召开主题班会等,深入了解身边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这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更贴近学生,针对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出适宜的工作反应。做到“网上网下”相结合,“面对面”与“键对键”相结合[5],这样的意识形态教育才能更加完善,也更加具有温度。

(三)发挥意见反馈作用,协助“课程思政”不断完善

“课程思政”对于大多任课教师是一个较不熟悉的概念与意识。具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师的构思之外,还应需要授课对象的参与和反馈。学生党员作为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是协助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最佳反馈者。其可以通过座谈会、意见信等形式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帮助教师“种好责任田”。

(四)发挥榜样力量,深化标杆意识

深化学生群体心中的标杆意识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学生党员要不断加强思想理论的学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积极投身于各项学生工作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主动联系帮助身边学生。要起到在政治上的旗帜作用、学习和社会工作上的骨干作用及联系广大青年学生的纽带作用[6]。

同时要积极利用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优势,在党员范围内“优中选优”,挑选在各个方面的突出典型,开展面向学生群体的事迹报告会,通过新媒体技术宣传优秀党员的个人事迹及成长历程。从而在学生群体发挥榜样力量,引领广大学生向标杆看齐,向优秀前进。

总之,学生党支部作为党组织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键桥梁,因其扎根于学生群体中的特殊性,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着多方面的优势,可以其特有的工作途径,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带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电子说,2018-08-30.

[2]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06):64-69.

[3]王吴芳,熊杰,丁华萍,et al.新型媒体在高校党建工作大学生党员意识形态导向中的运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06):114-117.

[4]李明.党建微信公众号:小指尖上的大党建[J].人民论坛,2018,(08):81-83.

[5]朱文文.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J].文教资料,2009,(31):199-202.

[6]孙智妍,郭驰,杨雪岩.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影响因素及现实途径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08):62-63.

(作者單位:大连医科大学麻醉学系;作者简介:[1]张少琼,学历:本科;[2]高天琦,学历:本科;[3]霍小舟(通讯作者):学历: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党支部意识形态高校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高校学生党支部作用的途径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