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分析

2019-07-09 03:15周磊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生管理职业院校

摘要:职业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导致对他们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不易。在进行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具体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利用积极心理学来辅助管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本文结合实际中的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对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学生管理   职业院校

现今,积极心理学开始被管理者将其利用到管理工作中。它已经不再作为一门神秘的学科为外人所知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开始深入社会的各个行业之间,由于积极心理学的知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对积极心理学的认知也在逐步完善,因此在未来社会中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作用。学校管理中的学生管理是核心,通过对学生进行管理,可以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氛围以及学生成绩。由于学生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学生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施加不同的管理方式,只要能达成管理目标,采用最适合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学生管理不仅仅是在管理学生的行动,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将学校里面的公共资源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之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学生管理中可利用的积极心理学效应

(一)等待效应

等待效应通俗的解释就是因为等待某件事情发生改变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特征表现在于对于等待引发了自我的态度以及行为变化。就如同在排队中,排队的队列长短、等待时间、处理效率都在慢慢是人们的态度以及行为发生变化。排队积极心理学就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提出了目前被广泛接受的顾客等待心理八原则。等待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由于认知的心理失衡,其次是因为为等待某件事产生的一种没有把握的心理。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开展活动时,积极响应的人很少,这样注定无法正常的开展这次集体活动,但是只要在开始宣布这项活动之前通过其他方式告知有一项集体活动存在,通过其他途径引发兴趣,例如通过观看有关活动的电影等方式造成一种悬念,那么在真正开展这项活动之后,对于这项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同时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从众效应,当有人积极的参与活动,那么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参与活动,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好。

(二)结伴效应

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是完全由一个人处理完成的,大部分的工作都是通过分工来合作完成的,在两个人以上结伴从事相同的活动时,存在一个不相互竞争但是相互激励的作用就是结伴效应。结伴效应是促使社会进步的力量之一,当个人的作用或者行为对他人的意识以及工作产生激励作用并带来工作效率的提高。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中发现在群体活动中更能增加人们的行动效率。既然这个效应作用这么巨大,自然可以借鉴到学生管理中,学生是一个大集合体,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激励是存在的,如何让学生进步就是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去相互激励来促使小组学生成员进步。组成小组的形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为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得到了与他人合作的机会,加强了学生的沟通以及表达能力。

(三)链状效应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会受到周围人或事物的影响,古人也曾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说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会受到周围环境好坏的影响。在积极心理学上这种改变或者影响就是链状效应。利用好链状效应可以在管理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首先由于人会受到周围人或事物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以及方式又不尽相同,因此在安排学生工作时应该尽量让不同性格的人同时进行一项活动,这样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针对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非常强,只要稍加引导就行,但是也要特别注意避免他们受到不良习惯以及行为的影响,对于一些具有不良现象的学生,应该加以制止不让这种影响扩大。

二、积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職业院校学生管理中主要工作一共有两方面,首先是让学生加强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的专业技能,其次就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使他们对于自我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这个时候积极心理学无疑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教师必须以实际为基础,结合积极心理学来对职业院校的管理工作作出一次提升,更好的完善教学管理工作。

(一)引导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形成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面,职业院校的学生都是一些学生成绩不行、品行不好的学生,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并非每个人都热爱学习,就像每个人的性格一样,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具有同样的性格。不可否认,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业上确实处于弱势,特别是其中的部分人因为厌倦学习而又了许多不良习惯,比如乱花钱、通宵上网、打架斗殴等各种习惯,但是他们这么做的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希望得到关注,他们在心理上同样也是处于弱势,他们希望用这样的行动来获取周围人对他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在学校的管理中,一般对这样的学生采取的是责备以及批评等方式来教育,这样忽略了他们在心理上的一种进步想法。在学生时期正是一个学生刚开始认知社会,认识自我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决定了自我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对待这些学生时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积极心理学知识,让他们对于自我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保持对本职业的专注以及乐趣,通过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辅导,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起到推动作用。

(二)安抚学生心理情绪

学生时期是学生开始走向成人的关键时代,因此他们急需找人倾诉自己的想法,会在心理上有一种不安感,因此如果不对他们这种焦虑加以引导,他们的倾诉无法得到回应,那么会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针对班级管理时,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来了解他们的现在的情绪,帮助他们在情绪最低谷时走出来,可以针对学生心理情绪上的问题,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案,积极治疗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这个阶段产生的问题一般都是早恋,因为他们急需要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教师可以利用利用一些积极心理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安抚,鼓励学生积极的提升自己。

(三)提高积极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首先如何利用好积极心理学是一个关键,积极心理学虽然有着很多好处,但是同样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在利用积极心理学时应该根据目前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然后利用积极心理学制定相应的计划然后在开展工作。在利用积极心理学之前应该首先对教师加强心理培训,增强班级管理者心理辅导,特别是学校需要重视积极心理学在学校管理以及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地位,用积极的情绪去加以引导,让他们也用积极的心理去对待学习,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因此首先需要对教师加强心理辅导,培养基本的心理教育理论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心理教育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其次可以由专业的心理教师对班级管理者加以培训,提高他们的心理教育水平。最后需要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健康心理教学讲座,不仅让教师,同样也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本人在工作过程中也学习到了许多了积极心理学知识,在实际的学生管理中也渐渐开始尝试利用积极心理学。通过留下一些悬念让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这样课堂会显得非常活泼但不失严谨。通过利用学习小组,让不同成绩的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然后利用小组竞争加强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利用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能更快的完成教学计划,同时使自身获益良多。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来源于生活并将会促使生活更加美好,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掌握一些积极心理学知识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方面,积极心理学能够更加使学生积极向上,使教师能够更加管理好学生,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几个效应,可以对班级管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培培.积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3,(06):215-216.

[2]徐飞,明星.积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44):125-128.

(作者简介:周磊,学士,助理讲师,淄博市技师学院,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及学前教育钢琴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学生管理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