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技校社团管理

2019-07-09 03:15钟慧莹李冬妮隋凯雪兰婷林杰黄拥斌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技校章程社员

钟慧莹 李冬妮 隋凯雪 兰婷 林杰 黄拥斌

近年来,社团逐渐成为了技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包括传统文化社团在内的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社团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与成才就业等方面均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2017 年1 月中央办、国办联合颁发的《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各地区部门实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现在已成为中华民族最强呼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①笔者在担任传统文化社团指导老师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探索社团活动规范化流程路径,以期提高社团管理的工作效率与水平,促进社团的长足发展。②本论文以笔者指导社团活动为例,探讨技校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社团管理面临的问题

(一)章程缺乏或不完善

技校的学生社团中,缺乏章程或者章程内容不完善的情况并不少见。以穗粤社为例,它有自己的章程,但章程的条文仅仅是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的权利义务的规定。社团干部、社员对章程的内容不太了解甚至一无所知。

(二)活動规范化不够

1.技校特色不明显

技校社团要脱颖而出,其活动应该与中小学、大专院校等有所区别。穗粤社目前的活动主要是做广东文化分享,并没有联系社员的专业,活动内容技校特色不够明显。

2.社团发展的硬、软件不够

以穗粤社为例,它是属于语言类的社团,学生需要充足的听、说等方面的强化练习,固定的场所和相应的信息化设备应该配备。目前社团暂时没有固定场所,一般是借课室上课;软件方面,穗粤社目前配备了1名指导老师,还有学生小老师,基本能满足社团常规活动的需要。随着社团成员对社团发展的要求增加,相应的活动也需要增加。比如2018年6月社团举行了首届下午茶活动-感恩有您下午茶活动。在活动的筹备与进行,事后跟进的整个过程中,组织、主持、宣传与后勤等方方面面工作都紧缺人手。随着部分老生离开校园,新生能力需要培养,社团出现了“人才荒”。社团干部反映,在组织大型活动时往往很难找到适合的同学授权他们很好地完成任务。

(三)社团内外发生的纠纷解决机制不完善

如何协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磨合,特别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比如做兼职与参加社团活动发生冲突了,如何解决问题,才能最终实现共赢,最终构建社会和谐的人际氛围确实需要一套规范的解决方案。

(四)部分成员甚至干部行为散漫,不遵守社团规定

部分成员仅凭个人喜好参与社团活动,对社团归属感不够。喜欢就来一下,不喜欢就不来。如何规范社员们的言行举止确实是社团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规范社团活动

传统文化社团要做大做强,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促进社团工作规范化,需要传统文化理念的一个传承。

(一)完善社团章程

完善现有的社团章程。1.指导老师先审核各个条文,形成章程完善建议草稿;2.指导老师将完善建议提交社长。授权社长组织干部在章程完善建议草稿基础上完成章程修改稿一;3.指导老师与干部共同沟通,形成章程修改稿二;4.社长在社团群里公示,让社员在公示期内提出完善建议,形成章程修改稿三;5.章程定稿并公布实施。(见以下社团章程完善流程图)

(二)社团活动规范化基础上创新

以穗粤社为例,社团这个平台确实为社员能力的提升提供不少机会。比如,每周1次的粤语学习活动提升他们的口头沟通能力;举办迎新、送旧、校外联谊、社团特色活动则需要同学们群策群力,共同把它办得有声有色。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社员们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

1.文化分享

指导老师在组织社团活动过程中,利用广东文化民俗时机通过让不同文化组的同学制作PPT、做小老师、配合嘉宾上课等形式引导学生亲自体验并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升他们对广东文化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至理性认识。在文化分享过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与提升其人文素养。

2.专业显现

文化分享过程中,涉及专业的内容要予以适当考虑。技校的社团要发展,应有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穗粤社正在尝试将文化与专业 结合的活动,如广东汽车文化历史讲座。

3.借助文化分享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指导老师可指导社团干部借助活动机会培养不同人才。以穗粤社为例,1.安排广府文化组的同学为上课的对话配粤语对白发到群里供社员学习参考;2.、迎新等大型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宣传等工作之中;3.安排潮汕、客家与广府文化组的同学与大家通过学生上课、配合嘉宾老师上课等形式与社团成员分享相关的文化。

(三)和解与调解等争议解决机制与对外宣传适时使用

1.社团发生争议,根据争议性质灵活运用和解与调解解决机制。

根据争议是否涉及重大利益为标准,分为四级争议解决机制。(1)不涉及社团根本利益或社团人员财产利益、人身权益的问题,启动四级争议解决机制,尽量由社长等干部牵头,引导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争议;(2)当争议比较大,涉及个人重大权益,启动三级争议,社长等干部要充当第三人尝试调解当事人之间争议;(3)当争议很大,达到影响社员团结的程度,启动二级争议解决机制,指导老师与社长应共同充当第三人调解当事人之间争议;(4)当社团成员关系紧张,达到影响社团发展程度,启动一级争议解决机制,指导老师与干部又无法解决的,应通过学校团委解决相关争议。

2.事无巨细,离不开到位的宣传。

对外宣传是社团发展的有力助推器。以穗粤社为例,社团活动,事无大小,主要通过拍照、录制视频、出公众号文章、与其他社团共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邀请社团干部观摩活动等方式扩大影响力。

(四)建立进入到退出全程科学管理机制

1.吸收新学员,组织规范化老带新活动(思维导图)

为了提升社团骨干的工作能效,2017年12月到2018年1月指导老师举办了第一期社团干部培训活动。教师主要通过微信群组织干部们进行每周四1次的集体探讨活动。涉及的内容包括:团队合作、赞扬与批评、社团活动调查、邀请其他社团干部参与社团发展研讨等等。培训的流程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逐个发言-教师总结-书面总结。 2018年2月,指导教师申请了网易邮箱,并指导干部们下载相关手机app,邮箱开始运作。2017年3月开始,干部除了在社团微信群发布社团活动通知外,也同时在邮箱发布信息,作为社团活动的证明。社团干部也会重要的活动总结上传,供社员学习交流。为提升新学员工作能力,每次指导老师授课采用组长轮流负责制模式。也就是各个小组轮流负责1次的地方方言教学。

2.指导教师借助传统文化进行德育与法制教育渗透,强化社团团结意识

通过社团干部培训,首先要培养他们为社员服务的意识,不怕吃亏。干部再培训社团的骨干成员参与社团的管理。通过层级管理来提高学员的团结精神,达到对社团的价值观的认同。(1)社团范围内,指导老师通过课堂的学习,引导社员认真学习粤语,运用所学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2)社团范围外,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内外活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符合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的人文素养做出努力。

3.组织学员参与评优等学校官方活动,增强社团发展竞争力

2017年,指导老师组织社团干部制作相关资料,参加广东省技工院校社团活动评比。由于穗粤社第一次参与评选活动,指导老师不但发动了社团干部力量,还商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参与宣传社团的视频制作工作。这个过程非常艰辛,但是社团的老师和干部都从中收获良多,比如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资料组织能力等。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社团获得全省三星级社团称号与优秀指导老师称号。社团还还获得2018年优秀社团称号。

4.引导学生认同并逐步传承传统文化

指导老师通过三个方面培养社员对传统文化认可并自觉传承。1. 根据社团的特点可以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和理性精神;2.社团内部与社团之间要组织活动,改善人际关系,培养社员们的公共参与能力;3.组织学校内部甚至校外交流活动,探讨品牌保护问题,培养社员学会行使手中权力的问题。

5.关于社员退社问题的处理

指导老师应引导社团干部清楚一点,尽量不让任何一个社员中途退社。有原则就有例外,根据章程规定,累计一个学期内无故不参加社团活动达到3次以上,作退社处理。对于该条款,指导老师与社团干部会谨慎使用,但当社团成员经过教育后,不思悔改,那么只有严格执行退社的规定了。当然,要执行这个条款事先应给予该社员充分的解释权利,避免错误处理事件发生。

三、结语

穗粤社通过两年的实践,获得一定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指导老师一直引导社团成员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提升公共参与素质。在社团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以下事项。

(一)社团流程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拆分

如果社团活动比较大型,比如送旧活动,下午茶等特色活动,时间可能持续1个半小时以上,流程比较复杂。那么教师应引导参与活动组织的社团成员学会将流程拆分为一个个简单的环节。然后逐个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社团活动应在规范轨道进行,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规范性要与灵活性相结合;指导老师与社员们要有心理准备: 前期建设一定很辛苦,可能很努力去做,但是没有得到很多认可。老师要引导学生一起做好准备;

(二)逐步建立流程监督制度:指导老师逐步引导社团设置组长和干部的监事

随着社团的不断发展,社团工作要走向流程与规范,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保证社团活动切实有效地履行。

(三)复盘:及时回顾和更进流程。

每次重大活动举行后,指导老师及时指导社长组织社员召开回顾会议,总结整个活动的收获与需要完善的地方,为下一次活动流程更顺畅打好基础。

通过广东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穗粤社团活动的开展,可以略微窥见中国当代技校社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状况。根据活动所示,当代技校社团已经成功融入了技校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其优越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体现与较为自觉的发挥。虽然技校社团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上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潜能也远未能得到充分地开发与运用,但谁都无法否认,社团为当代技校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归根结底,决定当代技校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何去何从的,其实并非社团本身,而在于每一个生活中的技校生去接触传统文化的存在,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思考傳统文化其中那鲜活跃动的生命。③

注释:

①孙达:《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0期,第279页。

②杨豆琪:《数字化校园背景下的社团管理模式探析》,《人才资源开发》,2017年,第3期,第68页。

③张雨欣:《当代大学生社团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况调查报告——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戏剧之家》,2018年,第1期,第139页。

参考文献:

[1]孙达.高校茶文化社团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10):279.

[2]杨豆琪.数字化校园背景下的社团管理模式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03):68.

[3]张雨欣.当代大学生社团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情况调查报告——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J].戏剧之家,2018,(01):139.

(作者单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校章程社员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Direct calculation method of roll damping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CFD approach*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