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学生管理措施

2019-07-09 03:15葛晓青段丽娜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管理

葛晓青 段丽娜

摘要:学校给中职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到中职学生管理当中,逐渐改善中职学生内心心理状态,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逐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学生管理措施进行探讨,以中职学生心理主要特征、积极心理学应用到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中职可能存在的一些失范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解决建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中职   管理

由于中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会无形的产生一些自卑心理。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在校期间可能会存在一些不当的失范行为,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采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管理,通过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中困惑,逐渐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心态,改善学生存在的失范行为[1]。

一、中职学生心理主要特征

很多中职学生从表面上看性格活潑开朗,但很多学生的内心存在着不易发觉的敏感地带以及自己的小秘密。有些中职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生长环境并不和谐,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内心非常敏感。中职院校学生由于在中考失利,有部分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院校的学生相比会缺少一些安全感以及产生自卑心理。很多中职院校的学生则面临着学习以及生活的双重压力,导致很多中职学生很难进行及时自我疏导、排解压抑的情绪,最终很容易产生一些猜疑、愤怒、仇恨等不好情感,严重影响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中职教学时应采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管理。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的调节学生一些不良情绪,帮助学生降低心理压力[2]。

二、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学生管理措施主要概述

每位中职学生本身具备积极向上的愿望以及潜质,通过教师进行正确引导,有效的激发学生乐观积极向上心理,唤醒学生们的积极心态,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幸福感以及成就感。通过积极心理视域下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具体特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以一种欣赏、友善、开放的心态与眼光接触每位中职学生。通过耐心的沟通交流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积极乐观潜能,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当中带给自己的每次困难。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存在一定差异,传统心理学侧重的是治疗,主要是针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失范行为以及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治疗,采用传统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治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消极词汇,可能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反复性。然而,积极心理学侧重的是对学生纪念性预防,主要是针对中职学生失范行为的预防,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应善于发掘中职学生自身闪光点,经常对学生进行加油鼓励,在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更多关爱与勇气,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以及生活态度。教师通过应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充分的挖掘中职学神自身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认知自我。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给中职学生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内容,有效提升学生成就感、提高学生自信心。教师适当应用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进行管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心态,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可以快乐的健康发展,有效的预防中职学生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失范行为。

三、中职学生存在失范行为的具体特点

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失范行为,这些失范行为具体特点主要是根据学生心理状态、所处的生长环境等因素构成。有些中职学生存在的失范行为相对严重,失范行为相对严重的可能会给中职学生带来人身安全威胁。针对中职学生存在的失范行为的具体特征还包括周期性以及反复性,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失范行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反复性,失范行为的反复性导致学生在学校表现时好时坏,在校期间存在着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3]。

(一)青春期出现的失范行为

由于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学生偶尔存在不稳定情绪,在学习的过程中中职学生会存在一些失范行为。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可能会出现中职学生谈恋爱、与学生发生一些争执等失范行为。

(二)中职学习压力下存在的失范行为

中职学生在学习时会有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是人们会认为在中职就读的学生成绩一般都不好,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才选择中职就读,中职学生常常会面临心理以及外界双重压力。中职学生在学习上面临很大的压力,有部分学生想在学校努力学习弥补自己心中遗憾,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果不佳,则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学生在中职学习压力下往往会出现失范行为。

(三)思想意识存在的失范行为

在中职学校会存在的一种失范行为:是超出学生思想意识以及超过中职学生实际年龄的一种失范行为。这种失范行为表现主要是中职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做一些失范行为。出现这些行为一般是超过了学生思想以及年龄范畴内的,这种失范行为可以给部分学生带来一些刺激、挑战、兴奋,例如加入一些社会不良组织。部分学生做这些失范行为,往往认为这是一种成熟表现,认为这是自我挑战以及成长表现[4]。

(四)生长环境可能出现的失范行为

中职学生由于家庭成长环境的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范行为。很多学生存在着隔代教育,学生对常规的社交行为以及日常的生活行为掌握还不够全面。加上学生自身性格则会在日常的学习当中出现一些不当的失范行为,例如冷漠、没有礼貌、比较自私等不好的行为。一般都是家庭环境以及学生本身性格等原因,导致学生存在一些不当失范行为[5]。

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学生管理具体有效措施

(一)提高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力度

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积极心理学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存在的不当失范行为,有助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的健康快乐成长。教师通过合理采用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敞开心扉,性格逐渐开朗,从而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不断提高中职学生幸福感以及成就感。帮助学生学会有效解决以后可能存在的更多生活压力以及在学业上带给学生的压力。积极心理学更侧重激发学生的潜能,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人格,帮助学生养成尊重师长、自尊自爱、自主奋斗、积极乐观等积极心理状态,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控能力[6]。

(二)开展丰富多彩中职校园文化实践活动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性格,教师应组织中职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社团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中职学生的课余生活。由于普通高中和中职院校在安排课程上存在着很大差异,中职院校在设置知识理论课外,中职学生还要参加一些课外实践活动,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中职学校应给学生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知识竞赛、文艺表演等非常有正能量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学生的自身性格以及学生兴趣爱好,有效的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中职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7]。

(三)积极心理学应用到课程教学中

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应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下快速的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给学生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养成积极心理。

(四)家长与教师有效沟通,逐渐培养学生积极心理

注重培养學生积极心理,逐渐改善学生存在的失范行为,应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共同努力。中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过程时,应与社会和家庭进行有效的沟通,详细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具体情况,通过家长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一个积极乐观心态,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培养学生良好人格。通过给学生创建一个良好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生活心态,通过家长与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疏导,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拥有一个乐观积极的状态,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8]。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中职学生管理时,应采用积极心理学逐渐完善、优化学生的性格、学习状态、社交能力等。教师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积极人格、组织学生机机参与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等方式,使学生不仅学业得到明显进步,还有利于中职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学生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146.2096-0603.2017.12.227.

[2]张玲.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学业情绪的干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

[3]王芹.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院校导师制工作创新研究——以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8,(92):30.

[4]傅瑜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老龄人口生活质量提升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71-77.1009-5101.2018.06.

011.

[5]李丽.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6]陈蕊花,霍丽娟.发达国家专业实习对我国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8,(07):172-176.

[7]陈可.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职业人格培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162-164.1008-5823.2017.10.065.

[8]何昆,钱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8,(18):171.

(作者单位:[1]葛晓青,日照市农业学校;[2]段丽娜,莒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中职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