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2019-07-09 03:15和坤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和坤

摘要:作为一门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学科,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抽象,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应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锻炼自己的数学思路和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把握程度作为课程考核标准,而且需要在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从新课改的重要性着手,剖析目前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提出适宜初中数学教育的全新模式,进而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不管是对于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数学都是一门令许多学生头疼的学科,在多数学生眼中,数学想要学好难于上青天。近年来,通过教育部门多次调研发现,当前国内初中数学的教育模式以死记硬背为主,教师在教授初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也是只涉及数学理论知识,并没有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吸收效果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响应新课改提出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新课改的重要性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传授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特别是对于数学这一学科而言,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的只是学生的记忆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被动接受学习的坏习惯。此外,机械式学习法会禁锢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新课改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讨论和互相解题环节,为学生营造一种乐于交流的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检索信息与整理资料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大部分学生改变对数学学科的认识,让学生不再认为数学只是一门普通的抽象学科,而要让学生对数学重视起来。通过初中数学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力。

二、初中数学教育的现状

数学课程在学生的求学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老一批教师的思想没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多数的数学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直讲式数学教学,认为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当前初中教学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知识的学习状态中,没有养成自主培养数学思维的习惯,对数学知识一知半解,没有了解其真正含义;现有数学教育模式枯燥乏味,传统的数学解说未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初中数学教育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教育上,没有形成配套的课下实践体系,更无法让学生对数学足够重视。总之,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是加强初中生自身综合素质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改变现有数学教学现状的重要举措。

三、初中数学教育新模式

(一)开展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要想让学生提高对数学的积极性,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主动钻研数学的精神。每个初中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害怕学习数学、数学难度大和厌恶数学的消极心理,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来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比如,在数学课堂上开设数字游戏环节,利用数学语言进行小组比赛或是每节课选用几位同学扮演老师的角色,这些方式能够在改变学生对于数学的错误看法的同时,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慢慢的从主动接受数学知识到爱上数学知识。

(二)创设课堂场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的创新能力通过调动大脑的积极性产生的,是衡量个人智力品质的重要标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师的神圣使命,是学生在未来的高中、大学甚至社会立足的必然要求。对于任何学科而言,学生一旦有了求知意识与创新能力就会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这有助于学生透彻地理解各类知识间的关联,有利于开展初中数学教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刻意准备若干教学情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而数学教学的主导方向还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能够通过在每节课中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或是鼓励学生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优秀的学习方法,从而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技巧。将数学问题融入到各个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导向,让学生能够在情景体验中充实自己,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课堂上所创设的教学情境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结合,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预先设计好情境条件,应该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集思广益,从而锻炼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与解决新問题的能力。

(三)加强课堂训练,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各个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联系,数学学科亦是如此。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增强数学的基础知识学习,鼓励学生去查阅几何代数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交汇点,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合理的数学语言整合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做好学生们的楷模。正确理解与合理运用数学语言是一个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数学素质高低的重要体现,文字语言、图形图像语言与符号语言构成数学语言系统,文字语言是将数学知识科学化、逻辑化并规范化的表达形式,图形图像语言则是通过直观生动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科中的几何知识,而符合语言相对前两者更加简洁精确。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几种数学语言的相互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数学语言使用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随堂训练次数,通过这样的训练方式,教师能够真正认识到学生的理解程度,并能够从中发现学生的短板,然后针对学生的知识盲区与误区展开详细讲解。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在对所设问题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

(四)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独特性

没有一种教学方式能够适合所有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不断探索,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归属感。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并不是针对少数人的,教师的目标是让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都能得以发展和提高,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求教师照顾到人,不让班级内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常熟,无论是从学习还是综合能力方面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能力、兴趣和对不同学科的接受速度等差异,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真正使他们学有所成。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设立不同类型的题目,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五)培养学生的毅力,磨练学生的坚毅性

考虑到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坚毅性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必备个人素质。光凭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是不够的,必须做到在面对困难时不放弃不气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适当选取一些难度较高且综合性较强的题目给学生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数学这一学科,而且能够在学习中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出现的一些半途而废、有始无终且知难而退的问题,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在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应该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观察,仔细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练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此外,教师并不需要在解题方法上做过多强制要求,而应该选择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解题技巧。

(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交流

数学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但是在教授一个班级时也应该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关注班级内的每个学生。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个性与差异,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素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每个人都想积极表现出自己的个性,针对同一道数学题目,学生们有着不同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这就需要老师去深入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本着以人为本和人人平等的教育理念,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并想方设法得到学生对教师教学的反馈,构建一种活跃而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心理上先接受老师,再将老师作为朋友以进一步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构建学生逻辑思维与数学思维体系的黄金时期,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实际需要创设一些情境教学并合理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思维意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还要求应该注重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独特性,培养学生的毅力,提高学生解决从日常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都能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建立并完善学生的数学学科体系,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与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迎接今后社会中的各種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月华.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3,(08):33-33.

[2]吴春波.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亚太教育,2016,(18):40-40.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乘风学校)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