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2019-07-09 03:15高优罕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指导有效性核心素养

高优罕

摘要: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首要任务。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教育部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意见中指出:核心素养教育是落实新课改深入发展的基础任务。基于此,有相关学者把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划分为了三个部分,即数学文化、教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以此来促使学生欣赏数学、喜爱数学,进而达到“教”与“学”之目的。通过核心素养的形成,全面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指导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但目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因此,文章介绍了几种培养的方法,比如巧妙应用教材、灵活使用教学方法等,但这些只是一些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

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知识和技能,从数学学科角度来说,核心素养是学生具有的一般意義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培养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概念,目的是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面对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时所具备的品格和能力。这种品格和能力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还能带动社会的发展,对提高学生自身的竞争力,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探索,切实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二、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相对较强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数学思想包括抽象、分类、归纳、演绎和模型思想等。比如,数的学习,认识5数字可借助图片、小棒等实物作为媒介。每一种实物都摆5个,让孩子们去感悟5所表示的含义,从而抽象出5的概念。因此,数学思维的训练感悟是提高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是长期训练出来的。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平面图形时,通常会将这些图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理解。因此,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一定要重视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例如,在“旋转、平移”知识学习中,可以为学生下发不同的卡片,比如等腰三角形、正方形、蝴蝶等。让大家共同寻找这些图片的共同点,让大家动手去折折,叠叠。当学生发现“对称轴”的存在时,教师对知识再加以分析讲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让学生在自我讨论中获得知识。

三、开展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获取知识能力

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数学知识点当中充满着逻辑性和理论性,缺少了实践教学势必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学习也将陷入僵局。故此,教学中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十分有必要。例如,教学关于角的内容时,有一个知识点,角度的大小和角的两边长度无关。此类内容仅从字面意义上让学生理解,是有难度。介于此,可组织学生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进行观察。这个时候学生会发现不管正方形有多大,都是90°的直角。实践出真知,也是教学中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尤其对小学生来说亦如此。教师要对实践教学给予重视,通过实践手段对学生加强引导,摆脱传统教育限制,为教育改革做出贡献,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做好工作。

四、强化学习体验,在实践中提高核心素养

数学知识的积累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取的,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利用课堂时间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从而强化学生的理性认识。例如,让学生动手去做一个立体几何模型,或用剪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等。通过实践不断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数学抽象能力与建模能力,使核心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数学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结合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不断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再如,在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由于之前学过了正方形及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可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形式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方法。在推导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奠定逻辑思维能力,拓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师还可布置实践作业,在实践考察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探讨乐趣,有效增强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五、优化练习,选择设计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全新的要求,也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数学复习课的开展不是单一枯燥的重复教学内容的模式,不是随意选几道习题、错题进行讲解,也不可随意挑选几个重点内容进行补漏巩固。应该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课本知识要点及教学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的复习课指导。在复习的过程中把新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即使面对学过的知识内容时也要采用新的方式进行“旧”题“新”做。故此,在开展数学复习课时应该严选题目,选择少量却包含知识多的经典习题,从而对学生知识点的覆盖及时加以巩固,并达到启发学生学习之作用。而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也可以从选择、整合等几个方向开展。学生通过核心素养的构建对知识进行深刻感悟,并理解蕴含在知识背后的本质内容,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

六、关注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灌入式的方式开展,此种模式有一定的弊端,学生的思维处于教师思路的限制下。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对思维的锻炼,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中,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适当还原,让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推理能力。例如,学习“两位数”时,教师可把超市购物的场景融入到课堂上,让学生进入情境中,把商品标好价格,让学生去计算最终商品的价格。这个时候学生可以摆脱抽象的学习,把两位数加减的概念转变成为实际问题,这是一种直观的学习体验。在这种情境中学生也会主动学习,实现对推理能力的强化,如此,更是对核心素养的一种有效强化。在不断的实践练习中体会数学魅力,让学生成为各方面能力全面进步的人,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力以及探究精神,可以在数学领域不断向前思考和探索。

七、增强数学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指数学知识与技能,也不仅是简单的解题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依赖于数学技能和相关知识。数学核心素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素养。故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白这一点,不仅要抓数学教材,也要拓展数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领域和生活实际中来。比如,在教授三角形和正方形的知识的时候,要积极拓展教材知识,询问学生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为什么有些物体是三角形组成的而不是正方形组成的等问题,让学生不仅了解三角形与正方形的形状特点,还要让学生学会辨认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及其简单的应用。在文化、娱乐等方面也要多渗透数学知识,不断增强教学的综合性,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科指导教学中,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从多方面进行,还要注重学生对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形成稳定的数学思维模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蓝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06):51-54.

[2]王萍.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05):44-47.

[3]孙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73-74.

[4]钱留娟.探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6,(02):262-263.

[5]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吴正宪老师“小数除法”教学为例[J].小学数学教育,2016,(21).

[6]陈燕.小学数学建模:概念解读、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课题研究与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分析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08):74-77.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和县明德小学)

猜你喜欢
指导有效性核心素养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