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

2019-07-09 03:15孙文玉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孙文玉

摘要: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不单是一门简单的学科教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在此基础之上,还能够让身处在校园世界的学生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来侧面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在新课改的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为了能够使得高中地理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对它的教学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想要使得高中地理的教学效率更为高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点极为重要。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本文将立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所谓的自主学习能力,实际上是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它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主动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的吸收。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一旦具备这种能力可以极大的改变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并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从而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对于教师来说,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也就意味着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效率会得到大大提升,同时教师的讲解也可以得到精简,从而课堂上的时间便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课程教学来说,在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高考的挑战和压力,而通过一定的形式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加快对课程知识的吸收,为学生备战高考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高中地理课程也是如此。因此,本文将结合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展开研究。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在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进度较慢。对于学生本身来说,他们在高中阶段,不仅仅要接受地理学科这一门科目的学习,而且还需要接受其他学科的知识积累,并且这些学科都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因此,学生自身会有一定的侧重点,相对其他科目来说,地理所占的分值比重不大,所以很多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将地理学科往后移。另一方面,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要追赶课时,往往采用的教学形式都是比较枯燥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此一来,便更加容易造成学生自己的疲惫,反而不利于学生对于可课程的学习。

二、自主学习培养的意义

对于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来说,正是因为在现在的高中地理课堂中存在着上述所提到的教育教学现象,而教师又想要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体验,促进学生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想要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必须明确知道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从而教师从此出发,给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一)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

第一,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对于学生来说,学生一旦形成了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学生自己就会将课程知识内容进行梳理一遍,在学生自己私下梳理的过程中,实际上教材中一些直接、基础的观点和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已经有大致的印象。因此,教师在进行具体内容的讲解的时候,学生更加容易进行理解,从而实现学生对于教材知识内容的吸收。

(二)有利于形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第二,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形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效率可以说是现在生活中的主旋律。与此同时,除了效率之外,还要求要保证相对高质量的效率,学校教育也是如此。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掌握便会更加牢固,从而整个课堂的教學速度就会得到显著的提升,形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日后的发展

第三,对于学生来说,高中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还是为了日后往更高一阶学府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对于学生的日后学习生涯中,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就会极大的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与进步,阻碍学生日后的成长与发展。

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式

正是因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来说,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并采用一定的方式和途径,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下面,我将说说我的看法。

(一)落实课前预习工作

首先,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教师想要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教师就要落实好课前预习工作。课前预习可以说是学科课程教学中,所最重要的课程任务之一,同时也是学生所必须完成的课程作业之一,可以说无论哪一门学科在正式课程授课之前,教师都会让学生进行预习工作。然而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精准完成这一工作的学生,却是少之又少。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实际上也就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预习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将课文内容从头到尾看一遍,然后将课文理论知识点进行适当的笔记记录,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的轻松、自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从一定的方式帮助学生落实这一工作,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地球的宇宙环境》的时候,这节课程的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天体的主要类型和系统层次,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语将地球的宇宙环境描述出来。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课程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为学生地理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因此,针对这样的课程教学,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要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课程的预习工作,同时为了保证预习工作的落实,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发送相关课程知识预习小视频。通过让学生在阅读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视频并进行提交,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的预习工作的落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二)采用问题引导的形式

其次,高中地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展开。对于学生来说,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才是学生生活中最多的时间。而教师想要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养成,就要从课堂教学出发,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从而达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时候,这节课程的最为主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太阳能量的来源,并知道其对地球的影响,从而明白生活中的许多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增强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问学生:“知道日食是怎样造成的么?”通过这样一个个有趣而又简单的问题,从而来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分析,从而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学生的高中地理水平有所提升,老师一定要懂得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辅助学生的学习,自主学习模式便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在平时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如在教学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等。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来使得自主学习模式在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学生的高中地理水平才会更为高效。

参考文献:

[1]赵会雪.高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李芝侠.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途径——《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研究》的个人成果[J].新课程(中学),2015,(08):16-16.

[3]德吉卓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1):54-54.

[4]刘玉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D].天津师范大学,2006.

[5]祝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5,(06):12-12.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高中地理自主学习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