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马克思革命视域中的民主思想及当代价值

2019-07-09 03:15周岩
祖国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民主思想马克思价值

周岩

摘要:在马克思的革命视域中,贯穿其中的民主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民主思想是由马克思在对先前各种民主思想进行比较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的,并随着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初步探索,并且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具体学习和运用之中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相关国家的革命和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所突出强调的民主性也是马克思革命视域中的民主思想最鲜明的特色之一。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对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既有着基础性的指导作用,又有着前瞻性的巨大潜能,这种带有普遍性的民主思想与各国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的结合起来之后,迸发出了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也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革命视域中这种民主思想的特色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   民主思想   价值

一、马克思革命视域中民主思想的定义及特点

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带有明显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的民主体现在马克思思想的各个方面,也是能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实现国家的民主和保护自身的民主权利的斗争中的关键之一。这种科学性是马克思在对各国民主思想进行批判的借鉴,并根据现实的无产阶级斗争情况所提出的社会科学的体系,与自然科学不同,也探索之初与带有着空想性的民主思想划清了界限,摆脱了精英主义的约束。马克思的民主思想是在历史唯物之一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在变动性极强的社会实践中经受住了检验,并且逐渐为“地球村”中的更多国家和民族所認可,就这个方面而言,其科学性也拓展了自身的适用性。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科学性也是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一方面,在实践和斗争过程中,这种革命性为科学的民主思想的实现提供了力量上的支持,为理论指导现实扫除了更多的障碍;另一方面,民主思想中的科学性也是在革命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变动的,这就为科学性的保持创造了条件。

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带有着明显的发展性,这种发展性体现在理论的形成与运用过程中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又是和坚持相统一的,在原则的坚定性的基础上进行上升与前进,既防止了因循守旧,又避免了前后的断裂式跨越。因而,这种发展性也在相当程度上拓展了其适用范围,也是马克思革命视域中民主思想的极大优势和独特魅力。这种发展的灵活性,既不损害实际运用它的国家和民族的根植的沃土,也将自身融入到一方水土之中,能够提高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接受度。

马克思革命视域中的民主思想还有这明显的阶级性,但是这种阶级性并不是囿于某一个小团体的利益和民主,而是为了全世界全世界劳动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民主,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民主思想中的鲜明阶级性。这种鲜明的阶级性与欧美等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民主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的立足点是全人类,另一方的立足点只是大资产家,两相对比之下,资本主义社会中虚假和不公平的民主自然黯然失色,激化社会矛盾,并强烈要求民主改革。马克思的这种民主思想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结合,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突出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特优势。

二、马克思革命视域中民主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

在马克思革命视域的民主思想中,明显的分为两个阶段。以1848年的《新莱茵报》成立为界限,前一个阶段马克思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中的民主主义者,其民主思想更多的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派相符合,主张“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言论自由”等民主思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对此时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是比较提倡的。如当时马克思认为,人民要更好的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需要各个阶级与资产阶级相互配合。虽然,马克思在1842年以后开始逐渐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在变革中逐渐体现的不足之处,但是此时的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仍旧没有脱离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范围。这也体现出了,马克思正是在对资本主义所追求的民主思想的批判和总结的基础上,辩证的形成了自身的民主思想。

后一个阶段在1848年以后,马克思彻底蜕变为一名无产阶级的战士,其民主思想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体现出了无产阶级的鲜明特色,并且融合了其哲学中的辩证色彩。以马克思在当时办报中的民主思想为例,马克思主编《新莱茵报》的时候,有着很明显的辩证性民主思想。对内,在以马克思为主编的编辑部里,马克思充分发挥这种民主性,在保证内部统一和民主的基础上,马克思对编辑科学分工,善于让编辑发挥自身特长。对外,体现出了对广大人民群众不同的民主上,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保护广大无产阶级的民主利益,注重对不同对象采取区别对待的民主方针,这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特定历史条件下极度不民主的问题。当然,这也体现了马克思民主思想中蕴含着极大战斗性的特色,马克思在安排编辑部成员深入民众中去,重视为替民众发生,担任民众的喉舌,以尖锐泼辣的文风来对敌人进行讽刺和揭露,以极大的战斗力捍卫民主。

三、马克思民主思想在当下发展的趋势

虽然马克思革命视域中民主思想已经过去了一个多世纪,但是在当下却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的认可和学习,迸发出了极大地生命力。我们在总结其在当下发展的趋势,要能够从两个维度去梳理。一是马克思民主思想在广大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发展,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首先,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依旧是广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民主建设的指导思想。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一大批主权国家赢得解放和独立,并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国家的民主建设,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建设,更具有复杂性,在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虽然有苏联的模式可以借鉴,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适应本国的特色和国情,一味的照搬只能加剧这种不适应,激化社会矛盾。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在前期的照搬中也明显地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便开始了以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为指导,结合本国实际的进行独立探索。我国更是在建国之前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有了独立探索的意识,建国前后先后形成了“政治协商”和人民代表大会两种民主制度。只不过由于一些原因,在建国之后仍旧是经历了一些“照搬”的错误过程,幸亏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及时纠正,才顺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

在国际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暴露出了民主制度中的弊病,如收入分配两极化问题突出、大资本家垄断国家经济和政治,民主也不能笼罩大多数等。面对着剧烈而突出的社会矛盾,一些国家的民主主义者和领导集体开始在反思中进行探索。与此同时,以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为指导的国家却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景象,与西方国家的民主建设形成鲜明的对比。西方国家中的许多社会学家开始研究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并试图结合本国的具体状况进行改革,从而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以顺应民意和时代的发展,促进国家更加稳健的进步。

从这两个维度来看,马克思的民主思想在当下呈现出稳中又进的趋势。所谓“稳”,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建设中发挥着稳定的指导性,所谓“进”是指在“稳”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的应用。这两个维度是不能割裂的,而是有着明显的联系性,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对马克思民主思想进行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迸发的极大优越性,吸引着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探索;另一方面,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进行探索的时候,不仅证明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普遍性,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丰富与发展,为其注入更多的活力。因此,可以说这两个维度是相辅相成的,并且统一于马克思革命视域的终极追求——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马克思民主思想在当代的价值

在国家的建设过程中,民主思想作用于民主制度建设,并贯穿于全部建设之中,因此可以说,民主思想在国家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当下特殊的发展环境中,马克思革命视域中的民主思想体现出了巨大的价值,这些价值既体现在马克思民主思想本初的观念上,也体现在其与各国相结合的进程中。

首先,马克思民主思想在当代的运用,能够激发民主政治建设的活力,推动国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充分保障每一个公民的民主权利。这是从马克思民主思想对当前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的巨大价值,合理的调节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从而营造对社会各个方面发展更加有利的环境。对于我国而言,就是需要在发展中密切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制度的意见和要求,深度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好的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和地位,从和人民群众密切的互动中,不忘初心,坚持民主政治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中的人民性,为民主政治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其次,对于在当下反腐倡廉、扫黑除恶的工作中,也要吸取马克思民主思想中的长处,充分调动民主反腐的积极性,拓宽人民建言和举报的渠道,通过互联网和来信来访等方法的结合,让人民群众真切的感受到自身权益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从而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扫黑除恶的政治生活中去。这对于净化政治生态环境、保证党的纯洁性等方面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毕竟,人民群众当中蕴含着广泛的可能性,也和广大党员干部有着直接间接的接触,对社会生活和周边环境有着切身的体验,对这些内容也比较有发言权。在当下全党全国反腐倡廉取得压倒性胜利、扫黑除恶稳步推进的形势下,正确的吸取马克思民主思想中重视群众、贴近群众的精髓,能够为日常工作开辟视野,打开思路,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

再次,马克思革命视域中的民主思想,也为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地思路。在应对一些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的时候,要始终能够把民主思想贯穿整个过程,不仅要做到及时的公开化、相对的公平化,还能够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急群众之所急,抓住矛盾问题中的关键结点,搞清群众的迫切需求,争取以最短的时间解决好,而不是流于形式主义,忙于虚假的应付。也可以创造性的发挥人民群众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优势,做到小事不激化,大事不失控,尤其在一些基层的矛盾中,更要做到将政府的管理和引导只能与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结合起来,这也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提出的“打通最后一公里”的破解之道。

最后,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还体现在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适应性上。我国在五千年的历史潮流中所传承“民本思想”不谋而合,这也是对于我国而言最具有发掘价值的一面。将我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革命视域中的民主思想的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相结合,共同作用于“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上,将广大人民群众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的统合起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感,并且在参与过程中不断完善本国民主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通过这种探索,来发掘隐藏在社会中的巨大能源,使中华民族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壮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大兵,卢思华.论马克思民主政治建设思想及当代价值[J].求实,2010,(10).

[2]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05).

[3]王铮.马克思恩格斯协商民主思想及当代价值[D].福建师范大学,2015.

(基金项目:2018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思政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szk26)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猜你喜欢
民主思想马克思价值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习近平党内民主思想的破与立
一粒米的价值
论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
“给”的价值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柏拉图的民主思想及对现当代民主的反思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