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07-10 01:27木合斯英马合木提
大陆桥视野 2019年6期
关键词:技能型课程体系院校

文 / 木合斯英·马合木提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是在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整个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国家或区域根据社会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具体教学内容与课程,并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以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如何吸取国内外体育专业发展的经验,如何抓住“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探索满足社会体育发展真需要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解决制约专业发展瓶颈的各种问题,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内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状况

目前,对于本科层次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这一研究主要是横向比较,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内不同院校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典型院校或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课程设置等来发现各自的差异、区别或优势;另一方面是国内外之间的比较,也主要比较两者之间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差异,但是落脚点不在于发现差异,还在于借鉴他人成功的办学经验。

二是对社会体育专业办学现状及专业发展对策的研究。如刘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等的研究详细分析了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所存在的问题,对人才的定位、师资队伍的建设、实习模式的建立等方面提出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三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研究。如王爱丰提出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开设的社会体育专业其人才培养模式很大程度上是借鉴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脱离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影响,因而没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和能实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培养模式。而且目前对于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并不多,时间也不长。在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下,近几年有学者对这一课题开始进行关注,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必要性研究;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研究,如房强等的《高职高专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1”培养模式为例》。

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是很薄弱的,研究的深度也很不够,需要广大学者去认真地思考其专业发展、人才定位、课程体系等问题,去探索与社会发展和高职教育相适应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社会体育专业成立至今一直有一些阻碍专业发展的因素。办学困惑没有解决,对一些办学的理念、目标、模式和规格等一系列重大的问题没有形成清晰明了的认识,时时遇到培养模式模糊、培养目标动摇、教学规格不一、就业渠道不畅、学生思想波动等一系列的问题,严重阻碍专业的发展和人才质量的提高。”而且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类别不够丰富,管理类的指导员相对较多,而目前紧缺指导类社体人员。因此,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有必要探索能培养受社会真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切实培养能指导社会体育活动,促进社会体育发展和为人类健康做贡献的专业人才。

2.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

针对目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课程体系滞后、课程内容呆板等问题,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在“工学结合”理念的指导下,从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一角度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其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清晰而稳定,即为培养社会体育发展真需要的高端技能型服务人才,为此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和“学校——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循环的具体人才培养过程。

(1)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服务人才,非常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今天的社会体育需要有较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和服务能力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应定位为培养服务型人才,但这一说法太泛,容易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为了使定位更准确,培养目标更明确,应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结合区域特色、依托区域领域的发展、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如珠三角地区应根据滨海城市发展特征来重点打造水上休闲项目和滨海休闲体育服务。

(2)“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设计。“掌握技能+提高技能+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即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分为三个层次,掌握技能层次为专业基础能力课程,提高技能层次为专业技能课程,技能发展层次为专业拓展能力课程。从基础能力到专业能力再到拓展能力,人才培养目标清晰可寻,课程体系主线明确,课程内容就能有指向性地来设计。不管是本科还是高职,绝大部分人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还在墨守成规,滞后、实践性较差、实用性不高、市场性不强。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课程内容设计时不能为了课程而课程,在确定课程目前不是先了解这门课程而应先了解课程所涉及的这一行业产业的发展现状,从市场的角度出发,思考这一领域现在需要什么人才,未来需要什么人才,避免人才培养的滞后。同时,要从市场的目前的发展去分析哪些方面还没有挖掘出来,引导学生从这些方面着手积累知识、开拓市场、拓宽发展领域。这样来确定课程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力才不会被社会他淘汰,被市场鄙弃。

(3)“学校——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循环的“工学结合”模式,其具体实践过程如下:第一阶段,学生在校内接受专业课程教育的同时,实行高仿真模拟实训教学,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根据企业不同岗位要求,选择性开展项目化教学。第二阶段,利用实训及课外时间分批分段进入社区和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指导大家的体育锻炼活动,积累经验、提高健身指导与社会体育活动策划、组织与管理能力。第三阶段,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培训和顶岗实习,即初期由企业指派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学习和工作,提高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之后学生再回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进行岗位轮训,使学生熟悉不同的岗位,具备岗位核心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岗位工作。第四阶段,学生进入社会,走上真正的工作岗位,成为一个职业人。而且这四个阶段并非完全割裂开来, 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它是交错进行不断循环的。

三、结束语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在人类越来越关注健康,对体育锻炼需求越来越大的今天,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需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体育指导和服务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把握好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方向,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至关重要。根据“学校——社区、企业——学校——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计和开发适合每一阶段的课程,形成一个掌握技能到提高技能再到技能发展的梯段式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真正培养高端技能型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

猜你喜欢
技能型课程体系院校
技能型社会建设动力机制及其构建略论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