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修复原则推进城乡一体绿化

2019-07-10 11:55黎玉才
中华建设 2019年4期
关键词:绿地城乡绿化

黎玉才

生态修复,简言之就是对一个生态系统功能的修复,使其恢复健康。

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生态问题日益加剧。采用生态修复的技术措施,改善人居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选择。其中,绿化是当前最有效的生态修复措施。

在当前大力推进城乡一体绿化的进程中,生态修复已经成为首先要考虑的基本原则。

优先绿地规划

绿地系统是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控制城市无序蔓延、提升城市景观风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绿地系统规划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关键。

作为城市生态安全和景观构成要素,城乡绿化不能再采用过去的填空和点缀的方式进行,而要采取优先规划的方式,以积极态度保护和维护自然生态资源。

按照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绿地系统规划中的核心和框架部分,必须先于城市建设用地的总体规划,并用它来控制城市的形态,保护对生态安全起控制作用的地带,维护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完整性。

在一个城市的市域内,城市与其所依托的农村在生态方面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城市与农村应遵循平等的原则,按照生态系统的规律,在一个城市的市域范围合理进行城乡绿化布局与规划,实现城乡之间生态互补。

郊区由于地缘的优势,理应成为城市生态上的“桥头堡”。将城市绿化与郊区生态系统结合起来进行一体规划,要特别重视郊区大型森林绿地和湿地的保护与建设,重视城乡绿地系统的连通整合。这样,既能增强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也能保证乡村地区的生态系统安全。

城市和乡村地区的任何关键生态节点都是生态安全维护的重要地段。生态节点,如水源地、廊道的断裂处或瓶颈、河流交汇处、分水岭等,在规划中应作为绿地系统的重点区域,强化自然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最大限度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弹性,以缓解各种压力与扰动对系统的破坏,保障生态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

城乡绿化规划要从系统原理出发,协调好农业、林业、水利等行业的有序和平衡,在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其中,大力发展现代林业、都市农业,实现生态融合,应成为城乡绿化的重要战略之一。

遵循生态规律

绿地系统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承担着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质功能。作为有生命的自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地系统也具有其内在的生态规律。

要充分发挥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绿化就不能只停留在观赏为主的层次,而要从改善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高度,有针对性地布局绿地和选择植物种类,充分发挥绿地的净化、降污、减噪、改善小气候和缓解热岛效应等作用。

绿化建设要遵循植物群落的生态规律,宜树则树、宜乔则乔、宜草则草,合理配置绿地中的乔灌草复层结构。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使各植物种群间相互协调,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利用光、空气、养分、水分等自然资源,使植物群落成为绿化基本单元。

例如,道路绿化可改变一排排整齐树木排列的方式,处理成节状和块状,与周围绿地环境结合,构成有层次且能演替的群落。滨河区水陆交界带可改变单纯的水泥堤坝处理方式,采用自然形式使植物形成从陆生到水生的序列,形成湿地生态景观。城市公园可改变以满足人的活动为主的功能分区方式,致力于创造一种综合的栖息环境。

层次多、结构复杂的植物群落,提高了绿地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够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的可持续维持。

绿化建设还要遵循多样化的生态恢复原则,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植物品种,在城乡绿化建设中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多样性必须以乡土树种为基础,以当地自然植被类型为模式,设计物种丰富、结构合理的景观,而不是简单的物种数量叠加。

强化自然保护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绿色基础设施理念要求城市发展要与区域自然发展相互协调。加强以自然景观保护、生物生境保护、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为主要内容的自然保护,才能有效地修复城市生态,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健康发展。

为保护自然和文化生态,我国已经建立了一批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然而,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规模小,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因此,要改变过去自然生态保护只重视“点”的方法,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向社区途径发展,通过公众积极参与,推动区域自然保护水平的提高,巩固城乡绿化成果。

自然保护应采取主动的方式,城市建设要有意识地预留部分原生态地域,保持原生态风貌。原生植被、天然水系、自然山岭等原生态地域,使城市发展区域依照自然条件有保留又有选择地发展,创造出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天然风貌的格局。

对于城市及市域内具有关键性生物保护意义的大型绿地,如森林、湿地等,应加强保护,建成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在道路及其他基本建设规划时,要对这些绿地尽量避让,避免被分割成碎块,从而维持绿地系统的整体生态功能,保护本地野生动植物和乡土生境。

随着城市的扩展,有部分防护林已被划入城市。防护林体系是几十年来林业建设的重要成果,带状绿色林网与道路、水渠、河流相结合,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尽管这些防护林在建设时只关注于防护,忽略了景观文化、休闲保健等方面的功能,但是它们无论如何还应予以保留,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因为生态功能毕竟是绿化建设的首要功能。可以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树种结构,使林带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化,实现生态功能与景观文化的统一,使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绿地城乡绿化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朱屺瞻《绿化都市》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走进绿地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