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素质教育下的小学生德育教育

2019-07-10 02:04潘晓平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品格素质教育道德

潘晓平

摘要:阐述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要步骤,也是教师所需思考并付诸实践的课题。总结实践经验,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小学生的道德养成,不歧视,不偏袒,注重学生良好的品质及品格养成,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素质教育;德育;道德;品格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獻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19-0024-02

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在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今天,如何实行有效的小学生德育教育方法,怎样形成学生良好思想教育素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课题。信息技术的高速化,人文意识的复杂化,个性思维的自主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对学生教育工作的实例,谈几点做法。

1.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

教师要经常通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养成并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使其养成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具有诚实正直、谦虚宽厚、勇敢坚毅、惜时守信、开拓进取等良好品质,养成各种文明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等。

如每年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教师应巧妙表扬班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发挥这种良好品德,进而形成好品格。如何加强这些好人好事的宣传与褒奖,从而使这些活动的意义得到升华呢?笔者认为应对学生渗透相关的道德教育。有的学生并不十分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与内涵,只认为班级组织的活动就应该参加。针对小学生这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通过出版“学雷锋”专题墙报、讲雷锋故事等方式逐步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雷锋做好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不仅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自发自觉,而且要从道德品质的范畴中去支持这项活动,使助人为乐这种优良品质得以发扬光大。

又如,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条款内容,研究规范儿童行为细则,在班上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提出大家要共同做到的内容。如讨论讲文明礼貌,提出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经过整理修改作为正式的班级行为标准提出来,并且编成各种歌谣,使道德意识深入学生心中。如下面就是整理出来的歌谣:

文明礼貌歌

学习争先虽重要,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树立新风我做到。

文明乘车歌

同学们,要牢记,上下车时队排好。

上了车,不乱跑,准备零钱去买票。

车厢里,不大叫,安安静静秩序好。

下车时,不拥挤,耽误时间易摔跤。

讲文明,讲礼貌,开开心心上学校。

2.了解学生,坚持正面引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家长的意识,社会风气,价值的取向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江湖意气,大手花钱,唯我独尊等现象,如果不加强引导,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本班张某同学的家庭特别富裕,在学生摆阔,自私自利成为习惯,蛮横无理很严重,对这种学生如果不及时引导纠正,不仅会影响他自己的人生,还会影响到别的同学,甚至影响社会。因此,首先对张羽同学心理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他的这种行为原因作了了解,最后找出方法来,即正面引导,对症下药。我和他谈心,问他最喜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是受人尊重的人,并告诉他,老师为什么受人尊重,英雄为何受人敬佩,是他们本身具有做好人好事的品质,具有团结他人的好品质。靠压制别人,花钱收买人心,是不会长久的。在与他渐渐的相处中,及时引导张羽同学参加班级活动,和他一起劳动,创造机会让张同学和别的同学合作相处,并多次进行了奖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与帮助下,张某同学很快转变成为一名遵守纪律,学习优秀的好学生。

每一个小学生都有着积极向上,愿意做一个“好孩子”的愿望。但是他们知识少、经验不足、不辨是非的能力不强,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讲道理,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之间取笑、说脏话、骂人、不遵守课堂纪律的事时有发生,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办呢?首先问清原因,明白谁是谁非,然后用举事例、讲道理的方法进行教育。当然有些调皮的学生不能一下子接受,就耐心等待,允许他们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理解学生的心情,尊重他们的人格,要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龙晓琴同学是一名比较内向的同学,因为别的同学取笑她,说班上的李同学喜欢她,她便哭闹着不肯上学。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找龙某同学谈心,并专门召开了“喜欢”主题班会。在会上,告诉同学们,喜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被别人喜欢,说明你身上有很多的优点,如学习好,守纪律等,应该感到高兴才对,没有一个人喜欢“坏孩子”……事后发现龙某同学笑了,因为她从班会中找到了自己的欢乐和幸福!

3.不歧视,不偏袒,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也许在你的激情洋溢的课堂上也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当你正用双眼寻找这学生的共鸣,却突然在某位同学那里瞬间冻结,他看着你,眼神却很迷茫。笔者任教的3班的蓝同学就是这样的学生,当其他的孩子们已经能做分数运用题时候,他还不会做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每每留学生单独辅导,一定会有他,从此他成为我特别“关注”的学生之一。笔者尝试着各种方法提高他的成绩,提问、沟通、辅导……甚至批评,但始终没有成效,头疼极了。

一次,在与班主任老师沟通之后,突然意识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除了知道蓝同学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以外,其他的一无所知,作为教师,犯了一个大错——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多次与班主任、家长沟通、了解,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父母的过渡呵护使孩子失去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接着,我对症下药,在班主任的配合下,首先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并达成共识,从蓝同学的生活、学习两方面入手,培养其自理、自立、自主能力。果然,蓝同学有了变化,上课时眼睛明亮了,下课后桌面总是整整齐齐的,成绩也不断提高,我为学生的转变感到欣慰。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老师不但不能歧视差生,而且应该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认识差生、了解差生,应该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那些因父母长期外出打工而留守的“差生”,更应给予特殊关爱,他们同样也有很多优点,比如爱劳动、自立能力强、爱帮助别人、诚实勇敢等。教师应有意识地去挖掘、去培养,从而让差生增强自信心,克服心理障碍,清除消极因素,敢于面对现实,面对生活。也就是说教师要让“鲜花”和“小草”都享有阳光。加强“差生”的道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绝不能“放弃”他们,对他们不闻不问是极为错误的。

4.在课堂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意识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战场。对某个课题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课题中应有的德育道理,从而形成自己的道德认知,在一定的实践活动或生活中逐渐转化为道德行为。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各学科都可以挖掘其他教育因素,如体育课既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优良品质。

小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是从比较肤浅的、本质的,是在生活、学习中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低。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堂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又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可以满足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景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自己是否比以前更有进步,或横向比较: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这样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是贯穿孩子一生的养成教育。这一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教师,只有把握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地教育孩子,才能让孩子成为有用于社会的人。

猜你喜欢
品格素质教育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