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

2019-07-10 01:58赖英健张琳
教师·中 2019年5期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

赖英健 张琳

摘 要: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人才应充分考虑雇主的需求,使毕业生具备更强的职业胜任能力。文章以苏州百年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探讨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基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人才培养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高职人才培养;成果导向教育(OBE);国际职业资质证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3-04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4-0119-04

如今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在经历着一种就业危机。一方面,雇主有很多空缺的职位亟需人才;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刚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却不具备胜任这些空缺职位的能力。如何弥补雇主所求与教育所供之间存在的鸿沟成为高校必须去面对并全力去解决的课题。

一、国际会计职业资质证书与中国高职教育可融合性分析

(一)中国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相融性

目前世界上知名的、具有较高的国际认可度的会计职业资质证书包括:①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 CPA),具有在本国从事审计和鉴证业务的资格,并拥有在审计报告上签字的权利,是会计行业中最受认可的一种资质证书;②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简称ACCA),会员获得英国和欧盟的承认可从事审计等业务;③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ertified Management Accountant,简称CMA US),企业高层管理者非常推崇的行业资质;④特许管理会计师(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Accountants,简称CIMA),被誉为全球最具含金量的职业资质证书之一;⑤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ssociate Chartered Accountant,简称ACA),类似于CPA的资格证书。笔者就职业资质证书是否能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所借鉴并将其如何融合进学历教育体系作了简要分析。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苏州百年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会计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及职业技能,突出的英语交际能力、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以上国际职业资质证书颁发机构都致力于培养较高的财会技能和职业素养,具备职业道德、拥有国际视野和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拥有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创新精神的高水平职业人才。可见,两者在职业教育方面的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

在课程体系和知识能力要求方面,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能力要求与就业系统、经济和工作环境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就业目标一般为初级或中级的技能型操作人才。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CPA、CMA US及ACA这些国际性会计资质证书虽然含金量很高,但考试只设有一个层级,科目较少,涉及知识面广,难度很大,对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而言是无法企及的高度。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无法涵盖这些考试要求的大部分知识点,多层级划分的CIMA和ACCA,可以提供选择。CIMA分为入门级、运营级、管理级和战略级,ACCA分为基础级和专业级,而基础级又对应了两个不同层次的文凭。CIMA和ACCA从基础级直至会员资质共十几门课程,通过每个阶段后都可获得相应的证书或文凭。其中CIMA的入门级和运营级以及ACCA的基础级的课程除税法和经济法中的一些法律条款外,其他都与中国的学科知识相符合,是高职会计教育中可以学习掌握的内容。所以高职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与CIMA和ACCA课程体系相融合,但课程难度与CIMA、ACCA的证书要求相比可适当降低。有能力的学生可通過自选加修个别课程和考前强化训练而达到CIMA和ACCA考试要求。

(二)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优势

首先,国际职业资质证书可以更好地体现企业对就业人员的需求。在会计行业里,就业系统的需求往往是通过职业资格证书得到体现。CIMA和ACCA都拥有庞大的会员队伍,并与世界众多企业单位保持合作关系。它们在不同国家通过问卷调查、圆桌会议、与雇主面对面访谈、调研验证等多种方式去探求雇主对财务人员的需求以及未来会计行业发展和人员作用转变的预期,并把这些需求与预期纳入资质证书的大纲和考核体系中。

其次,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国际认可度高,可以帮助学生毕业后高质量就业。国际性的职业资质证书采用全球统一的课程体系和考试要求标准,并对外发布。而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考试难度则各不相同。所以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采用职业资质证书来评估求职者的专业水平。国际职业资质证书采用英文教材和英文考试,应用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性企业案例,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毕业后在全球就业的竞争力。

(三)中国高职教育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相融合的挑战

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能力是其通过国际职业资质证书考核的最大阻碍。高职院校融合国际化的职业资质证书,要配备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师资,同时大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国际职业证书中个别科目的知识内容与中国的准则、法规不同,所以教师要注重课程融合中的本土化和在中国国内的适用性。

二、基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国际化高职人才培养

(一)基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教学模式

CIMA认为,财务人员除了应当具备会计技术与分析能力以外,还应具备与其胜任能力水平相适应的对组织战略环境、竞争优势、商业模型及关键流程等的充分理解力。此外,他们也应具备与其胜任能力相适应的人际关系技能,以此来影响和领导他人。与此对应,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应为以学生为主体、以素养为导向。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育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通识能力的全面培养,并引入国际化的“全人教育”和“成功教育”的理念。全人教育即指学校首先提供人之为人的教育,其次是传授知识的教育,最后是和谐发展心智,以形成健全人格的教育。会计专业的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财务知识、训练财务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具体可体现为职业认知、数据认知及使用能力、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批判性思维、国际准则的认知、多元文化意识、个体信念与行为意识等。同时采用导师制来贯彻成功教育的理念。学院通过导师制对学生实行全员全程关注,做到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段成长,赞许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要求和评价学生,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去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设立多元弹性的评估标准和过程性评价考核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能通过努力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信心。

(二)基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课程体系构建

随着人工智能与财务机器人初露锋芒,财务人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财务人如果依旧只能扮演数据记录与反馈者的角色,则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企业真正需要的将是既具备财务专业知识和商业敏感度,又兼具人际沟通能力与领导力的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CIMA和ACCA的课程大纲体系都体现了企业的这种用人需求。我校的会计专业则借鉴了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课程体系,同时引入了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国家被广泛采用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的教学理念。美国学者斯派帝在其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把OBE定义为“清晰地聚焦和组织教育系统,使之围绕确保学生获得在未来生活中获得实质性成功的经验”。OBE要求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都要围绕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进行,为学生能够取得最终的学习成果而服务。我们将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具有国际视野的,拥有以财务为基础的全面商业能力的管理会计人才。具体化为可体现的学习成果即是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能够完成一家企业的内控体系设计和中英双语的财务核算,制定财务预算和纳税处理,并对企业以财务为主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形成财务分析报告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演讲和展示。按照OBE的教学要求,以最终的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设计课程,开展教学活动。

基于学习成果要求,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应该在财会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加入商业相关知识的基础课程。如下表所示,我校的会计课程体系基本涵盖了CIMA运营级和ACCA商业会计级的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内容。

同时,为达到最终学习成果及CIMA等国际资质证书和高职教育对职业能力的教育要求,我校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情境导向的企业模拟经营全程项目化实训课程。情境导向实训课程采用航天信息有限公司开发的多专业综合训练(商务情境)平台仿真软件,完整地呈现出不同类型企业的基本经营过程和会计相关岗位的工作过程。在培养路径上,第一学年以英语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为主,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通用职业能力。专业课程以中文授课为主,针对中国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内容设计,使学生对中国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要求和财务准则有所掌握。在此基础上,第二学年专业课增加英语授课比例,同时引入国际资质证书的知识内容和要求。完成本阶段课程后,学生可以尝试参加国际行业资质证书初级阶段的考试。这一阶段侧重于对学生财务及商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第三学年主要提供可按学生能力和毕业后意愿自由选择的个性化课程。学生可选择更高阶段的CIMA或ACCA课程,争取获得CIMA管理会计文凭及高级文凭。准备国内就业的学生也可按目标就业方向选择相应的实践性更强的课程或实训技能训练项目,在学习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学习与之配套的情境导向的企业模拟经营全程项目化实训课程。学校可以通过网络环境模拟市场环境,要求学生按小组组建虚拟的公司,开展模拟运营。最终,整个课程体系形成由职业资质证书为引导的课程学习链,以企业模拟经营全程项目化实训为主体的实践教学行动链,达到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学习流程再造。

(三)基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教学方法创新

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课程要求中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不是简单地做账,而是逻辑思考,以及时间管理、分析、决策支持、报告等技能支撑的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要体现以下几种创新:

首先,教学组织围绕成果。在OBE教学模式下,课堂组织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成果进行组织,而不是以单个的教学任务来组织。课堂设计与教学要聚焦在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后能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并让学生将学习目标聚焦在这些成果上。教师在课堂上要清楚地阐释学生需要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帮助他们达到预期的成效;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通过讨论式、探索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整合。在CIMA的课程体系中,从运营级开始的每一层级在3门专业科目考试通过后,还要进行案例分析的考试才能获取该级别相应的职业资质证书。案例分析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要求将不同学科所学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具体的案例中,应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将这种要求与训练融入高等职业教学中,就体现为强调知识的整合和教学活动的连接。每门课程不再是各个独立的课程和知识单元,而是以知识(能力)结构出发进行反向设计,使课程体系支持知识结构,课程学习与最终成果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相呼应。不同课程的教学不再是各自独立的活动,而是要共同服务于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整体活动。

例如同时开设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课程的知识点,成本计算和财务核算可以成为企业模拟经营的公司的岗位工作任务,成本计算形成财务报表的部分数据,两者的结合构成了财务职能部门的工作。学生在实训中遇到专业难题可回到专业课堂寻求老师的指导,这又为理论课堂提供了有学生充分参与的、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案例资料。由此,学生不仅可以按学科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岗位、职能、企业的工作过程中相关任务的训练。其中,分散的教学资源整合为集中的资源,任何一位教师或课程的教学资料、教学案例等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标准化的处理系统储存进教学资源库,形成共享资源供所有需要的人查阅。此外,教师要进行协同教学,专业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最终学习成果设计本课程的目标成果和任务作业,可同时构成企业模拟经营实训中的项目,既承担了本课程的教学,又承担了部分的实训课程辅导教师的工作。

再次,教学情境下的行动学习。行动学习是指在成果导向的教学活动中,以肢体行動、思维行动、意识行动和协同行动贯穿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通过完善教学环境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学生能够体验情境,执行任务甚至进行分析、决策等更高层次的能力训练。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开展账务处理、控制流程设计、财务预算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手、脑、心、口的肢体行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最后,个性化发展。要谨记高校教育不仅是对财经行业从业者的培养,更是对“人”的培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OBE教学模式下,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做到因材施教。学校要把学生的自主性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和个性,使他们能够在适合的环境下自由生长和发展。

(四)基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的人才培养的实施要点

首先,建立国际化的专业全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高职教育与国际职业资质证书相融合,首先离不开一支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双师双语型教师队伍。CIMA 和ACCA都是采用英文进行考试,任课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才能够将职业资质证书的知识点和考试要求融合进高职教育的课程中,并进行授课和应试的辅导。同时学校应与企业紧密联系,聘任在企业任职的人员做兼职教师,形成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可担任实训课程的任课教师或导学中心的导师,也可以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定期在学校开展讲座,与全职教师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设计实训项目或教学案例。

其次,创设模拟企业经营情境实训室与真实业务操作的企业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实践实训教学环境。学校要加大与企业合作,建立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业务操作,实现毕业就业的无缝对接。但由于学生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局限,企业一般只能在个别职能部门提供最基层的工作岗位和简单的工作任务给学生实践训练,这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養是不够的。建设模拟企业经营情境实训室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全部职能部门和基本岗位,全面地了解企业运营的情况。同时通过人为设计的实训项目,学生不仅可以处理基层的操作岗位工作,还可以进行财务预算、预测、财务管理和制定决策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学生系统的、高质量地进行实践体验,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条件下的决策、判断能力,并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商业环境。

再次,构建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训项目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主要为企业培养职业人才的教育,要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要通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训实践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在动手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但同时强调实践要在专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更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最终整个课程体系将形成学习链、行动链二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学习流程的再造。

第四,形成统一标准的测试与个性化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多元弹性的双语评估体系。在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不能以单一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而要采用多元的和梯次的评价标准。根据教学的设计可以采用团队贡献、演讲展示、模拟企业经营业绩、财务预算制定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双语评价体系。在评价中强调达成学习成果的内涵和学生的进步。

最后,建设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良好学习氛围。高校不应只是知识技能传播之所,还应是“人”的聚集之地,是文化的存在之地。而高校的教育行为更不能局限于课堂内授课,学生的课后时间和课外活动对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同样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导学中心、工作室、项目小组或各种俱乐部、社团以及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组建各类创新班、强化班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做到依据学情分层导学,依据目标分类导学,依据特长分组导学,从而达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的效果。

三、结语

在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大力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情况下,中国高职教育要密切关注行业变化和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职国际化人才。为此,我们要研究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格的国际化模式,在实践层面,重点设计国际职业资格证与课程内容对接的方式,以及国际证书与国家证书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文 旭,夏 云.全人教育在外语教育中的现实化[J]. 外语界,2014(5):76-82.

[2]顾佩华,胡文龙,林 鹏,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李志义,朱 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4]王明海,亢利平.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16(24):37-39,71.

[5]张 旺,杜亚丽,丁 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反思与当代创新[J].教育研究,2015(1):28-34.

[6]孔 韬,彭庆环.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52-53.

[7]刘 伟.示范性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的树立及策略[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1-13,30.

[8]缪秋菊,邵琳艳,李俊飞.高职院校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3(8):59-61,64.

[9]李晓燕.“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初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43-45.

猜你喜欢
成果导向教育
成果导向教育对建设我国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启示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建筑类学科研究生培养体制改革
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成果导向式教学在“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高校人才培养探索及研究
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